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四味萸連丸中包含黃連,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 清熱瀉火,燥濕止瀉:黃連性寒味苦,入心、胃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瀉之效。方中以萸肉、吳茱萸等辛溫之品溫中散寒,但同時也易於引發內熱,因此加入黃連以清熱瀉火,防止熱勢亢盛,並協調整體藥性,使藥效更為平衡。
- 抑菌止瀉:黃連具有抑菌作用,能抑制腸道內致病菌的繁殖,有助於緩解腹瀉症狀。而四味萸連丸主治濕熱下注所致的腹瀉,因此黃連的抑菌作用能進一步增強藥效,達到治療目的。
四味萸連丸中含有吳茱萸,主要原因是其具有溫中散寒、止痛止嘔的功效。
吳茱萸性溫,味辛苦,入肝、脾、胃經,能溫經散寒,尤其擅長溫中散寒止痛,對於寒邪客胃,胃脘冷痛,嘔吐腹痛,以及寒凝血瘀導致的經絡痹痛等症,都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因此,在四味萸連丸中,吳茱萸與其他藥物配伍,共同發揮溫中散寒、止痛止嘔的效果,達到治療寒邪客胃,胃脘冷痛,嘔吐腹痛等症的目的。
四味萸連丸中加入桃仁,主要是為了活血化瘀、消散癥結。
桃仁性味苦甘,微溫,入心、肺、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潤腸通便的作用。在四味萸連丸中,桃仁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能改善血流通暢,消除瘀血,進而達到治療血瘀氣滯、經絡不通等症狀的效果。同時,桃仁也能潤腸通便,有助於促進藥物吸收和療效發揮。
四味萸連丸中加入陳皮,主要源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理氣健脾: 陳皮性溫,味辛、苦,入脾、肺經,能理氣健脾,燥濕化痰。方中加入陳皮,可助於緩解脾胃氣滯,促進消化吸收,進而增強整體療效。
- 調和藥性: 方中萸肉、吳茱萸等藥性較烈,而陳皮性溫和,可起到調和藥性,緩解其燥烈之性,避免對脾胃造成過度刺激,使藥物更易於被人體吸收利用。
四味萸連丸中加入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降逆止嘔: 半夏味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降逆止嘔的功效。萸連丸主治脾胃虛寒,嘔吐泄瀉,半夏可降逆止嘔,緩解脾胃不和所致的嘔吐症狀。
- 燥溼化痰: 半夏還具有燥溼化痰的作用。萸連丸中其他藥材如吳茱萸、生薑等,皆有溫中散寒、止嘔的作用,但可能導致痰液黏稠不易排出。半夏加入後,可燥溼化痰,幫助痰液排出,增強療效。
綜上,半夏的加入,不僅可以緩解嘔吐症狀,還能化痰止咳,協同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治療脾胃虛寒、嘔吐泄瀉的功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 四味萸連丸
組成:
- 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吳茱萸: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
- 桃仁:調經、活血化瘀、通便、止咳化痰、清熱瀉火
-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 半夏: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
功效:
- 痰火挾瘀,吞酸:痰液、火氣和瘀血相挾,導致吞酸嘔吐。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半夏:性溫,味辛,歸肺、脾經。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黃連:味苦,性寒,歸心、小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等症狀。
桃仁:性溫味苦,歸肝經,具有調經、活血化瘀、通便、止咳化痰、清熱瀉火等功效。其能改善經期不調、經血量少或過多、經期疼痛等病症,緩解腸燥、促進消化道分泌,加速腸道排放,促進呼吸道分泌物分泌,擴張呼吸道,降低咳嗽氣喘。
吳茱萸:具有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五種傳統代功效。吳茱萸辛散苦泄,性熱祛寒,能散肝經之寒邪,解肝氣之鬱滯,溫經散寒,溫脾益腎、助陽止瀉。吳茱萸還能溫中散寒,降逆止嘔,調中止瀉、散寒止痛,溫中散寒、降逆止嘔、止痛。
總結: 中藥方劑「 四味萸連丸 」,具有痰火挾瘀,吞酸:痰液、火氣和瘀血相挾,導致吞酸嘔吐的功效。其組成包括黃連,吳茱萸,桃仁,陳皮,半夏等中藥,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調經、活血化瘀、止咳化痰、理氣行氣等多種功效。
傳統服藥法
黃連1兩,吳萸1錢,桃仁24枚,陳皮5錢,半夏1兩半。上為末,神曲糊丸,如綠豆大。
每服100丸,生薑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以痰火挾瘀,吞酸為主症。若無痰火挾瘀,吞酸者,不宜使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四味萸連丸, 出處:《醫學入門》卷七。 組成:黃連1兩,吳萸1錢,桃仁24枚,陳皮5錢,半夏1兩半。 主治:痰火挾瘀,吞酸。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