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筋舒肝湯

ZI JIN SHU GAN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2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2.75)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7%
脾經 21%
心經 14%
腎經 10%
胃經 8%
心包經 7%
三焦經 3%
膽經 3%
肺經 3%
肝經
脾經
心經
腎經
胃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膽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滋筋舒肝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血活血,養血柔肝: 當歸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其具有補血活血、養血柔肝之效,可改善肝血不足,疏肝解鬱,緩解因肝氣鬱結所致的筋脈攣縮、疼痛等症狀。
  2. 滋養肝腎,舒筋活絡: 當歸亦能滋養肝腎,促進氣血運行,從而舒筋活絡,緩解因肝腎虧虛、氣血不足所致的筋脈拘急、肢體麻木等症狀。

總之,當歸在滋筋舒肝湯中,既可補血活血,養血柔肝,又可滋養肝腎,舒筋活絡,有助於改善肝氣鬱結、肝腎虧虛所致的筋脈病變,達到舒筋活絡、止痛的效果。

滋筋舒肝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舒肝解鬱:白芍性微寒,入肝經,具有舒肝解鬱、養血柔肝的功效。肝鬱氣滯會導致筋脈不暢,引起疼痛,白芍可以疏解肝氣,使肝氣條達,從而緩解筋脈疼痛。
  2. 養血止痛:白芍具有養血柔肝的作用,能改善血液循環,滋養筋脈,從而緩解疼痛。對於因氣血不足而導致的筋脈疼痛,白芍可以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總之,白芍在滋筋舒肝湯中發揮著舒肝解鬱、養血止痛的功效,有助於緩解筋骨疼痛,促進筋脈舒展。

滋筋舒肝湯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益肝腎,滋陰養血:熟地黃性溫,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有補血滋陰、填精益髓的功效。肝腎虧虛,精血不足,可導致筋骨失養,肝氣鬱結,而熟地黃可補益肝腎,滋養筋脈,緩解肝氣鬱結,從根本上改善筋骨疼痛、肝氣不舒等症狀。
  2. 配伍相宜,相輔相成:熟地黃與其他藥材配伍使用,能發揮協同作用,增強療效。例如,熟地黃與當歸、白芍等藥材合用,可加強補血滋陰的效果;與川芎、柴胡等藥材合用,可疏肝解鬱,促進氣血流通。

滋筋舒肝湯中加入柴胡,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疏肝解鬱: 柴胡味苦辛,性微寒,入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升舉陽氣的功效。肝鬱氣滯是導致筋骨疼痛的重要原因之一,柴胡可以疏解肝氣鬱結,使氣血流通,緩解筋骨疼痛。
  2. 和解表裏: 滋筋舒肝湯通常用於治療肝腎不足、氣血虧虛引起的腰膝酸軟、筋骨疼痛等症。而柴胡具有升散之性,可以疏解表邪,和解表裏,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肝腎氣血不足,從而達到治療效果。

滋筋舒肝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益氣,助藥力達肝: 白朮性溫味甘,入脾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生津之效。肝喜條達,脾虛則氣血生化不足,難以濡養肝臟,導致肝氣鬱滯。白朮健脾益氣,可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使氣血充足,有助藥力順利到達肝經,發揮舒肝解鬱的效果。
  2. 佐柴胡疏肝,增強療效: 滋筋舒肝湯中常配伍柴胡疏肝解鬱。白朮性溫燥,可佐柴胡疏肝解鬱,使其藥力更顯著。同時,白朮可緩解柴胡的燥性,避免傷津,使藥效更加平和穩定,達到最佳療效。

「滋筋舒肝湯」中加入肉桂,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陽助陽,通經活絡:肉桂性溫熱,具有溫陽助陽、通經活絡的功效,能溫煦肝腎,促進氣血運行,緩解肝氣鬱結、筋脈拘攣等症狀,有助於改善因肝腎虛寒所致的筋骨疼痛、肢體麻木等。
  2. 溫脾散寒,協調氣血:肉桂亦能溫脾散寒,促進脾胃運化,改善因脾胃虛寒引起的氣血不足,進而助益肝腎功能,達到滋養筋骨、舒緩肝氣的作用。

