葶藶子性辛、苦、寒。主治瀉肺平喘、行水消腫。用於痰涎壅肺、喘咳痰多、胸脅脹滿、不得平臥、胸腹水腫、小便不利、肺原性心臟病水腫。
橘皮性辛苦、溫。主治理氣、調中、燥濕、化痰。主治胸腹脹滿、不思飲食、嘔吐噦逆、咳嗽痰多。亦解魚、蟹毒。
桔梗性味苦、辛、平。主治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用於咳嗽痰多、胸悶不暢、咽痛、音啞、肺癰吐膿、瘡瘍膿成不潰、咽喉腫痛、肺癰吐膿、胞滿脅痛、痢疾腹痛、小便癃閉等症。
大棗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一四。 組成:大棗15枚(去核),蓖麻子100粒(去皮)。 主治:耳聾。
大棗丸, 出處:《外科正宗》卷五。 組成:山羊屎、大棗。 主治:瘰癧,風濕熱毒、癰疽等患,日久潰爛,將見內腑者。
大棗丸, 出處:《醫心方》卷九引張仲景方。 組成:大棗100枚(去核),杏仁100枚(熬),豉130枚。 主治:三十年咳。
大棗丸, 出處:《雞峰》卷二十。 組成:葶藶1兩,黃橘皮1兩,桔梗1兩。 主治:肺積息賁,脅下大如杯,久不已,令人灑淅寒熱,喘嗽,發肺癰,其脈結澀者。
大棗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八七。 組成: 大棗丸(《聖濟總錄》卷一八七。)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八七。組成:大棗4升(蒸熟,去皮核,研膏),熟艾葉(濃煮粳米粥,拌勻焙乾)6兩,杏仁(去皮尖、雙仁,炒)2兩,半夏(薑汁浸1宿,炒)2兩,人參4兩。主治:補脾胃,悅顔色,長肌進食。 。 主治:補脾胃,悅顔色,長肌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