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犀角丸

WU XI JIAO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0%
肝經 15%
腎經 15%
膀胱經 14%
心經 9%
胃經 6%
脾經 6%
大腸經 6%
膽經 3%
心包經 3%
肺經
肝經
腎經
膀胱經
心經
胃經
脾經
大腸經
膽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烏犀角丸」方劑中包含「犀角」,主要原因如下:

  1. 傳統觀念: 古代醫學認為犀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可治療熱病、神志不清、吐血、衄血等症狀。因此,犀角被視為治療熱症的珍貴藥材,並被廣泛應用於各種方劑之中。
  2. 藥性偏寒: 犀角性寒,味苦鹹,入心、肝、胃經。其寒涼之性可有效降低體內熱度,達到清熱解毒的效果。而其苦鹹之味可促進血液循環,達到涼血止血的目的。

然而,隨著現代科學發展,犀角的藥用價值已被證偽,且犀牛面臨滅絕危機。因此,使用犀角為藥材已成為違法行為,應改用其他藥材替代。

烏犀角丸中加入防風,主要是基於其解表散風之功效。防風性味辛溫,入肺、膀胱經,具有祛風解表、止痛止癢之效。

方中犀角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但其性寒,易傷陽氣。防風則可溫陽散寒,與犀角相配,能緩解其寒涼之性,使藥力溫和,更易於被機體吸收。同時,防風可助犀角疏散風邪,提高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烏犀角丸方劑中包含羌活,其原因主要為:

  1. 疏散風寒,解表止痛:羌活性溫,味辛,歸膀胱、肝經,具有疏散風寒、解表止痛的功效。烏犀角丸多用於治療外感風寒所致的頭痛、鼻塞、發熱等症狀,羌活在此可發揮疏風散寒、解表止痛的作用,配合犀角清熱解毒,共奏清熱解毒、疏風止痛之效。
  2. 宣通鼻竅,利咽止痛:羌活亦有宣通鼻竅、利咽止痛之效,可改善風寒所致的鼻塞、咽痛等症狀。烏犀角丸中加入羌活,有助於增強其通竅止痛之效,使藥效更為全面。

烏犀角丸中包含麻黃,其主要原因如下:

  1. 疏風散寒: 麻黃性溫,具有發汗解表之功,可散寒解表,宣肺通竅,用於治療外感風寒,鼻塞流涕等症狀。烏犀角丸常用於治療外感風寒引起的鼻塞、流涕、頭痛等症,麻黃的加入可起到疏風散寒,緩解鼻塞的作用。
  2. 宣肺止咳: 麻黃能夠宣肺利氣,止咳化痰,對於風寒咳嗽,痰多粘稠等症有較好的療效。烏犀角丸中可能加入麻黃,以增強宣肺止咳的作用,緩解因風寒引起的咳嗽症狀。

烏犀角丸方劑中包含獨活,主要原因在於獨活具有以下特性:

  1. 祛風濕、通經絡:獨活善於祛除風寒濕邪,並能通暢經絡,對於因風寒濕邪入侵所致的關節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烏犀角丸本身也具備祛風解毒、清熱解表的功效,與獨活的功效相輔相成。
  2. 配合犀角:獨活與犀角在治療外感熱病方面具有協同作用。犀角清熱解毒、涼血止血,而獨活則可疏散風寒濕邪,共同達到清熱解表、祛風止痛的功效。

因此,烏犀角丸方劑中加入獨活,有助於增強整體藥效,更好地治療相關疾病。

烏犀角丸方劑中包含赤箭,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赤箭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犀角本身亦有清熱解毒之效,赤箭的加入可增強此功效,共同針對熱毒所致的疾病,如瘡瘍腫毒、熱病神昏等。
  2. 活血化瘀:赤箭還具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血液供應,有助於消散瘀血,配合犀角的清熱解毒作用,可更有效地治療熱毒瘀滯所致的病症。

總之,赤箭的加入,可與犀角相互協同,共同發揮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進一步提升烏犀角丸的治療效果。

烏犀角丸方中加入羚羊角,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藥性相輔相成:犀角與羚羊角均屬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藥,但犀角偏於清熱解毒、涼血止血,而羚羊角則偏於清熱解毒、豁痰開竅。二者合用,可相輔相成,增強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效,並可兼具豁痰開竅之功。
  2. 替代使用:由於犀牛角已被列為瀕危物種,其使用受到嚴格管制,而羚羊角具有相似的藥理作用,可以作為犀角的替代品。將羚羊角納入烏犀角丸方,既可保留原方藥效,又可符合現代保護動物的理念。

烏犀角丸方中加入川芎,主要考量其以下兩方面作用:

  1. 活血化瘀: 川芎性溫,味辛,入肝、膽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與犀角共用,可增強其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有助於治療熱毒入血、瘀血阻滯所致的各種病症。
  2. 疏散風熱: 川芎亦具疏散風熱的功效,可輔助犀角清熱解毒,並能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藥力迅速到達病竈,提高療效。

烏犀角丸方劑中加入秦艽,是基於其 清熱解毒祛風濕 的功效。

秦艽性寒,味苦,歸肝、膽經,具有清熱解毒、祛風濕、止痛的功效。犀角本身亦具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效,二者相配,可加強清熱解毒之力,並可有效緩解因風濕、熱毒引起的各種疼痛。

