癒風丸

YU FENG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16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3%
肝經 18%
肺經 13%
膀胱經 10%
胃經 10%
心經 7%
脾經 6%
大腸經 6%
心包經 1%
三焦經 1%
腎經
肝經
肺經
膀胱經
胃經
心經
脾經
大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癒風丸中包含牽牛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瀉下通便,驅除風邪: 牽牛子性寒,味苦,具有瀉下通便、消腫散結的功效。風邪入體,常導致氣機阻滯,不通則痛,牽牛子可促進腸道蠕動,排出體內毒素,使氣血流通,達到驅除風邪的目的。
  2. 消腫止痛,緩解疼痛: 牽牛子亦具消腫止痛之效,可緩解風邪引起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

總而言之,牽牛子在癒風丸中起到瀉下通便、驅除風邪,消腫止痛的作用,有助於緩解風濕痹痛等病症。

根據傳統中醫理論,癒風丸是一種用於治療風濕痹痛、肢節疼痛等症狀的中藥方劑。其組成成分中包含虎骨,主要取其強筋壯骨、袪風除濕之效。在古時中醫學說中,認為「以形補形」,虎骨因其來源動物活動力強大、骨骼結實,故被認為具有補腎壯骨、活絡筋脈的作用。

虎骨在古代方劑中的應用,反映了人們對自然界的崇敬以及對動物藥材功效的認知。然而,現代由於野生老虎瀕臨滅絕及國際保護條約的限制,已禁止使用虎骨作為藥材。當代中醫多採用其他替代品如狗骨、牛骨或鹿骨等,或利用現代藥理學研究成果,選用有效成分相似的藥材來取代虎骨,以達到同樣療效,同時兼顧生態保護與永續發展的理念。

癒風丸方劑中加入梔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梔子味苦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風熱入絡,常伴有紅腫熱痛,甚至出血。梔子能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緩解局部炎症,促進傷口癒合。
  2.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梔子入肝經,能疏肝理氣,行氣止痛。風濕痹痛,常伴有肝氣鬱結,氣血運行不暢。梔子疏肝理氣,可改善氣血循環,減輕疼痛。

因此,癒風丸方劑中加入梔子,可有效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疏肝理氣,行氣止痛,達到治療風濕痹痛的效果。

癒風丸中加入菊花,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疏風散熱: 菊花性涼,味甘苦,具有清熱解毒、疏風散熱的功效。對於風熱引起的頭痛、目赤、口渴、咽痛等症狀,菊花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2. 平肝明目,清肝火: 菊花入肝經,具有平肝明目的功效,能清肝火,改善眼睛疲勞、視力模糊等問題。

因此,癒風丸中加入菊花,可以幫助清熱解毒,疏風散熱,平肝明目,達到治療風熱所致的各種症狀的目的。

癒風丸中添加當歸,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活血化瘀: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其藥性具有活血化瘀、補血調經之效,可改善風寒濕邪所致的經絡瘀阻,緩解疼痛及麻木等症狀。
  2. 補血養血:當歸能補益氣血,改善因風寒濕邪侵襲導致的氣血虛弱,從而增強機體抵抗力,促進傷口癒合,恢復身體機能。

因此,當歸在癒風丸中發揮著活血化瘀、補血養血的雙重作用,有助於改善風寒濕邪引起的痺痛、麻木等症狀,促進傷口癒合,恢復身體健康。

癒風丸中包含骨碎補,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點功效:

一、 補腎壯骨: 骨碎補性溫,味甘苦,入肝、腎經。其能補腎壯骨,強筋健骨,對於風寒濕邪侵襲所致的腰膝酸軟、筋骨疼痛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二、 活血止痛: 骨碎補亦有活血止痛之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營養供應,從而緩解疼痛。對於風濕性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等疾病引起的疼痛,亦能起到一定的療效。

癒風丸中加入白芥子,主要有兩個原因:

  1. 溫經散寒,祛風止痛: 白芥子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具有溫經散寒、祛風止痛的功效。對於風寒濕邪所致的痺痛、麻木、肢體不靈等症,白芥子能有效驅散寒邪,解除痺痛,改善肢體功能。
  2. 通絡活血,消腫止痛: 白芥子亦能通經活絡,促進血液循環,消腫止痛。這對於風寒濕邪所致的關節疼痛、腫脹,白芥子能夠溫通經絡,改善血液循環,緩解疼痛腫脹。

