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邪湯

QU XIE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1%
胃經 18%
肝經 14%
肺經 10%
心包經 9%
三焦經 9%
膽經 9%
膀胱經 4%
心經 2%
脾經
胃經
肝經
肺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膽經
膀胱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驅邪湯中包含柴胡,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疏肝解鬱,升舉陽氣:柴胡具有疏肝解鬱、升舉陽氣之效,對於外邪入侵,導致肝氣鬱結、氣機不暢,或陽氣不足、氣虛下陷等情況,柴胡能起到疏解肝鬱、升舉陽氣,幫助驅除外邪的作用。
  2.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驅邪湯中其他藥物如黃芩、梔子等,具有清熱解毒、瀉火除煩的功效,柴胡與之配合,能夠協同作用,增強驅除外邪、清熱解毒的功效,達到治療目的。

驅邪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原因有二:

  1. 健脾益氣: 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效。驅邪湯多用於治療外感風寒、濕邪入侵所致的疾病,而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白朮健脾益氣,可以增強機體抵抗力,有助於驅除邪氣。
  2. 固表止汗: 白朮還有固表止汗的作用。驅邪湯中常加入一些發汗解表藥物,而白朮則能防止發汗過度,避免汗出過多而耗傷正氣,有助於邪氣的排出。

驅邪湯中加入葛根,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解肌退熱:葛根性寒涼,入肺經,具有解肌發表、透疹退熱之功效,能疏散風熱邪氣,對於外感風熱所致的發熱、頭痛、惡寒等症狀有緩解作用。
  2. 升陽解表:葛根具有升陽解表之效,能扶助陽氣,驅散表邪,對於風寒感冒引起的畏寒、無汗、鼻塞、流清涕等症狀也具有一定的療效。

因此,驅邪湯中加入葛根,可有效地解表退熱,驅散外邪,緩解感冒等症狀。

驅邪湯中使用蒼朮,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燥濕健脾: 蒼朮味辛性溫,具有燥濕健脾之效,可祛除體內濕邪,改善脾胃運化功能。驅邪湯多用於治療外感濕邪所致的疾病,如風寒濕痺、脾胃濕阻等,蒼朮能有效祛除濕邪,恢復脾胃功能,從而達到驅邪的目的。
  2. 升陽散寒: 蒼朮性溫,能升散陽氣,溫經散寒,可改善因濕邪侵襲導致的寒凝氣滯、四肢厥冷等症狀。對於驅邪湯治療的寒濕痺證,蒼朮能溫經散寒,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驅邪湯中加入陳皮,主要原因有二:

  1. 理氣和胃: 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行氣解鬱、燥濕化痰之功效。驅邪湯往往用於治療外感風寒、痰濕阻肺等病症,陳皮可以疏肝理氣,化解痰濕,幫助藥物更好地發揮療效。
  2. 調和藥性: 陳皮性溫,可以緩解其他藥物的寒性,使藥性更平和,避免對脾胃造成負擔。同時,陳皮的香味可以增加藥物的口感,使病人更容易接受。

驅邪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驅邪湯常以辛溫藥物為主,用以驅除外邪,但過於辛溫易傷正氣。甘草性甘平,味甘而潤,能緩和藥性,避免辛溫藥物過於燥烈,避免傷及正氣,使藥效更溫和,更利於恢復健康。
  2. 增強藥效: 甘草具備補脾益氣、緩急止痛、解毒生津的功效,可輔助其他藥物發揮更佳的療效,例如,與辛溫藥物配伍,能增強驅邪功效,與清熱藥物配伍,能減輕藥物的苦寒之性,使藥效更顯著。

主治功效


驅邪湯

組成

  • 柴胡10g
  • 白朮9g
  • 葛根12g
  • 蒼朮9g
  • 陳皮6g
  • 甘草6g

功效

  • 濕熱交蒸,邪生於夏。

主治

  • 濕熱交蒸,邪生於夏,發熱、頭痛、身重、肢體痠痛、苔黃膩、脈濡數。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 甘草: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白朮: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 蒼朮:蒼朮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等功效。
  • 柴胡:柴胡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等功效。
  • 陳皮: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 葛根:葛根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止血、生津止渴、解酒毒、透疹、止瀉和清熱解毒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驅邪湯」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滲濕、健脾胃、疏肝解鬱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濕熱交蒸、邪生於夏所引起的發熱、頭痛、身重、肢體痠痛、苔黃膩、脈濡數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麻黃、桂枝、杏仁、甘草、防風、羌活、獨活、川芎、藁本、柴胡、家葛、白芷、升麻。
加生薑、薄荷,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發汗解表的作用,因此不宜在感冒初期使用,以免加重病情。

相關疾病


瘧疾脖子頸項酸痛頸部連及背部筋脈肌肉強直

相同名稱方劑


驅邪湯, 出處:《東醫寶鑑》卷七引《必用》。 組成:柴胡2錢,白朮1錢半,乾葛1錢3分,蒼朮1錢,陳皮7分,甘草5分。 主治:瘧疾。

驅邪湯, 出處:《準繩·類方》卷四引《會編》。 組成:麻黃、桂枝、杏仁、甘草、防風、羌活、獨活、川芎、藁本、柴胡、家葛、白芷、升麻。 主治:風寒頸項強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