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斷下散中加入乾薑,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溫中散寒,助藥力: 斷下散以瀉下通便為主,但寒性藥物容易傷脾胃,引起腹痛、腹瀉等症狀。乾薑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可溫中散寒,促進腸胃蠕動,有助於藥物更好地發揮功效,避免寒涼藥傷及脾胃。
- 調和藥性: 斷下散中部分藥物如大黃、芒硝等性寒,乾薑的溫性可以中和寒性,避免藥物過於寒涼,避免出現腹痛、腹瀉等不良反應,使藥效更平和,更安全有效。
斷下散中包含生地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涼血,潤燥滑腸: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養陰潤燥、生津止渴等功效。斷下散主要用於熱結便祕,故生地黃可清熱瀉火,並潤燥滑腸,幫助排泄。
- 滋陰養血,緩解腸燥:生地黃能滋陰養血,潤燥生津,對於熱結腸燥引起的便祕,生地黃可滋養腸道,緩解燥熱,使糞便易於排出。
斷下散中加入當歸,主要是因為其 活血化瘀 和 潤腸通便 的功效。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三經。其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腸道供血,有助於緩解便祕。同時,當歸具有潤腸通便的作用,可以增加腸道蠕動,促進排泄,進而達到通便的目的。
此外,當歸還有補血的作用,可以改善因氣血不足而導致的便祕。因此,在斷下散中加入當歸,可以有效地緩解便祕,並起到滋補氣血的作用。
斷下散中包含赤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涼血止痛:赤芍具有涼血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可有效緩解因血瘀、熱毒引起的疼痛、腫脹等症狀。斷下散用於治療便祕,而便祕多由腸道燥熱、血瘀不通所致,赤芍可以疏通腸道,促進排便。
- 配伍增效:斷下散中其他藥材,如大黃、芒硝等,具有瀉下通便的作用,而赤芍則可協同這些藥材,緩解瀉下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疼痛、腹脹等不適。
赤芍在斷下散中起到活血化瘀、涼血止痛的作用,並與其他藥材配伍增效,共同發揮治療便祕的功效。
斷下散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作用:
- 活血化瘀: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對於因氣血瘀滯導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有顯著療效。斷下散主要用於治療便祕,而便祕常與腸道氣血運行不暢有關,川芎的活血化瘀作用可有效改善腸道功能,促進排便。
- 疏風止痛: 川芎還有疏風止痛的作用,可緩解便祕引起的腹痛、頭脹等不適症狀。
因此,斷下散中加入川芎,可以發揮其活血化瘀、疏風止痛的功效,達到通便止痛的效果。
斷下散中包含黃連,主要原因有二:
- 清熱瀉火: 黃連味苦寒,性寒涼,可清熱瀉火,主治熱毒熾盛、心煩口渴、咽喉腫痛等症狀。斷下散以瀉下為主,但亦需清熱解毒,以防熱毒內陷,加重病情。
- 抑制腸道菌羣: 黃連具有抑制腸道菌羣生長的作用,可以有效控制腸道內細菌滋生,減少腸道炎症,幫助瀉下通便。同時,黃連還能抑制腸道蠕動,減少瀉下過度,起到緩和作用。
因此,斷下散中加入黃連,不僅能清熱瀉火,還能抑制腸道菌羣,起到清熱解毒、瀉下通便的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斷下散中包含槐花,主要源於其涼血止血的功效。槐花性涼,味苦,入肝、大腸經,具有清熱涼血、止血消腫的功效。
斷下散常用於治療血熱妄行所致的便血、痔瘡出血等症,槐花能清熱涼血,並能收斂止血,與方中其他藥物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清熱涼血、止血消腫的療效。
斷下散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止咳、平喘等症狀,其中罌粟殼(罌粟的乾燥果殼)是其主要成分之一。罌粟殼的主要成分包括鹼類、鞣酸等,這些成分具有鎮咳、止痛和抑制中樞神經的作用。
使用罌粟殼的原因在於它能有效調節呼吸系統的過度反應,對於由於外感風寒或風熱引起的咳嗽能夠提供緩解。此外,罌粟殼還有助於減輕因咳嗽引起的氣促或胸悶等不適感。其性味苦寒,有助於清熱解毒,適合在一些相關病症的治療中使用。
然而,罌粟殼含有的鴉片鹼成分需謹慎使用,以免引起依賴或副作用。因此,在中醫師的指導下使用斷下散是十分重要的,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其療效,並保障患者的安全。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斷下散」的組成為:乾薑、生地黃、當歸、赤芍、川芎、黃連、槐花、罌粟殼。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生地黃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赤芍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等功效。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
槐花為中藥材,具有清熱涼血、止血、清熱瀉火、疏肝解鬱等功效。
罌粟殼具有鎮痛、鎮靜、催眠和止瀉作用。
中藥方劑「斷下散」的主治功效為:長久新發的血痢,晝夜之間不斷發作。
「斷下散」方中,乾薑、黃連、罌粟殼同用,具有溫中止瀉、清熱燥濕、止痛鎮靜之功。
當歸、生地黃、川芎、赤芍四藥合用,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活血化瘀之效。
槐花清熱瀉火、疏肝解鬱,可輔助其他藥物治療血痢。
諸藥合用,共奏溫經散寒、清熱燥濕、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活血化瘀、止瀉鎮痛之效。
傳統服藥法
熟乾地黃(洗,焙)、當歸(洗,焙)、川芎、赤芍藥、黃連(去須)、槐花(炒)、罌粟殼(微炒)各等分。
上為粗末。
每服3錢,水1盞半,加粟米1撮,同煎至1盞,去滓,空心、食前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斷下散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斷下散, 出處:《普濟方》卷二一二。 組成:乾薑、地黃、當歸、赤芍藥、川芎、黃連、槐花、罂粟殼各等分。 主治:久新血痢,日夜無度。
斷下散,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七。 組成:熟乾地黃(洗,焙)、當歸(洗,焙)、川芎、赤芍藥、黃連(去須)、槐花(炒)、罂粟殼(微炒)各等分。 主治:久新血痢,日夜無度。臍腹疼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