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四通湯中加入桔梗,主要原因有二:
一、宣肺利咽:桔梗味辛性平,能宣肺利咽,開通氣道,對於風寒外感所致的咳嗽、咽痛、痰多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四通湯主要針對風寒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狀,而桔梗的宣肺利咽功效可以幫助疏通鼻竅,緩解鼻塞,並利於痰液排出。
二、排膿消腫:桔梗還具有排膿消腫的作用,可以幫助消散痰液,改善咳嗽、咽喉腫痛等症狀。四通湯中的其他藥材,如蒼耳子、辛夷等,也具有散寒止痛、通竅開鬱的功效,與桔梗配合使用,可以更好地治療風寒感冒引發的各種症狀。
四通湯中加入大黃,主要基於其瀉熱通便之效,用以解決患者的以下問題:
- 瀉熱:四通湯常用於治療熱證,大黃性寒,能清熱瀉火,降解體內的熱邪,緩解發熱、口渴、煩躁等症狀。
- 通便:大黃具有通便作用,能促進腸蠕動,排除積滯,解決患者便祕,腹脹等問題,使氣血流通,達到四通之效。
因此,四通湯中加入大黃,可有效地解決熱證和便祕問題,達到清熱瀉火,通便潤腸的目的。
四通湯中加入橘皮,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 疏肝理氣: 橘皮性溫,味辛,歸脾、胃經,具有疏肝理氣、和胃止嘔的功效。四通湯主要針對寒凝氣滯所致的胸脅脹痛、脘腹冷痛、嘔吐等症狀,橘皮可幫助疏通肝氣,緩解氣滯,達到止痛的效果。
- 行氣止痛: 橘皮能促進腸胃蠕動,有助於消食積,對於寒凝氣滯所致的腹痛,具有行氣止痛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效果。
四通湯中加入紫菀,主要源於其 潤肺止咳、宣肺通竅 的功效,針對咳嗽痰多、鼻塞流涕等症狀。
紫菀性味辛溫,入肺經,能 清熱化痰、潤肺止咳,對於風寒犯肺引起的咳嗽痰多,以及肺氣鬱閉導致的鼻塞流涕,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此外,紫菀還有 宣肺通竅 的功效,可以促進肺氣宣降,使氣流通暢,改善鼻塞、流涕等症狀。因此,在四通湯中加入紫菀,可以起到 宣肺止咳、通竅散寒 的作用,更全面地治療咳嗽痰多、鼻塞流涕等症狀。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四通湯」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分析
根據《聖濟總錄》的記載,四通湯主要用於治療小兒痰壅結實。
治療原理分析:
從方劑組成來看,四通湯由桔梗、大黃、橘皮、紫菀四味藥材組成。各味藥材的功效如下:
- 桔梗: 具有宣肺、利咽、排痰的功效。在本方中主要針對「痰壅」的問題,通過宣通肺氣,祛除痰濁。
- 大黃: 具有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的功效。在本方中主要針對「結實」的問題,通過其通腑瀉下的作用,幫助排出體內積聚的痰濁。
- 橘皮: 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在本方中既能協助桔梗祛痰,又能調理脾胃,防止痰濁再生。
- 紫菀: 具有解表散寒、潤肺止咳的功效。在本方中主要針對可能伴隨的咳嗽症狀,並能協助桔梗宣肺化痰。
四味藥材合用,共奏宣肺利咽、排痰止咳、解表散寒、清熱消炎、促進血液循環之效。其中,桔梗宣肺,紫菀潤肺,一宣一潤,相輔相成;橘皮理氣健脾,從根源上減少痰濕的產生;大黃通腑瀉下,直接排出痰濁。諸藥合用,標本兼顧,從而達到治療小兒痰壅結實的目的。
總結:
四通湯通過宣肺、化痰、理氣、通腑等多重作用,針對小兒痰壅結實的病機,有效地排出痰濁,恢復肺氣的宣發和肅降功能,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傳統服藥法
桔梗半兩(炒),大黃(銼,炒)半兩,陳橘皮1分(湯浸,去白,焙),紫菀(去苗土)1分。
上為粗末。
每服1錢匕,水8分,煎至4分,去滓,食後溫服,日2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有大便溏泄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四通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七七。 組成:桔梗半兩(炒),大黃(銼,炒)半兩,陳橘皮1分(湯浸,去白,焙),紫菀(去苗土)1分。 主治:小兒痰壅結實。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