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椒丸
HU JIAO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濟陽綱目》卷一○一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極熱 (48.00)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胡椒丸中加入胡椒,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中散寒:胡椒性溫,味辛,能溫中散寒,驅除體內寒邪。對於脾胃虛寒、寒凝氣滯所致的腹痛、腹瀉、嘔吐等症狀,胡椒能起到溫暖脾胃、促進消化、止瀉止痛的作用。
- 消食化積:胡椒辛辣,能開胃健脾,促進消化吸收,有助於消食化積。對於食積不化、脘腹脹滿、食慾不振等症狀,胡椒能起到促進消化、消食導滯的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胡椒丸之傳統功效與主治分析
此方首載於宋代《聖濟總錄》,主治「老人冷淚不止」。「冷淚」指眼淚清稀、無紅腫熱痛,遇風寒加重,屬肝腎不足或肺氣虛寒所致。老人氣血衰弱,陽氣不固,易因寒邪侵襲或內寒上擾,導致淚竅失約而淚出頻頻。「胡椒」性熱味辛,善溫中散寒、通行氣滯,黃蠟為丸緩釋藥性,茶清送下取其苦涼佐制胡椒溫燥,兼引藥上行。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君藥:胡椒
- 辛熱歸胃、大腸經,古籍載其「暖腸胃,除寒濕」(《本草綱目》)。
- 通過溫中焦而散內寒,間接振奮陽氣,使上焦肺衛得固(肺主氣、開竅於鼻,與淚竅通應),寒邪得散則淚液自收。
- 辛散之力能開泄氣機,促進局部氣血運行,改善淚竅瘀滯。
輔材:黃蠟為丸
- 黃蠟(蜂蠟)甘微溫,可護胃緩釋藥性,防胡椒辛烈傷陰,尤適老人虛弱之體。
- 丸劑形制使藥力持久,符合「久病緩圖」原則。
佐使:茶清送服
- 茶性微寒,能制約胡椒過熱,避免助火;其輕清之性引藥上行頭目,直達病所。
整體配伍思想
此方體現「溫中散寒以治上」之法,透過調理中焦陽氣,間接影響上焦氣化功能。老人冷淚本於虛寒,胡椒單刀直入溫散裏寒,黃蠟護正,茶清調和寒熱,簡潔而切中病機。
傳統服藥法
胡椒。
上為末,黃蠟熔化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5-7丸,食後茶清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胡椒丸, 出處:《濟陽綱目》卷一○一。 組成:胡椒。 主治:老人冷淚不止。
胡椒丸, 出處:《普濟方》卷三十六引《十便良方》。 組成:胡椒30顆,麝香1錢(細研)。 主治:寒氣攻胃。
胡椒丸, 出處:《普濟方》卷二○三。 組成:胡椒末1兩,木瓜汁1升,硇砂(研極細)1錢。 主治:霍亂轉筋,諸藥不除。
胡椒丸, 出處:《普濟方》卷二○六引《澹寮方》。 組成:胡椒21粒,丁香14粒,半夏7粒(湯浸去滑)。 主治:嘔吐。
胡椒丸, 出處:《普濟方》卷二十引《醫方大成》。 組成:陳茱萸2兩,胡椒1兩,蚌粉(炒赤色)1兩。 主治:脾疼不可忍,及冷氣痛。
胡椒丸, 出處:《普濟方》卷一九一引《海上名方》。 組成:巴豆10枚(去皮膜心,用竹紙數重,出油盡爲度,頻換紙),胡椒200粒(生用)。 主治:十種水氣,腳腫脹,上氣喘滿。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