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朮性味辛、苦、溫。主治健脾、燥濕、解鬱、闢穢。治濕盛困脾、倦怠嗜臥、脘痞腹脹、食慾不振、嘔吐、泄瀉、痢疾、瘧疾、痰飲、水腫、時氣感冒、風寒濕痺、足痿、夜盲。
白朮性味苦、甘、溫。主治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常用於治療脾虛食少、腹脹腹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等症。
白癬皮清熱燥濕、又袪風通痹、主治清熱燥溫,瀉火解毒,袪風止癢。用於濕熱瘡毒,濕疹疥癬、皮膚搔癢、黃疸、尿赤、濕熱痹痛。
白附子性味辛,甘,溫,有毒。主治祛風痰,定驚搐,解毒散結止痛。用於中風痰壅,口眼歪斜,語言澀謇,痰厥頭痛,偏正頭痛,喉痺咽痛,破傷風;外治瘰癧痰核,毒蛇咬傷。
五加皮性味辛、苦、微甘、溫。主治祛風濕、壯筋骨、活血去瘀。治風寒濕痹、筋骨攣急、腰痛、陽痿、腳弱、小兒行遲、水腫、腳氣、瘡疽腫毒、跌打勞傷。
白僵蠶性鹹、辛、平。主治祛風解痙、化痰散結解毒利咽。治中風失音、中風口歪眼斜、驚癇、頭風、偏正頭痛、喉風。喉痺、瘰癧結核。風瘡癮疹、丹毒、乳腺炎、咽喉腫痛、瘰癧、痄腮、風疹、瘡毒
秦艽性苦、辛、微寒。主治祛風除濕、和血舒筋、清熱利尿。 治風濕痺痛、筋骨拘攣、黃疸、便血、骨蒸潮熱、小兒疳熱、小便不利。
連翹性苦、微寒。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用於癰疽、瘰癘、乳癰、丹毒、風熱感冒、溫病初起、溫熱入營、高熱煩渴、神昏發斑、熱淋尿閉。
白芷性味辛、溫。主治去風解表、散風、通竅止痛、消腫排膿、燥濕止帶、解蛇毒、通鼻竅。用於外感風寒、頭痛、鼻塞、鼻淵、牙痛、白帶、瘡瘍腫痛。
羌活性辛、苦、溫。主治散表寒、祛風濕、利關節。主治感冒風寒、頭痛無汗、風寒濕痹、項強筋急、骨節酸疼、風水浮腫、癰疽瘡毒。
防風性味辛、甘、性微溫。主治袪風解表、除濕、解痙、止癢、止瀉、止血。用於感冒頭痛、風疹瘙癢、外感風寒、頭痛身痛、風濕痹痛、骨節酸痛、腹痛泄瀉、腸風下血、風疹瘙癢等症。
蟬蛻性味甘、鹹、涼。主治疏風散熱、以透散為能、既可解表之肺經風熱、又可散裡之肝經風熱。疏散風熱、透疹止癢 明目退翳 祛風止痙。
甘草性甘、平。主治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除濕飲, 出處:《揣摩有得集》。 組成:蒼朮(炒)1錢,白朮(炒)1錢,骨皮1錢,白鮮皮1錢,白附子1錢,五加皮1錢,僵蠶(炒)1錢,秦艽1錢,連翹1錢,白芷1錢,羌活1錢,防風1錢,蟬退3錢,生草1錢。 主治:身受潮濕,遍體發癢,或起疙瘩,或成疥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