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琥珀清金散中加入琥珀,主要源於其以下兩大藥性:
1. 鎮驚安神:琥珀性甘平,入心經,具有鎮驚安神之效。對於因熱邪上擾所致的驚悸不安、失眠多夢等症狀,琥珀能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配合其他清熱解毒的藥物,可使療效更佳。
2. 豁痰開竅:琥珀性燥,能開竅豁痰。對於痰熱壅盛所致的咳嗽痰多、胸悶氣短等症狀,琥珀能起到化痰開竅的作用,配合其他清熱化痰的藥物,可使痰液易於排出,達到通暢氣道的效果。
琥珀清金散中加入川貝母,主要考量其潤肺止咳、清熱化痰的功效。川貝母性寒味甘,入肺經,能清肺熱、化痰止咳,對於風熱犯肺、咳嗽痰多、胸悶氣喘等症狀具有顯著療效。
琥珀清金散通常用於治療風熱咳嗽、痰多黃稠、咽喉腫痛等病症,而川貝母的清熱化痰、潤肺止咳功效能有效緩解這些症狀,與方劑其他藥物相輔相成,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琥珀清金散中加入茯苓,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化濕,利水滲濕: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滲濕利水之功效。琥珀清金散主治風寒濕邪侵襲所致的咳嗽、痰多、胸悶等症,而茯苓可健脾化濕,利水滲濕,使痰液易於排出,緩解胸悶,配合其他藥物共同奏效。
- 助琥珀清熱解毒: 茯苓性平,有助於緩解琥珀的燥性,避免過於燥烈,同時還能幫助琥珀清熱解毒,增強藥效。
琥珀清金散中加入百合,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潤肺: 百合味甘性微寒,具有清熱潤肺、止咳化痰的功效。琥珀清金散主要針對熱邪犯肺,肺氣不宣所致的咳嗽、痰多等症狀,百合的清熱潤肺作用可以緩解肺熱,減少痰液分泌,幫助化解痰濁。
- 滋陰養肺: 百合性偏滋陰,能滋養肺陰,緩解肺熱耗傷津液所致的口乾舌燥、咽喉腫痛等症狀。琥珀清金散中加入百合,可以起到滋陰潤燥,保護肺部的作用,使藥效更加全面。
琥珀清金散中加入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燥濕化痰:半夏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琥珀清金散主治風寒犯肺、痰濁阻絡之症,半夏可化解痰濕,幫助藥物更好地宣肺止咳、清熱解毒。
- 降逆止嘔:半夏還可降逆止嘔,對於因痰濕阻滯所致的咳嗽、嘔吐等症狀,有緩解作用。琥珀清金散中含有其他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的藥物,但若痰濕阻滯嚴重,會影響藥物向下運行,半夏的降逆止嘔作用可以改善藥物療效。
琥珀清金散中添加天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清熱潤肺:天門冬味甘性寒,具有清熱潤肺、生津止渴的功效。琥珀清金散主治肺熱咳嗽,天門冬可清泄肺熱,緩解燥熱咳嗽,同時滋養肺陰,防止肺燥津傷。
- 降火解毒:天門冬還具有降火解毒的作用。琥珀清金散中常含有其他清熱解毒藥物,天門冬可配合這些藥物,增強清熱解毒之效,並緩解藥物對胃腸的刺激。
總體而言,天門冬在琥珀清金散中起到清熱潤肺、降火解毒的作用,有助於更全面地治療肺熱咳嗽。
琥珀清金散中包含知母,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瀉火:知母味苦性寒,入肺、腎經,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之功效。琥珀清金散主治熱病傷陰、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等症,知母可清肺熱、降虛火,改善患者的口渴、咽乾等症狀。
- 滋陰潤肺:知母能滋陰潤肺,與方中其他藥物如貝母、杏仁等共同作用,緩解肺燥咳嗽、氣喘等症狀,有助於恢復肺部的正常功能。
知母在琥珀清金散中發揮重要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共同清熱解毒、滋陰潤肺,有效改善患者的熱病症狀,達到治療目的。
琥珀清金散中包含石膏,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 石膏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解毒生津的功效。琥珀清金散主治熱毒壅盛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齒齦腫痛等症,石膏可清解肺胃之熱,並能降低體溫,緩解炎症反應。
- 止痛消腫: 石膏能收斂止痛,並能消散熱毒引發的腫脹。琥珀清金散中加入石膏,可以有效抑制炎症反應,減輕咽喉腫痛等症狀,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琥珀清金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咳嗽日久,時吐痰涎,胸逆氣滯,倦怠,小便不利」,屬肺氣壅滯、痰熱膠結之證。其核心病機在於:
- 肺熱痰阻:久咳傷肺,鬱而化熱,煉液成痰,故見痰涎黏滯、胸悶氣逆。
- 氣陰兩傷:咳嗽日久耗氣傷陰,致倦怠乏力;肺失宣降,水道失調,故小便不利。
- 上盛下虛:痰熱上壅於肺,而肺氣不降,影響膀胱氣化,形成上實下虛之勢。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本方以清肺化痰、降氣利水為主,兼顧養陰潤燥,組方層次分明:
君藥
- 血琥珀(1錢):
性平,入心、肝、膀胱經,既能化瘀通淋以利小便,又能鎮靜安神,緩解咳嗽所致胸悶氣逆。其利水作用助肺氣肅降,從下焦分消痰熱。
臣藥
- 石膏(6錢)、京知母(5錢):
二藥配伍為「白虎湯」核心,專清肺胃實熱。石膏辛寒,直折上焦火熱;知母苦潤,清熱兼滋陰,針對痰熱壅肺之口渴、痰黏。 - 川貝母(1錢)、法夏(1錢):
川貝潤肺化痰,法夏燥濕降逆,一潤一燥,共化黏滯痰涎,開泄肺氣。
佐使藥
- 百合(1錢)、天冬(1錢):
養肺陰、清虛熱,防痰熱久蘊耗傷陰液,尤適久咳陰傷者。 - 茯苓(1錢):
健脾滲濕,既助化痰,又協琥珀利水,導痰濕從小便出,體現「治痰必利水」思路。
整體方義
此方結合清熱、化痰、降氣、利水、養陰五法:
- 清降肺熱(石膏、知母)直折火勢,釜底抽薪;
- 化痰開結(貝母、法夏)疏通肺絡,恢復氣機;
- 利水通淋(琥珀、茯苓)引熱下行,給邪出路;
- 潤養肺陰(百合、天冬)扶正防復,標本兼顧。
全方側重「通利」與「潤燥」平衡,適用於痰熱交阻、肺失宣降之實中夾虛證,尤以咳痰黏滯、胸悶尿少為辨證關鍵。
傳統服藥法
血琥珀1錢,川貝母1錢,茯苓1錢,百合1錢,法夏1錢,天冬1錢,京知母5錢,石膏6錢。
止嗽化痰,清肺降逆。
上為極細末。
成人每服1錢,小兒每服1分,開水送下。
忌辛辣發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性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 本方含有石膏,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琥珀清金散,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沈陽方)。 組成:血琥珀1錢,川貝母1錢,茯苓1錢,百合1錢,法夏1錢,天冬1錢,京知母5錢,石膏6錢。 主治:止嗽化痰,清肺降逆。主治:咳嗽日久,時吐痰涎,胸逆氣滯,倦怠,小便不利。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