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泄瀉」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4-01-15
名詞介紹
泄瀉,中醫病名。大便稀薄,甚至水樣,次數增多,一般無膿血和里急後重。見《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一。簡稱泄或瀉。大便質薄而勢緩者為泄,大便如水而勢急者為瀉。《奇效良方.泄瀉門》:「泄者,泄露之義,時時溏泄,或作勞愈;瀉者,一時水去如注泄。」由外感六淫,飲食不節,勞倦過度,情志失調,以致脾胃運化失常,或元氣不足,脾腎虛衰所致。根據病因、癥候的不同,分為風泄、寒泄、暑泄、濕泄、熱泄、傷食泄、溢飲滑泄、酒泄、七情瀉、積瘀泄、虛泄、五更泄、滑泄、溏泄、飧泄、直腸泄、大腸泄等,詳見各條。
泄瀉的病因病機
泄瀉的病因主要有外感六淫、飲食不節、勞倦過度、情志失調等。外感六淫,其中風寒、暑濕、燥熱等可引起泄瀉。飲食不節,過食生冷、油膩、辛辣等食物,可損傷脾胃,導致泄瀉。勞倦過度,過度勞累,可耗傷氣血,損傷脾胃,導致泄瀉。情志失調,如長期憂思、悲傷、恐懼等,可導致肝氣鬱結,脾失健運,導致泄瀉。
泄瀉的臨床表現
泄瀉的主要臨床表現是大便稀薄,甚至水樣,次數增多,一般無膿血和里急後重。此外,還可伴有腹痛、腹脹、食欲不振、噁心、嘔吐等症狀。
泄瀉的診斷與鑑別診斷
泄瀉的診斷主要根據大便稀薄、次數增多,以及伴有腹痛、腹脹、食欲不振、噁心、嘔吐等症狀。此外,還可根據病史、體征、實驗室檢查等進行鑑別診斷。
泄瀉的治療
泄瀉的治療以調理脾胃、止瀉止痛為主。可根據病因、癥候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法。
外感六淫所致的泄瀉,可用辛溫解表、健脾和胃的藥物治療,如麻黃湯、桂枝湯等。
飲食不節所致的泄瀉,可用健脾和胃、止瀉止痛的藥物治療,如香砂六君丸、保和丸等。
勞倦過度所致的泄瀉,可用養陰益氣、健脾和胃的藥物治療,如玉屏風散、參苓白朮散等。
情志失調所致的泄瀉,可用疏肝理氣、健脾和胃的藥物治療,如柴胡疏肝散、逍遙散等。
泄瀉的預防
泄瀉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 飲食宜清淡,不宜過食生冷、油膩、辛辣等食物。
- 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
- 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激動。
- 注意個人衛生,防止外感六淫。
泄瀉是中醫常見病,病因病機複雜,臨床表現多樣,治療方法也各不相同。因此,在治療泄瀉時,應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辨證施治,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