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子建中丸

BAI ZI JIAN ZHONG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宋氏女科》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8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3%
脾經 19%
腎經 18%
肺經 12%
胃經 12%
心經 9%
三焦經 3%
肝經
脾經
腎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百子建中丸中加入香附,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止痛: 香附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解鬱、消積止痛的功效。方中加入香附,可幫助理氣止痛,緩解因氣滯血瘀引起的腹痛、腹脹等症狀。

2. 調和脾胃: 香附還能健脾和胃,促進脾胃運化,改善消化不良,有助於增進食慾,改善脾胃虛弱所致的腹瀉、腹痛等症狀。

因此,百子建中丸中加入香附,不僅可理氣止痛,更能調和脾胃,協同其他藥物共同作用,達到治療脾胃虛寒、氣滯血瘀所致的腹痛、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的功效。

百子建中丸為傳統中醫方劑之一,其主要功效在於溫腎壯陽、固精止遺,適用於治療男性因腎虛導致的各種問題。在該方劑的組成成分中,艾葉是一味不可或缺的藥材。根據中醫理論,艾葉性溫、味苦辛,歸肝、脾、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止血安胎的作用。對於男性而言,艾葉能夠溫腎陽、祛寒濕,有助於改善因腎陽不足所引發的腰膝酸軟、精神疲憊等症狀。

此外,艾葉還能調節體內氣血運行,增強人體正氣,對於提高男性生育能力有一定的輔助作用。在百子建中丸中加入艾葉,不僅可以增強整體方劑溫腎壯陽的效果,還能起到固精止遺的作用,對於改善男性因腎虛引起的早泄、滑精等問題有顯著療效。總體來說,艾葉的加入使得百子建中丸的功效更加全面,能夠更好地達到治療目的。

百子建中丸中加入砂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溫脾止嘔:砂仁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其辛溫之性能溫中散寒,燥濕化痰,有助於健脾胃,增強脾胃消化功能,從而緩解脾胃虛寒導致的嘔吐、腹瀉等症狀。

二、行氣消脹:砂仁亦具行氣消脹之效,可理氣止痛,緩解胃腸脹氣、腹痛等症狀。在百子建中丸中,與其他藥材配合,有助於促進脾胃運化,消除積滯,改善脾胃虛弱所致的消化不良等問題。

百子建中丸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補益氣血: 熟地黃性溫,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補血滋陰、益精填髓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寒、氣血不足所致的腹痛、腹瀉等症狀,熟地黃能補益氣血,起到溫中健脾、止瀉止痛的作用。
  2. 固本培元: 熟地黃能滋補腎陰,固本培元,對於久病體虛、元氣不足者,能起到固本培元、強壯體質的作用。百子建中丸中加入熟地黃,可以有效改善體質,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達到治病求本的目的。

百子建中丸中包含白芍,主要原因有二:

  1. 緩解腹痛、止瀉: 白芍具有鎮痛、收斂止瀉的功效,能緩解因脾胃虛寒、氣血不足引起的腹痛、腹瀉等症狀。百子建中丸針對的是脾胃虛寒、腹痛、腹瀉等病症,白芍可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2. 養血柔肝: 白芍能養血柔肝,使氣血運行順暢,改善因肝氣不舒、脾胃虛弱引起的消化不良、腹痛等問題。百子建中丸中加入白芍,可起到調和氣血、改善脾胃功能的作用。

百子建中丸中包含延胡索,主要原因如下:

  1. 疏肝解鬱,行氣止痛: 延胡索味辛性溫,入肝經,具有疏肝解鬱、行氣止痛的功效。百子建中丸主治脾胃虛寒、氣血不足所致的腹痛、腹脹、食少便溏等症狀。延胡索可疏肝解鬱,使氣機通暢,有助於緩解腹痛、腹脹等症狀。
  2. 配合建中湯溫中補氣: 建中湯為百子建中丸的基礎方,主要功效為溫中補氣、健脾益胃。延胡索加入其中,可協同建中湯溫中補氣,並改善氣血運行,使藥效更為全面。

百子建中丸中加入五味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固腎氣,止泄瀉:五味子性酸收斂,入肺、腎經,具有固腎氣、止泄瀉之效。建中丸以補脾胃為主,但脾虛易導致腎氣不固,出現泄瀉等症。五味子的加入,可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固護腎氣,防止泄瀉,增強補脾胃的效果。
  2. 斂肺氣,止咳喘:五味子兼入肺經,可斂肺氣、止咳喘。脾胃虛弱,易導致肺氣虛弱,出現咳嗽、氣喘等症。五味子的加入,可起到斂肺氣、止咳喘的作用,進一步提升方劑的療效。

百子建中丸中加入杜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固精,強腰膝:杜仲性溫,味甘苦,歸腎經,具有補腎固精、強腰膝的功效。百子建中丸主治脾腎陽虛,腎氣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軟、小便頻數等症狀。杜仲可補益腎氣,增強腰膝力量,改善這些症狀。
  2. 助脾健運,益氣生血:杜仲亦可補益脾氣,助脾健運,促進食物消化吸收,益氣生血。百子建中丸中含有補中益氣的藥物,如人參、白朮等,杜仲的加入可以增強其益氣生血的效果,進一步改善脾腎陽虛所致的氣虛乏力、面色蒼白等症狀。

