豁脅湯

HUO XIE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12

熱/寒比例

偏熱 (1.58)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5%
脾經 20%
心經 15%
肺經 15%
胃經 10%
腎經 10%
三焦經 5%
肝經
脾經
心經
肺經
胃經
腎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豁脅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緩解疼痛,舒筋活絡:白芍性微寒,味苦酸,歸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鎮痛止痙、緩解肌肉痙攣的作用。豁脅湯主要用於治療胸脅疼痛、呼吸不暢等症狀,白芍可緩解胸脅部位的疼痛感,舒緩肌肉痙攣,改善呼吸不順。
  2. 調和藥性,協同作用:豁脅湯中常搭配其他藥材,如柴胡、川芎等。白芍性涼,可與柴胡等溫性藥材相配,避免藥性過於燥烈,起到調和藥性、協同作用的作用,使藥效更為平緩,不易產生副作用。

豁脅湯中包含延胡索,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解鬱,行氣止痛: 延胡索味苦辛,性溫,歸肝經,具有疏肝解鬱、行氣止痛的功效。豁脅湯主要用於治療胸脅脹痛、氣鬱不舒等症狀,而延胡索可以有效緩解肝氣鬱結導致的胸脅疼痛。
  2.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延胡索亦具活血化瘀之效,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豁脅湯中常配合其他活血化瘀藥物,如桃仁、紅花等,共同作用,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總而言之,延胡索在豁脅湯中發揮疏肝解鬱、行氣止痛、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有助於緩解胸脅脹痛等症狀。

豁脅湯中包含肉桂,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溫陽散寒,通經活絡:肉桂性熱,味辛甘,入心、腎、肝經。具有溫陽散寒、通經活絡、溫腎助陽之效。豁脅湯主要用於治療寒邪客胸,氣血凝滯,導致胸悶脅痛、呼吸不暢等症。肉桂的溫陽散寒作用,可驅散寒邪,通暢氣血,緩解胸悶脅痛。
  2.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豁脅湯中其他藥物如乾薑、半夏、橘皮等,皆具有溫中散寒、理氣止痛之功效。肉桂與這些藥物配伍,相輔相成,增強溫陽散寒、通經活絡的功效,使藥效更為顯著。

綜上所述,肉桂在豁脅湯中的加入,是為了溫陽散寒、通經活絡,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達到治療寒邪客胸,氣血凝滯的功效。

豁脅湯中加入牡丹皮,主要基於其兩項功效:

  1. 清熱涼血:牡丹皮性寒,味苦,入心、肝、脾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之效。豁脅湯主治胸脅脹痛、心煩不眠,多因熱邪入絡、血瘀氣滯所致,牡丹皮可清泄熱毒,涼血止痛,緩解胸脅疼痛。
  2. 行氣活血:牡丹皮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瘀狀況,配合方中其他活血化瘀藥物,有助於疏通經絡,解除胸脅脹痛。

因此,牡丹皮在豁脅湯中發揮着清熱涼血、行氣活血的重要作用,有助於改善胸脅脹痛、心煩不眠等症狀。

豁脅湯中加入香附,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作用:

  1. 疏肝解鬱,理氣止痛: 香附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解鬱、調和氣血的作用。豁脅湯用於治療胸脅脹滿疼痛,多因肝氣鬱結所致,香附能疏肝解鬱,理氣止痛,緩解胸脅部的疼痛不適。
  2. 調和脾胃,健脾和胃: 香附亦能健脾和胃,有助於促進脾胃功能,改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豁脅湯中常加入其他健脾和胃的藥物,如陳皮、半夏等,與香附相輔相成,共同發揮調理脾胃的作用。

主治功效


豁脅湯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產科發蒙》所述,豁脅湯的主要功效在於治療「因瘀血留滯,脅肋疼痛」之症狀,且被譽為「神效」。 此方劑針對產後惡露不盡,並伴隨脅肋疼痛的情況,亦被推薦為首選方。 此處所指之「瘀血留滯」乃指血液循環不暢,積滯於體內,導致疼痛之病理狀態。

治療原理分析

豁脅湯的組方,從藥性與功效分析,可見其治療原理如下:

  1. 活血化瘀,疏通經絡: 本方以延胡索牡丹皮為核心,二者皆具活血化瘀之功,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體內瘀滯,使氣血運行通暢,從而緩解因瘀血阻滯所致的疼痛。
  2. 行氣止痛,疏肝解鬱: 香附善於疏肝理氣,可解鬱結之氣,使肝氣條達,並能行氣止痛,針對脅肋部位的氣機不暢而引起的疼痛有良效。
  3. 溫經散寒,緩急止痛: 肉桂溫熱,能溫補腎陽,散寒止痛,對於因寒凝血滯所致的疼痛有緩解作用。同時,其溫熱之性亦能助陽氣運行,促進氣血循環。
  4. 養血柔肝,緩急止痛: 白芍能養血柔肝,緩急止痛,可緩和因氣血不足或肝失所養所引起的疼痛,並能調節經脈氣血,使之趨於平和。

綜合而言,豁脅湯通過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溫經散寒和養血柔肝等多重作用,協同發揮功效,從根本上解決因瘀血留滯所致的脅肋疼痛。其組成藥物兼顧氣血、寒熱,既能疏通瘀滯,又能補益氣血,使氣血運行順暢,從而達到止痛的目的。因此,《產科發蒙》稱其為「神效」,實屬其理。

傳統服藥法


芍藥、延胡索、肉桂、牡丹皮、香附子。
水煎,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豁脅湯, 出處:《産科發蒙》卷四。 組成:芍藥、延胡索、肉桂、牡丹皮、香附子。 主治:因瘀血留滯,脅肋疼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