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杜煎鹿角膠方劑中包含鹿角,主要原因有二:
- 補腎壯陽,強筋健骨:鹿角性溫,味甘鹹,入肝、腎經,具有補腎壯陽、強筋健骨的功效。其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軟骨素等成分,能促進骨骼生長,修復受損軟骨,改善關節疼痛,並能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 活血化瘀,生肌止痛:鹿角還具有活血化瘀、生肌止痛的作用,可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其活血化瘀之效,有助於改善血液循環,促進傷口癒合,減輕疼痛。
杜煎鹿角膠方中加入黃精,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補益腎氣,滋陰潤燥: 黃精味甘性溫,入脾、肺、腎經,具有補氣養陰、益腎填精之效。鹿角膠性溫,入肝腎經,具有補腎壯陽、強筋健骨之效。兩者合用,可相輔相成,共奏補益腎氣、滋陰潤燥之功,適用於腎虛精虧、腰膝痠軟、頭暈耳鳴、鬚髮早白等症。
- 協調藥性,增強療效: 鹿角膠性偏燥熱,易於耗傷津液。黃精性偏滋潤,能緩解鹿角膠的燥熱之性,使其補益作用更加溫和,更易於人體吸收,並能有效防止藥物對人體造成損傷。
杜煎鹿角膠方劑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補血: 熟地黃性味甘溫,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的功效。鹿角膠性味甘溫,入肝腎經,善於補腎壯筋、強筋健骨。兩者搭配,可滋陰補腎,促進血脈流通,尤其適合血虛、腎虛引起的腰膝酸軟、頭暈目眩等症狀。
- 相輔相成: 鹿角膠偏於溫補,熟地黃則偏於滋陰。兩者相輔相成,可相互調和,達到溫而不燥、滋而不膩的功效,增強補腎壯筋、滋陰填髓的效力。
杜煎鹿角膠方劑中加入枸杞子,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滋補肝腎,益精血:鹿角膠性溫,能補腎壯陽,強筋健骨;枸杞子性平,味甘,入肝腎經,能滋補肝腎,益精血,兩者相輔相成,共奏滋補肝腎、強壯筋骨之效。
- 緩解鹿角膠燥性:鹿角膠性燥,長期服用易傷陰,枸杞子性平,能緩解鹿角膠的燥性,使藥性更加平和,避免副作用。
總之,枸杞子在杜煎鹿角膠方劑中,既能發揮其滋補肝腎、益精血的功效,又能緩解鹿角膠的燥性,提升藥效,使之更適合臨牀應用。
杜煎鹿角膠方劑中加入天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潤燥: 鹿角膠性溫,擅長補腎壯陽,但容易燥熱。天門冬性寒,味甘,能滋陰潤燥、生津止渴,可緩解鹿角膠的燥熱之性,使藥效更溫和。
- 合補腎陰: 天門冬入肺、腎經,有滋陰補腎之效,與鹿角膠共用,可增強補腎功效,更能達到滋陰補腎、強筋壯骨的療效。
天門冬的加入,既可調節鹿角膠的燥性,又可增強其補腎功效,使其藥效更全面和諧。
杜煎鹿角膠方劑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原因為:
- 滋陰潤肺: 麥門冬性寒,味甘,入肺、心經,具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之效。鹿角膠性溫,味甘,入肝、腎經,具補腎壯陽、強筋健骨之功。兩者相配,寒溫相濟,陰陽調和,可達到滋陰潤肺、補腎健骨之功效,適用於陰虛肺燥、津液不足、腰膝酸軟等症狀。
- 緩解鹿角膠燥熱之性: 鹿角膠性溫燥,過量使用容易引起口乾舌燥、便祕等症狀。麥門冬性寒,能緩解鹿角膠的燥熱之性,避免過於燥熱,使藥性更為平和。
杜煎鹿角膠方中加入川牛膝,主要是為了加強其補腎強筋、活血通絡的效果。
川牛膝性溫,味苦、甘,入肝、腎經,具有活血通絡、引血下行的作用,可改善因腎虛引起的腰膝痠軟、筋骨疼痛等症狀。而鹿角膠本身也有補腎壯骨的作用,與川牛膝搭配使用,可相輔相成,增強療效,更能有效地治療腎虛腰膝痠軟、筋骨疼痛等病症。
杜煎鹿角膠方劑中加入楮實,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腎益精,潤燥生津:楮實性甘平,入腎、肺經,具有補腎益精、潤燥生津的功效。鹿角膠則主補腎壯陽,二者合用,可增強鹿角膠補腎益精的功效,並可滋潤陰液,緩解鹿角膠可能造成的燥熱之弊。
