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氣淋湯中加入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補氣固表:黃耆性溫,味甘,具有補氣固表、益衛固本的作用。氣淋患者多因腎氣虛弱,脾肺氣虛,導致膀胱失約,氣淋不止。黃耆補益脾肺之氣,可固攝膀胱,減少氣淋發作。
- 扶正祛邪:黃耆能增強機體抵抗力,提高免疫力,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氣淋患者常伴有外邪侵襲,如風寒濕邪等,黃耆能補氣固表,增強抵抗力,抵禦外邪,有利於疾病康復。
氣淋湯中加入知母,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瀉火,利濕退腫: 知母味苦性寒,入肺、腎經,具有清熱瀉火、利濕退腫的功效。氣淋症多因濕熱蘊結於膀胱,導致小便淋瀝不暢,而知母可以清熱利濕,使濕熱之邪得以排出,從而改善小便不通的症狀。
- 滋陰降火,涼血止血: 知母還兼具滋陰降火、涼血止血的功效。氣淋症常伴有血熱妄行,導致尿血等症狀。知母可以滋陰降火,涼血止血,緩解血熱所致的尿血,並有助於改善氣淋症的整體症狀。
氣淋湯中加入白芍,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 緩解氣淋之痛:氣淋症常伴有小腹疼痛、尿頻、尿急等症狀。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緩急止痛的功效。它能緩解氣淋所致的肝氣鬱滯、氣血運行不暢,從而達到止痛的效果。
- 調和營衛,止血固澀:氣淋症常伴有血尿、尿道出血等症狀,白芍能養血止血,並能調和營衛,固澀止遺。這有助於改善氣淋所致的尿道損傷,達到止血固澀的功效,進一步緩解患者的痛苦。
氣淋湯中加入柴胡,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肝解鬱,利膽排石: 氣淋湯主治氣淋,即由肝氣鬱結,氣機不暢,導致膀胱氣逆,小便不利,甚至出現疼痛、血尿等症狀。柴胡具有疏肝解鬱,利膽排石的功效,可疏肝解鬱,使氣機通暢,利膽排石,緩解膀胱氣逆,改善排尿不暢症狀。
- 引導藥力下行: 氣淋湯中多用升提之品,例如車前子、滑石等,容易造成藥力上浮。柴胡則具有引導藥力下行的作用,能夠將藥力引導至下焦,使藥物更加有效地治療膀胱氣逆、排尿不利等問題。
氣淋湯中使用乳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止痛: 乳香性溫,味辛,歸心、肝、脾經。其具有行氣活血、消腫止痛之效,能疏通氣血運行,緩解氣淋所致的腰腹疼痛、小便不利等症狀。
2. 消散瘀滯: 氣淋常伴有氣滯血瘀,導致局部疼痛難忍。乳香具有活血化瘀之效,能有效消除瘀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疼痛消退。
因此,乳香在氣淋湯中發揮行氣止痛、消散瘀滯的功效,與其他藥物配合,能有效治療氣淋病症。
氣淋湯中包含沒藥,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項作用:
- 活血止痛:沒藥性溫,味苦,入肝、腎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氣淋症多因氣滯血瘀、濕熱下注所致,而沒藥能疏通經絡,活血止痛,有助於緩解患者的疼痛症狀。
- 溫腎壯陽:沒藥亦能溫腎壯陽,對於腎虛陽痿、腰膝酸軟等症狀亦有輔助治療作用。氣淋症患者常伴有腎虛表現,而沒藥的溫腎壯陽作用,可以補益腎氣,提升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沒藥在氣淋湯中發揮着活血止痛、溫腎壯陽的功效,有助於改善患者的臨牀症狀,提高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氣淋湯
氣淋湯是一種類固醇,由黃耆、知母、白芍、柴胡、乳香和沒藥組成。它是傳統中醫常用的一種方劑,具有清熱燥溼、利尿通淋的功效,常用於治療尿道疼痛、下腹部頻繁下墜疼痛、小便頻繁和尿頻。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知母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
白芍性微寒、味酸甘,歸肝、脾經,具有平肝息風、養血調經、緩急止痛的功效。
柴胡性微寒、味苦,歸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清熱解表、退燒止痛和利尿消腫的功效。
乳香性溫味苦,歸肝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消腫生肌和利水通淋的功效。
沒藥性溫味苦,歸肝經,具有活血行氣、止痛消腫和利水通淋的功效。
氣淋湯方劑組成介紹
- 黃耆:補氣益氣,強壯身體。
- 知母:清熱瀉火,滋陰潤燥。
- 白芍:養血調經,緩急止痛。
- 柴胡:疏肝解鬱,清熱解表。
- 乳香: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 沒藥:活血行氣,止痛消腫。
總結
氣淋湯是複方中藥湯劑,具有清熱、利尿通淋等作用。常用於治療尿道疼痛、下腹部經常下墜疼痛、小便頻繁、小便疼痛等症。
傳統服藥法
生黃耆5錢,知母4錢,生杭芍3錢,柴胡2錢,生明乳香1錢,生明沒藥1錢。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因此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氣淋湯, 出處:《衷中參西》上冊。 組成:生黃耆5錢,知母4錢,生杭芍3錢,柴胡2錢,生明乳香1錢,生明沒藥1錢。 主治:氣淋,少腹常常下墜作疼,小便頻數,淋澀疼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