滋筋舒肝湯中加入白芥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通絡,舒筋止痛:白芥子性溫,味辛,入肺、胃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絡的功效。對於肝氣鬱結、筋脈拘攣所致的疼痛,白芥子能溫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舒筋活絡,緩解疼痛。
  2. 降氣止嘔,和胃止痛:白芥子還有降氣止嘔、和胃止痛的作用。對於因肝氣犯胃、脾胃失和引起的嘔吐、胃痛等症狀,白芥子能溫中散寒,降逆止嘔,緩解胃部不適。

因此,滋筋舒肝湯中加入白芥子,旨在溫經散寒、活血通絡,舒筋止痛,並輔以降氣止嘔、和胃止痛的作用,以達到全面調理肝氣鬱結、筋脈拘攣的病症。

主治功效


滋筋舒肝湯方劑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陳士鐸《石室祕錄》記載,滋筋舒肝湯主治筋病,其組成藥物及治療原理分析如下:

方劑組成:

  • 當歸 (3錢): 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當歸為血中之氣藥,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筋脈血液供應,緩解疼痛。
  • 白芍 (1兩): 養血柔肝,緩急止痛。白芍具有養血柔肝、平抑肝陽的作用,能緩解肝氣鬱滯所致的筋脈疼痛。
  • 熟地黃 (2兩): 滋陰補腎,益精填髓。熟地黃為滋陰補腎要藥,本方中用量較大,顯示其重視腎精的滋養。筋之生長與腎精密切相關,腎精充足才能保證筋脈的健康。
  • 柴胡 (1錢): 疏肝解鬱,昇陽舉陷。柴胡疏肝解鬱,對於肝氣鬱滯導致的筋脈拘急疼痛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 白朮 (5錢): 健脾燥溼,益氣和中。白朮健脾益氣,脾胃健運則氣血生化有源,為其他藥物之功效提供物質基礎。
  • 肉桂 (1錢): 溫補腎陽,散寒止痛。肉桂溫腎陽,配合熟地黃,溫補腎陽,從根本上改善腎精虧虛的情況。
  • 白芥子 (1錢): 溫肺化痰,散結消腫。白芥子溫通經絡,散寒除濕,有助於改善筋脈痹阻。

治療原理:

陳士鐸在方後批註「此方乃腎肝同治之法。筋雖屬肝,而滋肝必責之腎。」精闢地闡述了該方的治療機理。 方中以熟地黃大劑量滋補腎陰,為根本之治;同時配伍白芍、柴胡疏肝解鬱,調暢肝氣,為標的治療。 當歸活血通絡,改善筋脈血液循環;白朮健脾益氣,為整體氣血的生成提供物質基礎;肉桂溫通經絡,助於藥力運行;白芥子則溫通經絡,散寒除濕,輔助治療。

總而言之,滋筋舒肝湯並非單純針對肝臟,而是從肝腎同治的整體觀出發,通過滋補腎陰、疏肝解鬱、活血通絡等多方面入手,以達到治療筋病的目的。 其治療策略是標本兼治,既從根本上滋養腎精,又從局部調理肝氣,最終改善筋脈的血液循環和功能。 此方體現了中醫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的精髓。

傳統服藥法


當歸3錢,芍藥5錢,熟地9錢,柴胡1錢,白朮5錢,肉桂1錢,白芥子1錢。
滋肝補腎舒肝。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滋筋舒肝湯具有滋補肝腎、補益精血的作用,因此不宜長期服用。此外,該方劑含有肉桂,有溫熱助陽的作用,因此陰虛火旺、體質虛弱者不宜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滋筋舒肝湯, 出處:《石室秘錄》卷四。 組成:當歸3錢,芍藥5錢,熟地9錢,柴胡1錢,白朮5錢,肉桂1錢,白芥子1錢。 主治:滋肝補腎舒肝。主治:筋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