- 相輔相成,增強療效:楮實含有豐富的糖分、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可為鹿角膠的吸收提供一定的物質基礎,並有助於提高鹿角膠的藥效。同時,楮實的潤燥作用,可以減輕鹿角膠可能帶來的燥熱,使藥效更為平和。
杜煎鹿角膠方劑中加入菟絲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腎益精:菟絲子性平味甘,歸腎經,具有補腎益精、養血安胎的功效。與鹿角膠一同使用,能更有效地滋補腎精,改善腎虛所致的腰膝痠軟、頭暈耳鳴、精氣不足等症狀。
- 固本培元:鹿角膠性溫,味甘鹹,具有補腎壯陽、生血益髓、強筋健骨之功效。而菟絲子則擅長補腎填精,兩者相輔相成,共同發揮固本培元的功效,增強機體抵抗力,提高身體素質。
杜煎鹿角膠方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助陽:鹿角膠性寒,肉桂性熱,兩者配伍,可溫陽助陽,提高藥效。鹿角膠滋陰補腎,肉桂溫陽補腎,兩者相輔相成,共奏溫陽補腎之效。
2. 溫通血脈:肉桂性溫,能溫通血脈,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鹿角膠的吸收和利用。鹿角膠滋補肝腎,肉桂溫通血脈,合用可改善因血脈瘀阻導致的腰膝痠軟、頭暈目眩等症狀。
肉桂與鹿角膠配伍,相得益彰,可增強藥效,達到溫陽補腎、溫通血脈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杜煎鹿角膠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元陽虛損」導致的各種虛勞症狀,包括:
- 四肢痠痛:陽虛氣血不榮,筋骨失養。
- 頭暈眼花:精血不足,清竅失濡。
- 崩帶遺精:腎陽虛衰,封藏失司,衝任不固。
- 一切元陽虛損勞傷:泛指長期虛勞、陰陽兩虧之證,尤其偏重腎陽不足,兼有精血虧耗。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君藥:鹿角(補陽益精,強筋骨)
- 鹿角為血肉有情之品,性溫,補腎陽、益精血,兼強筋健骨,針對「元陽虛損」核心病機。
- 熬製成膠後,質地黏稠,更利於滋補精血,緩和溫陽之燥性。
(2)臣藥:黃精、熟地、杞子(滋陰填精)
- 黃精氣陰雙補,益腎填精;熟地滋腎陰、養肝血;枸杞子補肝腎之陰。
- 三者助鹿角「陰中求陽」,避免陽無所附,並改善精血虧虛所致的頭暈、崩帶等症。
(3)佐藥:櫻子、天冬、麥冬(固精潤燥)
- **櫻子(金櫻子)**澀精止遺,固攝下元,針對遺精、帶下。
- 天冬、麥冬養陰生津,潤燥清虛火,制約鹿角、桂圓之溫燥。
(4)佐使藥:牛膝、楮實、菟絲子、桂圓肉(補肝腎,引藥下行)
- 牛膝引血下行,補肝腎、強筋骨;楮實滋腎清肝;菟絲子平補陰陽,固精止瀉。
- 桂圓肉補心血、益脾氣,輔助調理氣血不足。
三、全方治療原理
- 陰陽並補,偏重溫陽:以鹿角為主溫補腎陽,配伍大量滋陰藥(熟地、黃精等),符合「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之法。
- 精血同調:補腎陽的同時填精益血,改善頭暈、崩漏等精血不足之症。
- 固攝下焦:通過櫻子、菟絲子收澀,治療遺精、帶下等氣血失固證。
- 兼顧臟腑:補肝腎(杞子、牛膝)、益脾心(桂圓),全面調理虛損。
總結
此方為「溫陽為主,滋陰為輔」的補益劑,適用於腎陽虛兼精血不足之證,通過補陽填精、固攝下元,改善虛勞諸症。其組成層次分明,體現中醫「陽生陰長」「固本培元」的治療思維。
傳統服藥法
鹿角五10兩,黃精8兩,熟地8兩,杞子4兩,櫻子4兩,天冬4兩,麥冬2兩,牛膝2兩,楮實2兩,菟絲子2兩,桂圓肉2兩。
煎膠。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補益肝腎、強筋壯骨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如果有陰虛火旺、口乾咽燥、小便短赤等症狀,不宜服用本方。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杜煎鹿角膠, 出處:《飼鶴亭集方》。 組成:鹿角50兩,黃精8兩,熟地8兩,杞子4兩,櫻子4兩,天冬4兩,麥冬2兩,牛膝2兩,楮實2兩,菟絲子2兩,桂圓肉2兩。 主治:四肢痠痛,頭暈眼花,崩帶遺精,一切元陽虛損勞傷。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