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毒潰膿散

ZHUI DU KUI NONG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5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17%
肝經 16%
脾經 15%
心經 11%
肺經 9%
大腸經 7%
小腸經 6%
心包經 6%
三焦經 6%
腎經 1%
胃經
肝經
脾經
心經
肺經
大腸經
小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追毒潰膿散」是一種廣泛應用於治療各種感染性疾病的中藥方劑,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適用於治療各種癰瘡腫毒、乳癰、癤腫、瘡瘍等疾病。

  1.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2. 白芷: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等功效。白芷可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所致的頭痛、鼻淵、齒痛及風濕痹痛,適用於風濕痹痛、腰膝酸軟、筋骨疼痛等症狀,可溫暖陽氣,散寒除濕,利水消腫,改善經血過多或經期不調,以及陰道分泌物過多等。可治療感冒、咳嗽,使呼吸暢通,並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能力,可幫助排膿。

  3. 穿山甲:傳統醫學認為穿山甲具有破血消癥、活血化瘀、利水消腫、排膿、止血、止咳化痰、補氣、通乳、搜風通絡等功效。穿山甲藥性甘、鹹,溫寒並蓄,歸肝、胃、腎經。

    • 破血消癥:可治療血瘀引起的各種癥瘕、月經不調、閉經、產後惡露不絕等癥。
    • 活血化瘀:可治療閉經、痛經、產後血暈、瘀血腫痛、乳汁不下等症。
    • 利水消腫:可治療水腫脹滿、小便不利、淋病澀痛、產後血暈、跌撲腫痛、風濕痹痛等症。
    • 排膿:可治療各種膿毒疾病,如:腫毒初起、癰疽、便毒便癰、耳出膿、瘰癧潰壞、痔瘡膿血等。
    • 止血:將穿山甲洗淨曬乾,用植物油炸成黃色,研成細末,可外用止血。
    • 止咳化痰:可治療肺虛所致之咳喘、痰鳴、久咳不瘥等症。
    • 補氣:可治療氣血虛弱、肺虛咳嗽、筋骨疼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等症。
    • 通乳:可治療乳汁不通等症。
    • 搜風通絡:可治療關節痺痛,麻木拘攣,筋骨疼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等症。
  4.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大黃清熱利尿,可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大黃瀉下,可治療熱結便祕、實熱結而兼氣血虛虧、脾陽不足、冷積便祕、濕熱痢疾初起、食積腹痛等症。大黃止血,可治療血熱妄行所致之吐血、衄血等症。大黃活血化瘀,可治療產後瘀阻腹痛、惡露不盡、瘀血腫痛等症。大黃清熱解毒,可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閉、跌打損傷、水火燙傷等。大黃降氣,可治療腹痛、脹氣、嘔吐等消化系統問題。大黃清熱涼血,可治療血熱妄行之吐血、咳血、衄血等症。大黃清熱瀉火,能使感染所致發熱患者和致熱動物體溫明顯降低。

  5. 白僵蠶:性辛、寒,入肝、肺經,具有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清熱解毒、清肺熱利咽、散結等功效。可治療肝風上擾、眩暈、頭痛、目赤翳障、風濕性關節炎、腰腿痛、咳嗽、痰多、肺熱咳嗽、咽喉腫痛、口瘡、癰腫、疔瘡、症瘕、痛症等症狀。

  6. 沒藥:性溫味苦,歸肝經,具有活血調經、散瘀止痛、消腫生肌的功效。沒藥中含有的沒藥酸等樹脂酸類化合物可以刺激腎臟排泄過多的水和鈉離子,達到利水消腫的效果。沒藥常與乳香相須為用,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滯腫痛、外科癰疽腫痛、瘡瘍潰後久不收口,以及一切瘀滯心腹諸痛。沒藥偏於散血化瘀,而乳香偏於行氣、伸筋。

  7. 乳香:一味傳統中藥材,功效廣泛,包括活血化瘀、化腐生肌、利水消腫、活絡止痛、清熱解毒等。乳香能有效治療心腹諸痛、筋脈拘攣、跌打損傷、瘡癰腫痛等,兼具活血化瘀、止痛、消炎、抗氧化等多重功效,促進傷口癒合與修復。乳香中的樹脂酸類化合物具有利尿作用,能促進多餘水分排出,減輕水腫。其辛散溫通之性,能活血行氣止痛,緩解疼痛。此外,乳香清熱解毒,能清熱散結,消腫解毒,常與金銀花、白芷、沒藥等配伍,治療瘡瘍腫毒、癰疽、痰核等。

  8. 皁刺:中藥皁刺具有驅蟲殺蟲、止咳化痰、排膿、散風熱、祛風除濕、活血通絡、消腫止痛等功效。其驅蟲殺蟲功效可治療蛔蟲、蟯蟲等寄生蟲感染,止咳化痰功效可以緩解咳嗽症狀,排膿功效可以治療各種癰瘡、腫毒、乳癰等,散風熱功效可以治療風熱瘡疹、扁桃體炎等疾病,祛風除濕功效可舒筋活絡、祛風除濕,活血通絡功效可以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瘡瘍腫毒,消腫止痛功效可治療腫痛、瘡瘍腫毒等症。

總結

中藥方劑「追毒潰膿散」的主要成分包括白芷、穿山甲、乳香、沒藥、白僵蠶、甘草、大黃、皁刺等。這些成分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適用於治療各種癰瘡腫毒、乳癰、癤腫、瘡瘍等疾病。追毒潰膿散是一種廣泛應用於治療各種感染性疾病的中藥方劑,具有良好的臨牀療效,值得繼續研究和開發。

傳統服藥法


白芷2錢,川山甲2錢(土炒成珠),石乳香1錢(焙,炙),沒藥1錢(焙,炙),白僵蠶1錢5分(炒,去皮),甘草1錢半,大黃4錢,皂角刺1錢(炒)。
上為極細末。
用當歸4錢(銼碎),將半酒、半水3盞同煎,調前藥末,空心通口盡服。如當歸酒不足,加好酒調服。以利膿血3-5次為度,利後用粥補即止服。
藥後忌用油膩、生冷、煎炒及諸發物。且慎勿行動勞碌,須靜坐六七日。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背部膿瘡

相同名稱方劑


追毒潰膿散, 出處:《外科百效》卷三。 組成:白芷2錢,川山甲2錢(土炒成珠),石乳香1錢(焙,炙),沒藥1錢(焙,炙),白僵蠶1錢5分(炒,去皮),甘草1錢半,大黃4錢,皂角刺1錢(炒)。 主治:發背已成或未成者。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