噙化丸

QIN HUA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23

熱/寒比例

(0.39)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5%
胃經 14%
大腸經 11%
心經 7%
小腸經 7%
腎經 7%
脾經 7%
肝經 7%
膀胱經 3%
三焦經 3%
膽經 3%
肺經
胃經
大腸經
心經
小腸經
腎經
脾經
肝經
膀胱經
三焦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噙化丸中添加瓜簍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瓜簍仁性寒,味苦,入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因熱毒蘊結引起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瓜簍仁可以有效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緩解病症。
  2. 利咽開音,化痰止咳:瓜簍仁亦有開音利咽之效,對於因痰濕阻滯引起的聲音嘶啞、咳嗽痰多等症狀,瓜簍仁可以化痰止咳,利咽開音,改善呼吸道症狀。

因此,噙化丸中加入瓜簍仁,旨在充分發揮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利咽開音,化痰止咳等多方面的功效,以達到治療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病症的目的。

噙化丸方劑中加入青黛,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的功效。

青黛性寒,味苦,入心、肺經。其主要成分靛藍具有抗菌、抗炎、止血等作用。

對於噙化丸所治療的病症,如咽喉腫痛、牙齦腫痛等,青黛可以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緩解炎症引起的疼痛和不適。同時,青黛還能涼血止血,對於出血症狀亦具有一定療效。

因此,青黛在噙化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與其他藥材共同奏效,達到治療目的。

噙化丸中含有杏仁,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潤肺止咳:杏仁性味苦甘,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宣肺降氣之效。對於燥熱咳嗽、痰多粘稠等症狀,杏仁能有效清熱潤肺,使痰液易於咳出。
  2. 宣肺解表:杏仁還具有一定的宣肺解表作用,能疏散風寒,對於外感風寒所致的咳嗽、鼻塞等症狀也有輔助治療效果。

因此,噙化丸中加入杏仁,能夠發揮其潤肺止咳、宣肺解表的作用,幫助緩解咳嗽、痰多等症狀,達到治療目的。

噙化丸中加入文蛤,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清熱利濕: 文蛤性寒,味甘鹹,入肝、腎經,具有清熱利濕、化痰止咳的功效。對於因熱毒蘊結、濕熱內盛所致的咽喉腫痛、聲音嘶啞、口乾舌燥等症狀,文蛤能起到清熱瀉火、利濕解毒的作用。
  2. 軟堅散結: 文蛤還具有軟堅散結的功效,可以化解咽喉部位的痰液和炎症,幫助恢復正常的發聲功能。

因此,噙化丸中加入文蛤,可有效緩解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並促進咽喉部位的炎症消退,達到治療目的。

噙化丸中加入桔梗,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宣肺利咽: 桔梗味辛性平,歸肺經,具有宣肺利咽、開音通竅的功效。其能促進痰液排出,緩解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
  2. 潤肺止咳: 桔梗亦具有潤肺止咳的功效,可改善咳嗽、氣喘等呼吸道疾病。對於伴有痰多、咳痰不爽的患者,桔梗能起到化痰止咳的作用。

因此,噙化丸中加入桔梗,能夠有效改善咽喉腫痛、聲音嘶啞、咳嗽等症狀,並輔助治療相關疾病。

噙化丸中包含連翹,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連翹性寒,味苦,入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噙化丸多用於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連翹能有效清熱解毒,消散咽喉腫痛,緩解症狀。
  2. 活血化瘀:連翹還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對於因血瘀導致的咽喉腫痛也有緩解作用。

因此,噙化丸中加入連翹,不僅能有效清熱解毒,消散咽喉腫痛,還能活血化瘀,促進傷口癒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噙化丸中含有芒硝,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瀉下通便:芒硝性寒,味鹹苦,入大腸經,具有瀉下通便的功效。噙化丸常用於治療便祕,芒硝可幫助潤腸通便,緩解便祕症狀。
  2. 清熱解毒:芒硝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可用於治療熱毒壅滯所致的便祕、口乾舌燥、咽喉腫痛等。噙化丸中加入芒硝,可協同其他藥材,增強清熱解毒之效。

