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堅散

陷堅散

XIAN JIAN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1

熱/寒比例

偏熱 (1.27)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5%
心經 25%
脾經 25%
大腸經 25%
肺經
心經
脾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陷堅散中包含杏仁,主要由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潤肺止咳,宣肺化痰: 杏仁味苦甘,性微溫,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宣肺化痰的功效。陷堅散中常用於治療肺熱咳嗽,痰多黏稠等症,杏仁可幫助清熱化痰,潤肺止咳,使痰液易於排出。
  2. 軟堅散結: 杏仁亦具有一定軟堅散結作用。陷堅散中常用於治療胸中痞塊,或因痰濕凝結所致的胸悶氣短等症。杏仁可幫助化解痰濕,軟堅散結,改善胸悶氣短等不適。

總之,杏仁在陷堅散中的加入,有助於清熱化痰、潤肺止咳,並起到軟堅散結的作用,有效改善因痰濕凝結所致的各種病症。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陷堅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症為「食狗肉不消,心腹脹急,發熱多語」,屬飲食積滯化熱之證。狗肉性溫味甘,過食易致腸胃壅塞,氣機不暢,滯而生熱。熱擾心神則多語,腹中氣滯則脹滿,甚則發熱。傳統以杏仁為君,取其降氣潤滑、破壅導滯之力,使積肉下行,以「下肉為度」,即瀉下穢濁後症狀自解。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杏仁之用

    • 性味苦溫,質潤多脂,能潤腸通便,《神農本草經》言其「主下氣」,此處借其滑利之性,導狗肉穢滯下行。
    • 「去皮尖」可減其毒性(古代認為杏仁尖有小毒),保留行氣破滯之功。
    • 煎煮後油脂析出,增強潤腸之效,配合大量水煎取汁,分次服用以漸消積滯,避免峻瀉傷正。
  2. 煎服法之理

    • 「水3升,煎滓取汁」使有效成分充分析出,分3服則藥力緩和持續,符合「攻積宜緩」的原則。
    • 「下肉為度」強調中病即止,積滯得瀉則停藥,以防過劑損傷脾胃。

推論延伸功效
此方雖針對狗肉積滯,然杏仁「開鬱降氣」的特性,可推廣用於其他肉食或油膩積滯。其機理在於:

  • 氣降則積消:杏仁宣降肺氣,肺與大腸相表裏,肺氣降則大腸傳導得暢,積滯自除。
  • 潤燥以通腑:油脂潤腸,緩解燥結,適合熱結不重但氣滯明顯者。

總結:陷堅散以單味杏仁,既避複方之繁,又直指「滯—熱—脹」病機,體現古人「藥簡力專」的用藥思路,尤其針對飲食積滯偏重氣機不降者,可謂簡效之方。

傳統服藥法


杏仁1升(去皮尖)。
上以水3升,煎滓取汁,分為3服,下肉為度。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陷堅散, 出處:《普濟方》卷一七一。 組成:杏仁1升(去皮尖)。 主治:食狗肉不消,心腹脹急,發熱多語。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