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灰散

杏灰散

XING HUI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醫級》卷九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1

熱/寒比例

偏熱 (1.27)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5%
脾經 25%
肺經 25%
大腸經 25%
心經
脾經
肺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杏灰散中加入杏仁,主要是利用其潤肺止咳的功效。

杏仁性味甘苦,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降氣平喘之效。杏仁中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如杏仁油、蛋白質、維生素E等,能滋潤肺部,化解痰液,有效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

此外,杏仁還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有助於改善呼吸道炎症,提升機體免疫力。因此,杏仁在杏灰散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能有效改善咳嗽、氣喘等症狀,幫助患者恢復健康。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杏灰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陰瘡」,指下陰部潰瘍、濕疹或化膿性病變,屬中醫外科瘡瘍範疇。古籍中常見以植物燒灰外用治療瘡瘍,取其收斂止血、清熱解毒之效。陰瘡多與濕熱下注、局部氣血壅滯相關,杏仁灰配合麻油調敷,可能透過以下途徑發揮作用:

組成與治療原理推論:

  1. 苦杏仁(燒灰)

    • 苦杏仁性微溫,生用宜肺止咳,但燒灰後性質轉為苦澀平,具收斂、燥濕之效。
    • 灰劑在中醫外用中常用於「斂瘡生肌」,如《本草綱目》載杏仁能「殺蟲,治諸瘡疥」,燒灰後碳化物可吸附滲液,減少潰瘍分泌物。
    • 杏仁含苦杏仁苷,高溫燒製後可能轉化為苯甲醛等成分,具輕微抗菌作用,輔助抑制瘡面感染。
  2. 麻油調敷

    • 麻油性涼潤,能解毒生肌、潤膚止痛,緩解燒灰的乾燥刺激,形成保護膜以防瘡面乾裂。
    • 其脂溶性特質可幫助杏仁灰均勻附著患處,延長藥效。

邏輯推理與可能機轉
此方組合體現「燥濕相濟」的思維:杏仁灰收斂瘡面、吸附濕毒;麻油潤澤防裂、協同修復。古代醫家可能觀察到濕熱型陰瘡分泌物多,故以灰劑「乾瘡」,而麻油調和避免過度乾燥。其原理近似現代「濕瘡濕敷」概念,透過控制滲出、促進癒合改善症狀。

補充考量
雖古籍無明確記載劑量比例,但外治方通常依患處大小調整。若瘡面紅腫熱痛明顯,杏仁灰的清熱作用恐不足,或需配伍黃柏等清熱藥;若瘡久不斂,則需加強生肌之品如血竭。此方側重物理性斂瘡,推測適用於輕症或慢性潰瘍階段。

傳統服藥法


苦杏(燒灰)。
麻油調搽。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陰道炎白帶子宮頸炎

相同名稱方劑


杏灰散, 出處:《醫級》卷九。 組成:苦杏(燒灰)。 主治:陰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