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蜜酥煎
MI SU JI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1
熱/寒比例
偏熱 (1.27)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5%
心經 25%
脾經 25%
大腸經 25%
肺經
心經
脾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蜜酥煎方中包含杏仁,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潤肺止咳:杏仁性味甘平,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之效。蜜酥煎常用於治療燥熱咳嗽、痰少咽燥等症,杏仁能潤肺生津,化痰止咳,與方中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增強療效。
- 宣肺通竅:杏仁還有宣肺通竅之功,能利咽開音,對於因肺熱氣鬱導致的聲音嘶啞、咽喉腫痛等症也有不錯的治療效果。蜜酥煎中加入杏仁,既可潤肺止咳,又能宣肺通竅,更利於疾病的康復。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蜜酥煎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記載主治「上氣咳嗽,胸痛」,並具「補虛損,去風冷,悅澤肌膚」之效,屬潤肺止咳、溫補虛損之劑。其作用特點如下:
- 上氣咳嗽:指肺氣上逆引起的咳喘,多因肺虛受寒或津虧燥咳所致。
- 胸痛:或因寒凝氣滯,或因久咳傷絡,此方以溫潤之性緩解疼痛。
- 補虛潤膚:通過滋養肺脾,改善因虛勞或風冷侵襲導致的肌膚枯槁。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一)藥物組成分析
杏仁(3大升)
- 性味:苦微溫,歸肺、大腸經。
- 作用:
- 降氣止咳:苦降之性可平喘,針對「上氣咳嗽」主症。
- 潤腸通便:富含油脂,能潤肺燥、通腑氣,間接緩解肺氣上逆。
- 製法關鍵:搗碎後「水研取汁」,取其精華而去燥烈之弊。
白沙蜜(1大升)
- 性味:甘平,歸脾、肺經。
- 作用:
- 補中潤燥:滋養肺脾,助杏仁潤肺止咳,針對虛損與乾咳。
- 解毒緩急:甘緩之性可调和藥性,緩解胸痛不適。
牛酥(2大升)
- 性味:甘微寒,滋膩滑潤。
- 作用:
- 滋陰潤燥:強化蜂蜜與杏仁的潤肺功效,尤適肺燥津傷。
- 補虛勞:動物性油脂能溫養臟腑,改善因虛致咳的體質。
(二)配伍邏輯
- 潤燥協同:
- 杏仁降氣為主,蜂蜜、牛酥為輔,三者皆富含脂液,形成「潤—降—補」聯動,針對燥咳、虛咳之本。
- 溫潤並行:
- 杏仁微溫,牛酥性平略寒,蜂蜜平和,整體偏溫但不燥熱,適合「風冷」侵襲兼陰血不足者。
- 製法增效:
- 先煎杏仁汁濃縮,去其苦燥之性;後加蜜、酥文火收膏,保留潤滑之效,使藥力綿長,適於久服調養。
(三)治療原理推論
此方通過「潤肺燥、補脾虛、散風冷」三途徑發揮作用:
- 潤肺止咳:杏仁與蜜酥組合,直接滋潤肺絡,緩解燥咳或久咳傷津。
- 溫補中焦:蜂蜜補脾益氣,牛酥溫養血肉,肺脾同調以治本。
- 外散風冷:杏仁微溫宣散,蜜酥滋養衛表,共奏祛風禦寒之效,間接改善肌膚狀態。
三、適用情境推測
此方可能適用於:
- 虛性咳嗽:久咳無痰,或痰少黏滯,伴面色無華、肌膚乾燥。
- 寒燥相兼:秋冬季節受寒後,咳嗽不止,胸悶隱痛,舌淡少津。
- 體弱調養:婦人產後或勞損者,見氣短乏力,兼需美容潤膚之效。
總結
蜜酥煎以「潤補」為核心,結合杏仁之降、蜂蜜之補、牛酥之滋,形成溫潤平和的止咳調養劑,符合傳統「燥者濡之」「虛者補之」的治法原則。
傳統服藥法
杏仁3大升(去皮尖,研如泥),白沙蜜1大升,牛酥2大升。
補虛損,去風冷,悅澤肌膚。
杏仁於瓷盆中搗碎,用水研取汁5升,淨銅鐺內勿令脂膩,先傾3升汁於鐺內,刻木記其淺深,又傾2升汁,以緩火煎,減至於所記處,即入蜜、酥二味,還煎至所記處,藥乃成,貯不津瓷器中。
每服1匙,溫酒調下,每日3次。不能飲酒,和粥服亦得。婦人服之更佳。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蜜酥煎, 出處:《外台》卷十(注文)引《延年秘錄》。 組成:杏仁3大升(去皮尖,研如泥),白沙蜜1大升,牛酥2大升。 主治:補虛損,去風冷,悅澤肌膚。主治:上氣咳嗽,胸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