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貴金湯

JIA WEI GUI JIN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19

熱/寒比例

(0.47)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2%
肝經 16%
肺經 16%
脾經 11%
心經 11%
大腸經 5%
心包經 5%
小腸經 5%
三焦經 5%
胃經
肝經
肺經
脾經
心經
大腸經
心包經
小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2-26

方劑組成解釋

加味貴金湯中加入大黃,主要是為了加強清熱瀉火、通腑降逆的功效。

大黃味苦寒,性寒涼,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在貴金湯中,大黃與其他藥物共同作用,可以加強清熱解毒的效果,並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排除體內毒素,從而達到清熱瀉火、通腑降逆的目的。

此外,大黃的寒涼之性可以抑制胃火,防止熱邪上炎,進一步改善患者的症狀。

加味貴金湯中加入白芷,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寒,通竅止痛:白芷味辛,性溫,具有散風寒、通鼻竅、止痛的功效。貴金湯本身主治風寒感冒,但若患者兼有鼻塞、頭痛等症,白芷的加入則可加強其散風寒、通鼻竅的效果,有助於緩解患者的鼻塞、頭痛等症狀。
  2. 燥濕止癢,祛風止癢:白芷還有燥濕止癢、祛風止癢的功效。若患者因風寒感冒伴隨皮膚瘙癢,白芷的加入則能起到改善皮膚瘙癢的作用,進一步提高藥方療效。

加味貴金湯中加入白僵蠶,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清熱解毒,息風止痙:白僵蠶性寒,味甘鹹,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息風止痙的功效,可以清熱解毒,消除因熱毒上擾所致的驚癇、抽搐等症狀。
  2. 疏散風熱,開竅醒神:白僵蠶可以疏散風熱,開竅醒神,對於因風熱犯肺所致的咳嗽、氣喘、神志不清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療效。

在加味貴金湯中,白僵蠶與其他藥物配合,能夠更有效地清熱解毒,息風止痙,治療熱病引起的各種症狀。

加味貴金湯中加入穿山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通經活絡,消腫止痛: 穿山甲性味辛溫,入肝經,具有通經活絡、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因寒凝血瘀導致的胸痛、腹痛、肢體麻木等症狀,穿山甲可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2. 散結消癥,排膿生肌: 穿山甲能散結消癥,並具有排膿生肌的作用。對於膿腫、積聚等病症,穿山甲可促進膿液排出,加速傷口癒合。

因此,在加味貴金湯中加入穿山甲,可以增強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散結消癥的功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加味貴金湯中加入川貝母,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化痰:川貝母性寒,味甘苦,入肺經,具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的功效。加味貴金湯本身以滋陰潤燥為主,加入川貝母可增強其清熱化痰之效,對於燥熱傷肺,痰熱咳嗽者尤其適宜。
  2. 潤肺止咳:川貝母能潤肺止咳,對於燥熱傷肺、咳嗽痰黏難咳者,可以起到緩解作用。加味貴金湯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潤肺止咳作用,加入川貝母可以起到增效的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加味貴金湯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外科大成》的記載,加味貴金湯主要用於治療「陽?毒」。所謂「陽?毒」,是指病症表現為腹痛劇烈,如錐刺般難忍,以至於手不能觸碰,同時伴有六脈洪數(即脈象洪大且數快)的病症。這類病症通常屬於熱毒壅盛,氣血運行受阻的範疇。

治療原理分析:

加味貴金湯的組方,針對「陽?毒」的病機,體現了以下治療思路:

  • 清熱解毒、通腑瀉熱: 方中大黃性味苦寒,具有峻下通便、瀉熱解毒的功效。此藥可以清除體內積聚的熱毒,使邪熱從大便排出,從而緩解腹痛及脈象洪數等症狀。
  • 散風止痛、活血化瘀: 白芷性溫,具有散風寒、止痛的作用。此藥可以疏散經絡中的風邪,緩解因氣血不暢引起的疼痛。穿山甲則具有活血、破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瘀滯,進一步緩解疼痛。
  • 祛風定驚、化痰散結: 白殭蠶具有祛風定驚、潤燥的功效。在「陽?毒」的病程中,可能會有風熱動盪的表現,白殭蠶可助於平息風熱。川貝母具有鎮咳、平喘、化痰的功效,可處理因熱毒內盛引起的痰結等情況。

綜合來看, 加味貴金湯的組方,以大黃為君藥,峻下熱毒,配以白芷、穿山甲活血止痛,白殭蠶、川貝母祛風化痰,共同作用,旨在達到清熱解毒、活血化瘀、通腑止痛的治療目的,從而解除「陽?毒」所致的腹痛劇烈、脈象洪數等症狀。此方針對熱毒壅盛,氣血阻滯的病機,具有較強的針對性。

傳統服藥法


大黃、 白芷、 僵蠶、 川山甲、 貝母。
用水2鐘,煎1鐘,食遠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較強的瀉下作用,因此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腹痛胰臟炎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貴金湯, 出處:《外科大成》卷四。 組成:大黃、白芷、僵蠶、川山甲、貝母。 主治:陽皰毒,腹痛如錐,手不可近,六脈洪數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