總而言之,噙化丸中含有芒硝,是基於其瀉下通便和清熱解毒的功效,以達到治療便祕、清熱解毒的目的。

主治功效


噙化丸主治功效分析

噙化丸,為一中藥方劑,其組成包含瓜簆仁、青黛、杏仁、文蛤、桔梗、連翹、芒硝等藥材,各藥材功效如下:

  • 瓜簆仁: 清熱解毒,潤肺止咳。
  • 青黛: 涼血解毒,清熱消炎。
  • 杏仁: 潤肺止咳,降氣平喘。
  • 文蛤: 清熱利濕,軟堅散結。
  • 桔梗: 宣肺祛痰,利咽排膿。
  • 連翹: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 芒硝: 瀉火通便,軟堅散結。

主治與功效

根據古文記載,噙化丸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症狀:

  1. 痰核在咽: 這是噙化丸最主要的適應症,指咽喉中有痰結聚,如核狀物,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常伴有異物感、刺癢感,甚則影響呼吸和吞嚥。例如:

    • 《瘍醫大全》提到:「痰結塊在喉中如梗狀者,梅核氣也。宜噙化丸。」
    • 《外科正宗》指出:「治梅核氣,乃痰氣結於喉中,咽之不下,吐之不出,如毛草常刺作癢;新則吐酸妨礙,久成閉塞。」
    • 《醫暇卮言》也描述:「胸中結塊...用噙化丸,使睡中常有藥氣疏通肺胃之間,彼將欲結,藥往疏之,新結不增,舊結漸解。」
  2. 久嗽、勞嗽: 噙化丸亦可用於治療久咳不癒,尤其是肺虛、陰虛導致的咳嗽。例如:

    • 《類證治裁》中提到:「其為勞嗽也...或由腎水虛涸,火爍肺金致嗽,宜壯水滋液,六味丸加麥、味,或噙化丸。」
    • 《証治準繩‧女科》:「噙化丸,清肺止嗽,定喘化痰。」
    • 《世醫得效方》:「治患肺熱久嗽,身如炙臠,將成肺勞。」
    • 《續名醫類案》:「噙化丸...臨臥噙化。」其配方組成:薄荷葉、百部、麥冬、天冬、蜜炙桑皮、蜜炙枇杷葉、貝母、桔梗、炙甘草、天花粉、元參、蜜炙五味、款冬花、紫菀、真柿霜、橘紅。
  3. 咽喉腫痛: 由於噙化丸中含有多味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藥材,故也可用於咽喉腫痛,特別是虛火上炎所致的咽痛。

    • 《重訂囊祕喉書》:「最為急症...如虛喉用噙化丸化咽。」
    • 《重訂囊祕喉書》:「此丸專治虛火咽喉腫痛者。」
  4. 聲音嘶啞: 對於久咳傷肺,或痰熱壅肺導致的聲音嘶啞,噙化丸也有一定的療效。

    • 《外科正宗》:「清音噙化丸」
    • 《瘍醫大全》:「清音噙化丸,久嗽咳傷肺氣,聲音雌啞。」

治療原理

噙化丸的治療原理,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

  1. 清熱化痰: 方中瓜簆仁、青黛、連翹、文蛤等藥材,均有清熱解毒、化痰散結之功,可清除咽喉部位的痰熱,消除腫脹,緩解痰核症狀。
  2. 潤肺止咳: 杏仁、瓜簆仁能潤肺止咳,對於肺燥、陰虛導致的咳嗽,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3. 宣肺利咽: 桔梗宣肺祛痰,利咽排膿,有助於打開咽喉通道,使痰液易於排出。
  4. 軟堅散結: 文蛤、芒硝具有軟堅散結的作用,可使咽喉中的痰核軟化、消散。
  5. 滋陰降火: 對於虛火上炎所致的咽喉腫痛,方中藥材能滋陰降火,標本兼治。
  6. 緩慢吸收: 噙化丸採用「噙化」的給藥方式,使藥物在口腔和咽喉部位緩慢溶解吸收,藥效持久,直達病所,對於咽喉局部的病變尤為適宜。正如《醫暇卮言》所言:「丸之沉下,而用噙化徐徐沁入,日計不足,月計有餘也。」

