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膿散

KUI NONG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扶夀精方》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7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19%
肝經 18%
脾經 14%
心經 10%
肺經 8%
小腸經 6%
心包經 6%
三焦經 6%
大腸經 6%
腎經 1%
胃經
肝經
脾經
心經
肺經
小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大腸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8

主治功效


潰膿散,由大黃、穿山甲、白僵蠶、白芷、乳香、沒藥等藥材組成,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活血止痛、散瘀化膿的功效。常用於治療各種腫、毒、瘡、膿瘍,疼痛劇烈,難忍者,尤以初起者為佳。

白芷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等功效。

穿山甲具有破血消癥、活血化瘀、利水消腫、排膿、止血、止咳化痰、補氣、通乳、搜風通絡等功效。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白僵蠶性辛、寒,入肝、肺經,具有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清熱解毒、清肺熱利咽、散結等功效。

沒藥,性溫味苦,歸肝經,具有活血調經、散瘀止痛、消腫生肌的功效。

乳香,一味傳統中藥材,功效廣泛,包括活血化瘀、化腐生肌、利水消腫、活絡止痛、清熱解毒等。

潰膿散中的藥物成分相互作用,共同發揮清熱解毒、利水消腫、活血止痛、散瘀化膿的功效,可有效治療各種腫、毒、瘡、膿瘍,疼痛劇烈,難忍者,尤以初起者為佳。

傳統服藥法


白礬、鹽各等分。
活血,去惡肉。
上於銚子內慢火炒,去盡水,乾研為末。
量瘡貼之。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大黃、穿山甲、白僵蠶、白芷、乳香、沒藥組成。大黃苦寒,瀉火通便,清熱解毒;穿山甲性味咸寒,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消腫的功效;白僵蠶辛苦微寒,有解毒散結、消腫止痛的功效;白芷辛香溫散,有祛風散寒、解表透疹、消腫止痛的功效;乳香辛溫,有活血通絡、消腫止痛的功效;沒藥辛苦,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瀉下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乳腺炎乳房腺體瘤癤和癰淋巴腺炎背部膿瘡

相同名稱方劑


潰膿散, 出處:《普濟方》卷二七五。 組成:白礬、鹽各等分。 主治:活血,去惡肉。主治:惡瘡潰膿。

潰膿散, 出處:《扶夀精方》。 組成:大黃4錢,川山甲(炒黃色)2錢半,白僵蠶2錢半,白芷2錢半,乳香1錢,沒藥1錢。 主治:諸腫毒瘡瘍,疼甚難忍,初起者。

潰膿散, 出處:《活人心統》卷三。 組成:白芷2錢,穿山甲2片,乳香1錢,薑蠶1錢,甘草節1錢5分。 主治:追毒。主治:癰疽發背,瘰癧,對口,乳癰,便毒,魚口,已成未成。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