滯腸散

ZHI CHANG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寒性指數

38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1%
大腸經 21%
膀胱經 14%
脾經 14%
肺經 14%
心經 7%
腎經 7%
肝經
大腸經
膀胱經
脾經
肺經
心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滯腸散中加入白礬,主要基於其收斂止瀉燥濕止癢的功效。

白礬性寒,味酸澀,入脾、胃經。其收斂作用可止瀉止汗,而燥濕特性則能有效控制腸道內過多的濕氣,減少腹瀉發生。同時,白礬還有清熱解毒之效,能抑制腸道內有害菌的滋生,進一步促進腸道功能恢復。

總而言之,白礬在滯腸散中能有效控制腹瀉症狀,並促進腸道健康,故為方劑中不可或缺的組成藥物。

滯腸散方中含有龍骨,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固澀止瀉:龍骨性微寒,味甘鹹,入脾、腎經。具有收斂固澀、止瀉止汗之效。對於因腸道功能紊亂、滑泄不止引起的腹瀉,龍骨能有效收斂腸道,減少水分流失,達到止瀉目的。
  2. 安神定志:龍骨還具有一定的鎮靜安神作用,可緩解因腸道不適引起的焦慮不安、心神不寧等症狀。對於某些伴有情緒波動的腹瀉患者,龍骨的安神作用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效果。

主治功效


嬰孩小兒腸胃虛寒臟腑久冷,泄瀉不止。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大腸激擾綜合症腹瀉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

相同名稱方劑


滯腸散, 出處:《活幼口議》卷十九。 組成:真鉛粉半兩(炒),白石脂2錢,白礬(枯)2錢,白龍骨1錢。 主治:嬰孩小兒腸胃虛寒,臟腑久冷,泄瀉不止。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