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腎至資湯

PI SHEN ZHI Z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1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7%
肝經 16%
腎經 16%
心經 16%
胃經 15%
肺經 14%
心包經 3%
脾經
肝經
腎經
心經
胃經
肺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3

方劑組成解釋

脾腎至資湯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滋陰補腎: 熟地黃味甘性溫,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填精益髓的功效。脾腎為後天之本,腎主藏精,脾主運化水谷精微,熟地黃能滋補腎陰,填精益髓,從根本上改善脾腎虛弱的狀況。
  2. 調和藥性: 方中其他藥材如山藥、茯苓等,偏於健脾燥濕,而熟地黃則偏於滋陰補腎,加入熟地黃能夠調和藥性,使藥力更趨平和,避免藥性過於偏燥而傷及脾胃。

脾腎至資湯中包含麥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潤燥: 麥門冬味甘性寒,入心、肺、胃經,具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的功效。脾腎虛弱常伴隨陰虛燥熱,而麥門冬能滋補陰液,緩解燥熱,使脾腎功能得到滋養,達到補益效果。
  2. 清熱化痰: 麥門冬還具有清熱化痰的作用,可有效緩解脾腎虛弱所致的痰濕壅阻,進一步促進脾腎功能的恢復。

總之,麥門冬在脾腎至資湯中扮演著滋陰潤燥、清熱化痰的重要角色,配合其他藥材,可有效改善脾腎虛弱的症狀。

脾腎至資湯中加入五味子,主要有以下原因:

  1. 補益脾腎,固澀精氣: 五味子味酸甘,入肺、腎經,具有收斂固澀、補益脾腎的作用。脾腎為後天之本,主生化精氣,五味子可補益脾腎,固澀精氣,防止精氣外泄。
  2. 滋陰斂汗,止瀉止咳: 五味子具有滋陰斂汗、止瀉止咳的功效。脾腎虛弱,易出現汗出、泄瀉、咳嗽等症,五味子可收斂固澀,改善這些症狀。

脾腎至資湯整體以補脾腎、益氣血、固澀精氣為目的,五味子的加入,正好能發揮其補益脾腎、固澀精氣、滋陰斂汗的作用,進一步提升方劑療效。

脾腎至資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一、緩肝健脾: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入肝、脾經。其具有緩肝解鬱的作用,能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脾胃不和,從而改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

二、養血柔肝:白芍還能養血柔肝,改善肝血不足引起的目眩頭暈、心悸失眠等症狀。同時,白芍還能收斂止痛,緩解脾腎虛弱引起的腹痛、腰膝痠軟等症狀。

綜上,白芍的加入,能有效緩解脾腎虛弱所致的肝鬱脾虛、血虛肝鬱等症狀,達到補脾腎、養血柔肝的功效,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協同作用,使脾腎至資湯更加有效。

脾腎至資湯中加入肉桂,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補腎: 肉桂性熱,味辛甘,歸心、腎、膀胱經,具有溫陽補腎的功效。脾腎陽虛,則脾失健運,腎失溫煦,常伴有畏寒肢冷、腰膝酸軟、小便清長等症。肉桂溫陽補腎,可改善脾腎陽氣不足,促進氣血運行,改善上述症狀。
  2. 引藥入腎: 肉桂味辛,氣香烈,能引藥入腎,增強藥物的療效。脾腎至資湯中其他藥物,如山藥、茯苓等,多具有補脾益腎的作用,但其氣味較淡,藥力較弱。肉桂加入後,可引導藥物深入腎經,提升補腎效果。

脾腎至資湯中包含白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健脾益氣: 白朮味甘性溫,入脾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效。方劑中以白朮補脾益氣,改善脾胃運化功能,有助於提升人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和利用,為腎臟提供充足的營養。
  2. 固腎止瀉: 白朮同時具備固腎止瀉之效。脾腎相生,脾虛易致腎氣不足,腎虛則易出現滑泄、小便頻數等症狀。白朮補脾益氣,同時也起到固腎止瀉的作用,從根本上改善脾腎虛弱所致的各種症狀。

脾腎至資湯中加入薏苡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一、健脾利濕: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入脾、肺、腎經,具有健脾利濕、清熱排膿、止瀉止帶的功效。脾主運化水濕,腎主水液,而脾腎虧虛則易導致水濕內停,引起身體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薏苡仁能健脾利濕,幫助脾腎運化水濕,改善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

二、清熱解毒:薏苡仁亦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對於脾腎虛弱所致的濕熱症狀,如口渴、尿赤、小便不利等,能起到清熱解毒的作用。

因此,脾腎至資湯中加入薏苡仁,能有效地健脾利濕、清熱解毒,改善脾腎虛弱所致的各種症狀,達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脾腎至資湯中加入白芥子,主要源於其辛溫散寒、化痰止咳的功效,與方劑的整體作用相輔相成。

白芥子性溫,味辛,入肺、脾經,能溫肺化痰,散寒止咳,並可促進脾胃運化,利水消腫。脾腎至資湯主治脾腎陽虛、寒濕困脾所致的腰膝酸冷、肢體沉重、小便不利等症狀。

白芥子的加入,一方面可溫陽散寒,溫暖脾腎,改善陽虛之症;另一方面,可化痰止咳,清除寒濕,助脾胃運化,協調脾腎功能,達到整體療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脾腎至資湯」,主要成分是:熟地黃、麥門冬、五味子、白芍、肉桂、白朮、薏苡仁、白芥子。主治功效是:感冒的病邪已經痊癒,正氣卻虛弱了。

熟地黃: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

麥門冬: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

五味子: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肉桂: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薏苡仁:利水消腫、健脾滲濕、清熱排膿、補肺益陰。

白芥子:溫補陽氣、溫化寒痰、補益脾胃、行氣通絡、利水消腫。

總結:脾腎至資湯的主要成分和功效如下:

  • 熟地黃: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
  • 麥門冬: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
  • 五味子: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
  •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 肉桂: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
  •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 薏苡仁:利水消腫、健脾滲濕、清熱排膿、補肺益陰。
  • 白芥子:溫補陽氣、溫化寒痰、補益脾胃、行氣通絡、利水消腫。

脾腎至資湯具有補益脾腎、扶正祛邪的作用,可有效改善感冒後正氣虛弱的症狀。

傳統服藥法


熟地1兩,麥冬3錢,五味子5分,白芍3錢,肉桂3分,白朮3錢,薏仁3錢,白芥子1錢。
補腎脾二經。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脾腎至資湯, 出處:《石室秘錄》卷三。 組成:熟地1兩,麥冬3錢,五味子5分,白芍3錢,肉桂3分,白朮3錢,薏仁3錢,白芥子1錢。 主治:補腎脾二經。主治:傷寒邪已盡退,正氣自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