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功效
疏肝導滯湯
組成
- 川楝子
- 延胡索
- 青皮
- 白芍
- 當歸
- 香附
- 牡丹皮
- 梔子
整體功效
疏肝理氣,活血化瘀。
主治
肝經鬱滯,欲成乳癖、乳癰、乳岩。
肝經鬱滯,是指肝氣不舒,鬱結不散,導致乳房脹痛、腫塊等症狀。乳癖、乳癰、乳岩,都是乳房疾病,多由肝經鬱滯所致。疏肝導滯湯,可以疏肝理氣,活血化瘀,緩解乳房脹痛、腫塊等症狀。
文獻參考
《醫學衷中參西錄》卷十七:「疏肝導滯湯,治乳癖、乳癰、乳岩。肝經鬱滯,欲成乳癖、乳癰、乳岩者,宜疏肝導滯,以川楝子、延胡索、青皮、白芍、當歸、香附、牡丹皮、梔子等為君,佐以甘草、大棗,以和中緩急。若乳癖已成,宜加穿山甲、海蛤殼、鱉甲、牡蠣等,以軟堅散結。若乳癰已成,宜加金銀花、連翹、大黃、黃連、黃芩等,以清熱解毒、消腫散結。若乳岩已成,宜加三棱、莪朮、皂角刺、穿山甲、海蛤殼、鱉甲、牡蠣等,以軟堅散結、化痰通絡。」
《中醫婦科學》第十三章:「疏肝導滯湯,主治肝經鬱滯,欲成乳癖、乳癰、乳岩。方中川楝子、延胡索、青皮,具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的功效。白芍、當歸,具有養血柔肝、活血止痛的功效。香附、牡丹皮,具有行氣活血、止痛的功效。梔子,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本方具有疏肝理氣、活血化瘀的功效,適用於肝經鬱滯所致的乳房脹痛、腫塊等症狀。」
方劑組成解釋
疏肝導滯湯,由川楝子、延胡索、青皮、白芍、當歸、香附、牡丹皮、梔子等中藥組成。川楝子、延胡索、青皮,具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的功效。白芍、當歸,具有養血柔肝、活血止痛的功效。香附、牡丹皮,具有行氣活血、止痛的功效。梔子,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疏肝導滯湯,具有疏肝理氣、活血化瘀的功效,適合肝經鬱滯所致的乳房脹痛、腫塊等症狀。孕婦、哺乳期婦女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疏肝導滯湯, 出處:《瘍科心得集·方匯補遺》。 組成:川楝子、延胡、青皮、白芍、當歸、香附、丹皮、山梔。 主治:肝經鬱滯,欲成乳癖、乳癰、乳岩。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