因此,白芥子在癒風丸中能起到溫經散寒、祛風止痛、通絡活血、消腫止痛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治療風寒濕邪所致痺痛的效果。

「癒風丸」方劑中包含「地龍」,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通經活絡,行血止痛: 地龍性寒,入肝經,具有通經活絡、行血止痛的功效,能有效疏通經絡,改善因風寒濕邪阻滯所致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
  2.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地龍亦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效,能有效消除因風熱毒邪侵襲所致的發熱、紅腫等症狀,並可改善血瘀所致的瘀血腫痛。

因此,地龍在「癒風丸」方劑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能有效治療因風邪侵襲所致的各種疾病,如風濕痺痛、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

中藥方劑[癒風丸]的組成中,包含[硇砂],因為硇砂具有良好的解毒和消腫作用。硇砂能夠有效清除體內的毒素,並且對於減少腫脹和改善由炎症引起的不適有良好的效果。這使得[癒風丸]在清除毒素和消腫方面更加有效,提升方劑的療效。

癒風丸中包含川牛膝,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通絡,祛風止痛:川牛膝性溫,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絡、消腫止痛的功效。風濕痺痛常因氣血瘀阻、經絡不通所致,川牛膝能活血通絡,促進氣血運行,緩解疼痛,達到祛風止痛的效果。
  2. 補肝腎,強筋骨:川牛膝能補益肝腎,使肝腎之精氣充盈,從而強筋健骨,改善風濕痺痛引起的肢體酸軟、乏力等症狀。

癒風丸中加入肉蓯蓉,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性:

  1. 補腎壯陽,益精血: 肉蓯蓉性溫,味甘鹹,入腎經,具有補腎壯陽、益精血的功效。風濕痹痛多由腎虛、氣血虧虛所致,肉蓯蓉可補益腎氣,改善氣血運行,從而達到祛風止痛的效果。
  2. 潤腸通便,利關節: 肉蓯蓉亦能潤腸通便,有利於疏通經絡,改善關節活動。風濕痹痛常伴有肢體麻木、屈伸不利等症狀,肉蓯蓉可改善血液循環,緩解關節疼痛和僵硬。

因此,癒風丸中加入肉蓯蓉,旨在通過補腎壯陽、益精血和潤腸通便等作用,達到祛風止痛,改善風濕痹痛症狀的效果。

癒風丸中加入麻黃,主要基於其發散風寒宣肺止咳的功效。

麻黃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的功效。在癒風丸中,麻黃與其他藥材配合,可以有效地驅散體內風寒改善風寒所致的關節疼痛、肌肉痠痛、鼻塞流涕等症狀。同時,麻黃還能宣通肺氣緩解因風寒引起的咳嗽、氣喘

因此,麻黃在癒風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有助於治療風寒痹痛改善患者的整體狀態

「癒風丸」方劑中包含「自然銅」,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通經絡,活血化瘀: 自然銅性寒,入肝經,具有通經活絡、散瘀止痛的功效。風濕痹痛多因寒邪侵襲、氣血凝滯所致,自然銅可通過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2. 抗炎消腫,止癢止痛: 自然銅亦具有抗炎消腫、止癢止痛的作用。風濕痹痛常伴有局部紅腫、疼痛、瘙癢等症狀,自然銅可抑制炎症反應,減輕腫脹,緩解疼痛和瘙癢。

癒風丸中加入萆薢,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一、祛風濕止痛:萆薢性溫,味甘辛,入肝、脾經,具有祛風濕、利水消腫、通絡止痛的功效。其可有效改善風濕痹痛、關節腫脹、筋骨痠痛等症狀,與癒風丸的祛風除濕、止痛功效相輔相成。

二、利水消腫:萆薢具有利水消腫之效,可促進體內水液代謝,緩解因風濕引起的肢體水腫,進一步減輕患者的痛苦,有助於整體療效的提升。

癒風丸中包含地骨皮,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涼血退熱的功效。地骨皮性寒,味甘,入肺、肝經,具有清肺熱、涼血止血、降血糖等作用。

