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脾散

厚脾散

HOU P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4

熱/寒比例

偏寒 (0.79)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2%
胃經 18%
肺經 13%
大腸經 13%
腎經 9%
心經 9%
肝經 9%
膀胱經 4%
脾經
胃經
肺經
大腸經
腎經
心經
肝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厚脾散方中加入龍骨,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鎮心安神:龍骨性平味甘,入心經,具有鎮驚安神、斂汗固精的作用。厚脾散治療脾虛氣弱、心神不寧,龍骨可安神定志,緩解因脾虛引起的失眠、心悸等症狀。
  2. 固澀止瀉:龍骨還有收斂固澀的作用,可有效止瀉,對於脾虛導致的慢性腹瀉也有較好的療效。厚脾散中常與其他收斂藥物配伍,如山藥、白朮等,共同發揮固澀止瀉的效果。

厚脾散中加入白礬,主要基於其收斂固澀、燥濕止瀉之效。

白礬性寒、味酸澀,入脾、胃經。其收斂作用能固澀脾胃,減少消化液分泌,抑制腸道蠕動,從而止瀉。同時,白礬亦具燥濕之效,可乾燥腸道水分,減少濕邪困脾,進一步緩解腹瀉症狀。

此外,白礬亦可清熱解毒,對於因濕熱蘊積導致的腹瀉,亦具一定療效。因此,白礬在厚脾散中,可謂是收斂固澀、燥濕止瀉之良藥,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治療脾虛泄瀉之目的。

厚脾散中加入山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脾益氣: 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肺、腎經,具有補脾益氣、滋陰養肺、固腎益精的功效。厚脾散旨在健脾益氣,而山藥的補脾益氣作用恰好能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增強整體功效。
  2. 健脾止瀉: 山藥能健脾止瀉,對於脾胃虛弱、食慾不振、腹瀉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厚脾散多用於脾胃虛弱導致的各種症狀,而山藥的健脾止瀉功效則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達到治療目的。

厚脾散中加入白扁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和胃,消暑止瀉:白扁豆性味甘平,入脾胃經,具有健脾和胃、消暑止瀉的功效。厚脾散旨在健脾益氣,治療脾胃虛弱導致的食少、腹瀉等症,而白扁豆能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改善消化吸收,緩解腹瀉症狀,從而協同其他藥物達到治療目的。
  2. 利溼滲溼,消腫止痛:白扁豆還具有利溼滲溼、消腫止痛的作用。厚脾散中常加入其他利溼滲溼的藥物,如茯苓、澤瀉等,白扁豆的加入可以增強利溼效果,從而更有效地治療脾虛溼困導致的水腫、腹脹等症狀。

厚脾散中加入赤石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止瀉固澀: 赤石脂性澀,能收斂止瀉,對於脾胃虛弱、脾氣不固、久瀉不止者,可起到固澀止瀉的作用。

2. 清熱除濕: 赤石脂性寒,兼具清熱除濕之效,可治療脾濕蘊熱、腹瀉腹痛、口渴等症。

厚脾散以赤石脂配伍其他藥物,共同發揮止瀉固澀、清熱除濕的功效,有效改善脾胃虛弱、濕熱蘊結所導致的腹瀉等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厚脾散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劑主治「洩瀉不止」,即現代所謂慢性腹瀉或久瀉不癒之症。其病機多與脾虛失運、腸道滑脫不固有關,臨床表現為大便稀溏、次數頻繁,或兼見食欲不振、乏力等虛象。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藥物性味與歸經

    • 龍骨:甘澀平,入心肝腎經,潛陽斂汗、固澀止瀉。
    • 枯礬:酸澀寒,入肺脾肝經,收斂止血、澀腸止瀉。
    • 米仁(薏苡仁):甘淡微寒,入脾胃肺經,健脾滲濕、止瀉。
    • 山藥:甘平,入脾肺腎經,補脾益氣、固腎澀精。
    • 扁豆:甘微温,入脾胃經,健脾化濕、和中止瀉。
    • 赤石脂:甘酸澀温,入大腸胃經,澀腸止血、生肌斂瘡。
  2. 組方邏輯

    • 固澀為主:龍骨、赤石脂、枯礬三藥均具強力收澀之性,直接針對腸道滑脫、津液流失之病勢,迅速止瀉。
    • 健脾為輔:山藥、扁豆、米仁共奏健脾益氣之效,透過恢復脾臟運化水濕之功,從根本減少濕濁下注導致的腹瀉。
    • 標本兼顧:全方以「急則治標」(澀腸)與「緩則治本」(健脾)相結合,既止瀉救急,又調理脾虛本質。
  3. 治療原理推論

    • 斂腸固脫:龍骨、赤石脂等礦物藥質重下沉,能吸附腸道水分並形成保護層,減少腸蠕動過度,適用於久瀉氣虛下陷者。
    • 健脾除濕:山藥、扁豆補脾,米仁利濕,三者協調可使脾陽得升、水濕得化,從源頭改善腹瀉成因。
    • 寒熱平衡:枯礬性寒,赤石脂性温,二者相反相成,既能清腸中濕熱餘邪,又避免過澀化熱之弊。

三、適用證型推斷
此方較適合「脾虛夾濕、滑脫不禁」之洩瀉,症見:

  • 腹瀉日久,糞質清稀或完全不化。
  • 伴隨食欲差、肢體倦怠、舌淡苔白膩等脾虛濕盛之象。
  • 若屬暴瀉實證(如熱痢初起)或陰虛內熱者,則非其所宜。

傳統服藥法


龍骨、枯礬、米仁、山藥、扁豆、赤石脂。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麻疹大腸激擾綜合症腹瀉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

相同名稱方劑


厚脾散, 出處:《痘疹仁端錄》卷八。 組成:龍骨、枯礬、米仁、山藥、扁豆、赤石脂。 主治:泄瀉不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