總之,噙化丸是一個以清熱化痰、潤肺止咳、軟堅散結為主要功效的方劑,主要用於治療痰核在咽,也可用於久嗽、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特別適合於痰熱壅盛或陰虛火旺所致的病症。其獨特的「噙化」給藥方式,使藥效更為直接持久,是治療咽喉疾病的有效方劑。

傳統服藥法


薄荷葉4兩,桑白皮2兩,天門冬(去心)2兩,麥門冬(去心)2兩,知母(去皮毛)2兩,百部2兩,貝母(去心)2兩,柿霜2兩,枇杷葉(去毛,蜜炙)1兩半,訶子肉1兩半,阿膠1兩半,橘紅1兩半,紫菀1兩半,款冬花1兩半,栝樓仁(去油)1兩,栝樓皮瓤1兩,黃芩1兩,杏仁(炒,去皮尖油,取淨霜)1兩,白茯苓1兩,元明粉1兩,鉛白霜1兩,桔梗1兩,旋覆花7錢半,馬兜鈴7錢半,五味子7錢半,硼砂5分,冰片1錢(真者)。
清肺化痰,止嗽定喘。
上為極細末,梨膏為丸,如無梨膏,則以白蜜、竹瀝、梨汁熬至滴水不散為度,丸如龍眼大。
噙化1丸。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化痰散結、利咽消腫的功效,適用於痰核在咽的患者。但本方含有芒硝,芒硝具有瀉下的作用,因此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氣喘痤瘡扁桃腺炎胃潰瘍胃及十二指腸炎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急性會厭炎咳血咳嗽咽喉痛口乾口渴多痰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噙化丸, 出處:《何氏濟生論》卷二。 組成:青黛、貝母、硼砂、薄荷、山豆根、柿霜各等分。 主治:咳嗽。

噙化丸, 出處:《赤水玄珠》卷三引丹溪方。 組成:瓜蔞仁、青黛、杏仁、海蛤粉、桔梗、連翹、風化消。 主治:痰核在咽。

噙化丸, 出處:《喉科紫珍集》卷上。 組成:牛黃2錢,新江子仁(去淨油)49粒,制半夏8分,雄黃5錢,陳膽星5錢,硼砂2錢,鬱金6錢,川連6錢。 主治:諸般喉症。

噙化丸, 出處:《回春》卷五。 組成:揀參5錢,懷生地1兩,生甘草2兩,白桔梗3錢,山豆根8錢,片腦3分,南薄荷葉。 主治:咽喉腫痛,或聲不清,或聲啞,咽喉乾燥,或生瘡者。

噙化丸, 出處:《飼鶴亭集方》。 組成:薄荷4兩,川貝2兩,桔梗2兩,柿霜2兩,月石1兩,兒茶1兩,甘草1兩,吉梅1兩。 主治:生津液,清肺熱。主治:真陰虧,少火旺,灼金,咳嗽氣逆,口乾咽燥。

噙化丸, 出處:《外科正宗》卷二。 組成:膽礬、硼砂、明礬、牙皂、雄黃各等分。 主治:梅核氣,乃痰氣結於喉中,咽之不下,吐之不出,如毛草常刺作癢,新則吐酸妨悶,久成閉塞。喉癰喉蛾,一切氣火上逆,衝塞咽喉,湯水難下。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