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癰煎

CHANG YONG JI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仙拈集》卷四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19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2%
肝經 16%
肺經 16%
心經 11%
脾經 11%
小腸經 5%
心包經 5%
三焦經 5%
大腸經 5%
胃經
肝經
肺經
心經
脾經
小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腸癰煎」,由五種中藥組成,分別是白芷、川貝母、穿山甲、大黃和白僵蠶,主要用於治療腸道內有毒瘡,腹痛劇烈如錐刺,痛不可觸。

白芷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等功效。白芷可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所致的頭痛、鼻淵、齒痛及風濕痹痛。

川貝母具有清肺熱、化痰、潤肺、止咳、平喘、鎮咳、祛痰、散結、清熱解毒、安神等功效。川貝母可清肺熱、化痰止咳,對肺熱燥咳、乾咳少痰、痰粘難咯、咯痰帶血等症有良好療效。

穿山甲具有破血消癥、活血化瘀、利水消腫、排膿、止血、止咳化痰、補氣、通乳、搜風通絡等功效。穿山甲可治療血瘀引起的各種癥瘕、月經不調、閉經、產後惡露不絕等癥。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大黃清熱利尿,可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

白僵蠶性辛、寒,入肝、肺經,具有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清熱解毒、清肺熱利咽、散結等功效。可治療肝風上擾、眩暈、頭痛、目赤翳障、風濕性關節炎、腰腿痛、咳嗽、痰多、肺熱咳嗽、咽喉腫痛、口瘡、癰腫、疔瘡、症瘕、痛症等症狀。

總之,中藥方劑「腸癰煎」由五種中藥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止痛消炎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腸道內有毒瘡,腹痛劇烈如錐刺,痛不可觸。

傳統服藥法


川山甲(炒)2錢,白芷2錢,貝母2錢,僵蠶2錢,大黃2錢。
水煎,空心服。打下膿血自小便中出即愈。

方劑組成解釋


穿山甲、白芷、川貝母、白僵蠶均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腸癰毒、腹痛如錐剜。大黃具有瀉熱通腸、涼血解毒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腸癰毒、腹痛如錐剜,並能促進腸道蠕動,加快毒素排出。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較強的瀉下作用,服用後可能會出現腹瀉、腹痛等症狀,因此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適當調整用量。

相關疾病


腹痛胰臟炎

相同名稱方劑


腸癰煎, 出處:《仙拈集》卷四。 組成:川山甲(炒)2錢,白芷2錢,貝母2錢,僵蠶2錢,大黃2錢。 主治:腸癰毒,腹痛如錐剜,至死不敢著手。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