對於風熱引起的發熱、口渴、咽喉腫痛等症狀,地骨皮能有效清熱解毒,緩解病症。此外,地骨皮還能涼血止血,對於風熱引起的皮膚瘙癢、紅腫等症狀亦有緩解作用。因此,地骨皮是癒風丸中不可或缺的藥材,其清熱解毒、涼血退熱的功效,有助於治療風熱引起的疾病。

癒風丸中包含烏頭,乃因其具有強烈的祛風除濕、散寒止痛之效。

烏頭性溫,味辛,入心、肺、肝經,其藥性猛烈,能溫經散寒,祛風止痛,對於風寒濕邪所致的疼痛,如風寒痹痛、腰腿疼痛、跌打損傷等,具有較好的療效。

然而,烏頭毒性較強,使用需謹慎,需在醫師指導下服用,不可自行使用。

癒風丸中加入胡蘆巴,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濕、止疼痛:胡蘆巴性溫,味甘苦,具有祛風濕、止疼痛的功效。其能溫經通絡,散寒除濕,對於風溼痹痛、關節疼痛等症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2. 活血化瘀:胡蘆巴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從而減輕疼痛、腫脹等症狀。

因此,在癒風丸中加入胡蘆巴,可有效增強方劑的祛風濕、止疼痛、活血化瘀功效,提升整體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癒風丸:中藥方劑治療中風的良方

組成:

  • 麻黃: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
  • 白芥子:溫補陽氣、溫化寒痰、補益脾胃、行氣通絡、利水消腫。
  • 萆薢:祛風除濕、活絡止痛、利水滲濕、利尿、解毒。
  • 牛膝: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地骨皮:清虛熱、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止血。
  • 地龍:平肝息風、祛風濕、止痛、清熱瀉火、清熱利尿、止咳平喘、通經絡。
  • 骨碎補:補腎強骨、活血止血、通經活絡。
  • 虎骨:強筋健骨、舒筋活絡、補腎壯陽、活絡止痛、續筋接骨、安神益智。
  • 菊花:清熱解毒、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散風熱、止咳化痰、解毒、清肝明目、平肝息風、安神。
  • 牽牛子:瀉下、利水滲濕、驅蟲殺蟲。
  • 肉蓯蓉: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道。
  • 梔子: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
  • 自然銅:活血化瘀、接骨、排膿。
  • 烏頭: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
  • 胡蘆巴:補腎壯陽、益精血、清熱解毒、利尿通淋。

主治功效:

中風。

總結:

癒風丸是中藥方劑中治療中風的常用方劑之一,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該方劑組成複雜,含有16味中藥,主要成分包括麻黃、白芥子、萆薢、牛膝、當歸、地骨皮、地龍、骨碎補、虎骨、菊花、牽牛子、肉蓯蓉、梔子、自然銅、烏頭和胡蘆巴。這些中藥具有多種藥理作用,可以有效緩解中風引起的各種症狀,如頭痛、眩暈、肢體麻木、半身不遂、言語不利等。癒風丸的用法用量應遵醫囑,一般為每日1次,每次1丸,用溫開水送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癒風丸具有祛風散寒、活血通絡的功效,但是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體虛者慎用。

相關疾病


痲風 [漢生氏病]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癒風丸,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二。 組成:天麻(去苗)1兩,白附子(炮)1兩,羌活(去蘆頭)1兩,天南星(炮)1兩,川芎1兩,細辛(去葉土)1兩,香白芷1兩,檳榔子1兩,白蒺藜(微炒,去刺)2錢半,肉桂(去粗皮)7錢半,半夏(湯洗7次)7錢半,陳橘皮(去白)7錢半。 主治:風運氣滯,頭目不清,痰多上壅。

癒風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十八。 組成:白牽牛(半生半炒)1兩,虎骨(炙,醋淬)1兩,山梔子仁半兩,甘菊花半兩,當歸(切,焙)半兩,骨碎補半兩,白芥子半兩,草烏頭3兩(納1兩于童子小便內浸3日,餘2兩以桑柴燒爲灰),地龍(去土)1分,硇砂(研)1分,牛膝(酒浸,切焙)1兩,肉蓯蓉(酒浸,切焙)1兩,麻黃(去根節)1兩,自然銅(煅,醋淬7遍)1兩,萆薢1兩,地骨皮1兩,烏頭(炮裂,去皮臍)半兩,楓香脂(炒)半兩,胡蘆巴(炒)半兩。 主治:大風疾。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