百子建中丸中包含阿膠,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益氣:阿膠具有補血滋陰、潤燥止血之效,可改善因氣血不足、陰虛血燥引起的體虛乏力、面色蒼白、心悸失眠等症狀。百子建中丸主治脾胃虛寒、腹痛泄瀉等症,阿膠的補血益氣作用可增強脾胃功能,助消化吸收,緩解症狀。
  2. 固本培元:阿膠性甘平,入肝、腎二經,具有滋陰補血、固本培元的功效。百子建中丸方中含甘草、桂枝等溫補之品,阿膠的加入可平衡溫補之性,防止燥熱,使藥效更溫和,更易於患者接受。

百子建中丸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健脾益氣: 白朮味甘性溫,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效。百子建中丸旨在補脾益氣,改善脾胃虛弱所致的腹痛、泄瀉等症狀。白朮的健脾益氣作用,有助於增強脾胃功能,促進食物消化吸收,緩解腹痛、腹瀉等症狀。
  2. 固攝中氣: 白朮入脾經,可補脾固氣,防止氣虛下陷。百子建中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容易導致中氣下陷,出現腹瀉、脫肛等症狀。白朮的固攝中氣作用,可以防止中氣下陷,鞏固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百子建中丸」 中藥方劑「百子建中丸」,主要成分是香附、艾葉、砂仁、熟地黃、白芍、延胡索、五味子、杜仲、阿膠、白朮,具有補氣、補血、活血化瘀、理氣行氣、止痛等功效。主治婦女因長期受寒,導致白帶中帶有血絲,腹部疼痛,月經不調,四肢無力,而且長時間不孕育子女。以下介紹各成分及功效:

艾葉:性溫,味苦、辛,歸肝、脾、腎經,具有溫經、補陽、調經、止血、祛風除濕、安胎、止咳化痰、溫裡溫中、活絡止痛、通經絡等功效。艾葉能夠溫經散寒,常用於治療月經不調、痛經、宮冷不孕等症狀。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其平肝息風功能可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補血養肝功效可調節肝臟功能,增強其解毒和代謝能力,達到養肝之效;健脾胃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陰血不足等症。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白朮可以補氣健脾、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具有多種藥用價值。

杜仲:具有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安胎、補腎等功效。其補氣功效可幫助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增強體能;強筋骨功效可促進骨骼發育和修復,增進骨密度與強度,改善肌肉痠痛、關節僵硬等症狀。

阿膠:具有補血、補氣、滋陰、止血、止咳化痰、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安胎、潤燥、補血養肝等功效。阿膠富含骨膠原、膠原蛋白、氨基酸、微量元素、膠質等營養成分,能促進代謝,增強體質,益氣補血、滋陰潤燥。

砂仁: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具有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等傳統代功效。主治濕濁中阻、脘痞不飢、脾胃虛寒、嘔吐泄瀉、妊娠惡阻、胎動不安、腹瀉、腹部不適、氣滯妊娠惡阻、胎動不安、脾虛濕滯、中焦氣滯之證、胃脘脹滿、噁心嘔吐等症狀。

熟地黃:具有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等功效。它能補血養血,改善貧血癥狀;滋補肝腎,緩解肝腎陰虛症狀;益精填髓,增強精血;補腎填精,增強腎臟功能;滋補養生,增強體質,延緩衰老。

五味子:性溫、味酸、澀,具有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等功效。其中,固澀收斂可斂肺止咳、澀腸固精、益氣生津、補腎寧心;補氣可助脾益氣,增強抵抗力,緩解疲勞;補腎可改善腎虛諸症,如腰膝酸軟、頭暈耳鳴、遺精早洩、陽痿不舉等。

香附:辛散苦降,能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可治療肝氣鬱結引起的胸脅脹滿、脘腹疼痛、食慾不振、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

延胡索:性辛、溫,歸肝、腎經,具有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活絡止痛之功效。延胡索可以活血行氣、鎮痛、麻醉,治療各種疼痛。亦可疏肝理氣,用於婦女痛經、產後瘀滯腹痛。

綜上所述,中藥方劑「百子建中丸」具有補氣、補血、活血化瘀、理氣行氣、止痛等功效,主治婦女因長期受寒,導致白帶中帶有血絲,腹部疼痛,月經不調,四肢無力,而且長時間不孕育子女。但使用中藥方劑時,應在中醫師指導下服用,以確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傳統服藥法


香附1斤(分作4份:1份童便浸7日,1份酒浸7日,1份泔浸7日,1份鹽水浸7日,各炒香),大艾葉4兩(米泔浸7日,將米泔慢火煮半日,焙乾為末),砂仁5錢,淮熟地(酒浸)3兩,白芍藥3兩,玄胡索1兩5錢,五味子5錢,杜仲(酒炒)1兩,阿膠(炒)1兩5錢,白朮1兩(麩炒)。
如婦人肥胖者,加陳皮、半夏各1兩。
溫中暖臍,調經,開鬱開胃。
上為末,用壬子日好米浴打粳米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80丸,空心用淡酣湯送下。服至半月必有孕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百子建中丸有溫補作用,陰虛火旺、體熱者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陰道炎白帶子宮頸惡性腫瘤(子宮頸癌)子宮頸炎赤白帶

相同名稱方劑


百子建中丸, 出處:《宋氏女科》。 組成:香附1斤(分作4份:1份童便浸7日,1份酒浸7日,1份泔浸7日,1份鹽水浸7日,各炒香),大艾葉4兩(米泔浸7日,將米泔慢火煮半日,焙乾爲末),砂仁5錢,淮熟地(酒浸)3兩,白芍藥3兩,玄胡索1兩5錢,五味子5錢,杜仲(酒炒)1兩,阿膠(炒)1兩5錢,白朮1兩(麸炒)。 主治:溫中暖臍,調經,開鬱開胃。主治:婦人久冷,赤白帶下,肚腹疼痛,經水不調,四肢無力,久鮮子息。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