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骨膏

杏骨膏

XING GU GAO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1

熱/寒比例

偏熱 (1.27)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5%
脾經 25%
肺經 25%
大腸經 25%
心經
脾經
肺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杏骨膏中含有杏仁,主要原因如下:

  1. 潤肺止咳: 杏仁性味甘苦,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降氣平喘的作用。對於咳嗽、氣喘等症狀,杏仁可以有效緩解。
  2. 通便排毒: 杏仁還具有滑腸通便的作用,可以幫助排出體內毒素,改善便祕。

因此,杏骨膏中加入杏仁,不僅可以緩解咳嗽、氣喘等呼吸系統疾病,同時也能起到通便排毒的作用,達到整體調理身體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杏骨膏】主要用於治療「小兒臍腫汁出,久不癒」,即嬰幼兒臍部因感染或護理不當,導致腫脹、滲液且遷延難癒的病症。古代醫家認為,此證多因濕熱蘊結或外邪侵襲臍部所致,治需清熱潤燥、斂瘡生肌。

二、組成與邏輯推理

  1.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

    • 藥性與傳統功效:杏仁苦微溫,入肺、大腸經,古代外用多取其潤燥、殺蟲、消腫之效。《本草綱目》載其能「散風潤燥,消腫解毒」,外用可治瘡瘍濕爛。
    • 作用原理:杏仁富含油脂(苦杏仁油),能滋潤局部皮膚,緩解臍部乾裂或滲液造成的刺激;其輕微的抗菌作用(如杏仁苷分解產物)可能有助抑制臍部感染。
  2. 豬牙頰骨中髓(半兩)

    • 藥性與傳統功效:豬髓甘寒,入腎經,古代用於外敷多取其滋陰、生肌、涼血之效。《本草備要》指出其能「補骨髓,治瘡瘍」。
    • 作用原理:豬髓富含脂肪與膠質,可形成保護膜,隔絕外界刺激;其黏附性有助於藥物長時間作用於患處,促進組織修復。

三、方劑配伍與治療原理

  • 協同作用:杏仁的燥濕消腫與豬髓的潤澤生肌相配,一斂一潤,既能減少滲液,又能防止臍部乾燥破損。
  • 物理性保護:兩者共研為膏狀,塗於臍部後形成封閉層,阻擋外邪侵襲,同時保持局部濕潤環境,利於癒合。
  • 推測抗菌機制:杏仁的苦杏仁苷可能輕度抑制細菌,而豬髓的脂質成分或可緩解炎症反應。

四、潛在適用範圍延伸

此方外用特點為「潤燥兼行」,除小兒臍疾外,或可推廣至其他皮膚濕疹、慢性潰瘍(如輕度褥瘡),尤其適合滲液與乾燥並見之證。然需辨證屬濕熱或血虛風燥者為宜。

傳統服藥法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豬牙頰骨中髓半兩。
先研杏仁如膏,入髓和令勻。
以塗臍中。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杏骨膏, 出處:《聖惠》卷八十二。 組成:杏仁半兩(湯浸,去皮),豬牙頰骨中髓半兩。 主治:小兒臍腫汁出,久不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