此外,秦艽還可 疏通經絡,有助於藥物更有效地發揮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烏犀角丸方劑中加入天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潤燥:天門冬性寒味甘,入肺、腎經,具有滋陰潤肺、生津止渴的功效。烏犀角性寒,擅長清熱解毒,但可能造成陰液虧損。天門冬的滋陰作用可緩解烏犀角的燥性,避免其過度耗傷陰液。
  2. 配伍增效:天門冬與烏犀角相配伍,可增強清熱解毒、滋陰潤燥的功效,使藥效更加全面。例如,烏犀角善治熱毒瘡瘍,而天門冬可滋陰生津,防止瘡瘍因熱毒過盛而耗傷津液,促進傷口癒合。

烏犀角丸方劑中包含桑寄生,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補肝腎、強筋骨: 桑寄生性味甘平,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濕的功效。烏犀角丸主要用於治療肝腎不足、筋骨酸軟、風濕痺痛等症,桑寄生能起到輔助作用,加強藥效。
  2. 引藥入肝腎: 烏犀角丸中犀角性寒,入心經,而桑寄生性平,入肝腎經,二者合用,可引藥入肝腎,更有效地治療肝腎虛損所致的病症。

總之,桑寄生在烏犀角丸方劑中起到補肝腎、強筋骨、引藥入肝腎的作用,能更好地發揮藥效,治療相關疾病。

烏犀角丸方劑中加入阿膠,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滋陰補血:阿膠具有滋陰補血、潤燥止渴的功效,可緩解犀角的寒涼之性,避免過於寒涼傷脾胃。
  2. 固本培元:阿膠能補益氣血,與犀角相輔相成,增強其清熱解毒的效力,使藥效更持久,並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體質。

此外,阿膠的膠質能與犀角的藥性相配合,形成緩釋作用,使藥效更持久,且不易損傷脾胃。

烏犀角丸中加入火麻仁,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潤燥:火麻仁性寒滑,具有清熱潤燥、滑腸通便之效,可緩解犀角清熱解毒後可能造成的燥熱傷津。
  2. 滋陰補腎:火麻仁亦能滋陰補腎,與犀角清熱解毒相輔相成,有助於平衡陰陽,提升療效。

此外,火麻仁與犀角搭配,還能增強其清熱解毒之力,並減少犀角的寒涼之性,使藥性更為平和。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烏犀角丸」成分介紹

  • 麻黃:具有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等功效。

  •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 獨活: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

  • 阿膠:具有補血、補氣、滋陰、止血、止咳化痰、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安胎、潤燥、補血養肝等功效。

  • 防風: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 火麻仁:具有瀉下、利水滲濕、活血化瘀、清熱利尿、潤肺、降氣和潤燥等功效。

  • 羌活:具有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

  • 秦艽:具有清熱瀉火、祛風除濕、清熱利尿和強筋骨的功效。

  • 桑寄生:具有清熱瀉火、祛風除濕、止咳化痰、強筋骨、通經絡、補益肝腎、安胎、補腎等功效。

  • 天門冬:具有滋陰、潤肺、清熱、止咳、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潤燥、補氣、止血、清熱解毒等功效。

  • 犀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強筋骨、解毒、清熱瀉火、清熱涼血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烏犀角丸」中,每味中藥材都具有一定的藥理作用,將其共同搭配,可以相互促進、相互制約,達到滋陰補血、疏經活絡、散寒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從而治療懷孕期間中風、口歪眼斜、言語含糊不清、身體僵硬、動作不靈活等症狀,改善患者的健康狀況。

傳統服藥法


烏犀角屑半兩,羚羊角屑半兩,天麻3分,防風半兩(去蘆頭),人參1分(去蘆頭),細辛半兩,蔓荊子半兩,肉桂半兩(去皺皮),白芷1分,酸棗仁半兩(微炒),獨活半兩,乾薑1分(炮裂,銼),附子半兩(炮裂,去臍),赤芍藥半兩,藁本半兩,赤茯苓3分,麻黃半兩(去根節),當歸半兩(銼,微炒),芎藭半兩,烏蛇2兩(酒浸,去骨皮,炙微黃)。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20丸,溫酒送下,不拘時候。
雞豬、魚、蒜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烏犀角丸有一定的毒性,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動脈粥樣硬化麻痺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顏面神經麻痺半身或下肢麻木手指緊繃難以伸直四肢筋肉筋攣僵硬腹部筋脈肌肉拘急攣縮

相同名稱方劑


烏犀角丸, 出處:《聖惠》卷七十四。 組成:烏犀角屑1兩,防風1兩(去蘆頭),天蓼木1兩,羌活1兩,麻黃1兩半(去根節),獨活1兩,赤箭1兩,羚羊角屑1兩,川芎1兩,秦艽3分(去苗),天門冬1兩(去心,焙),桑寄生3分,阿膠1兩(搗碎,炒令黃燥),大麻仁1兩。 主治:妊娠中風,口面僻,言語謇澀,身體拘急。

烏犀角丸, 出處:《聖惠》卷三。 組成:烏犀角屑半兩,羚羊角屑半兩,天麻3分,防風半兩(去蘆頭),人參1分(去蘆頭),細辛半兩,蔓荊子半兩,肉桂半兩(去皺皮),白芷1分,酸棗仁半兩(微炒),獨活半兩,乾薑1分(炮裂,銼),附子半兩(炮裂,去臍),赤芍藥半兩,藁本半兩,赤茯苓3分,麻黃半兩(去根節),當歸半兩(銼,微炒),川芎半兩,烏蛇2兩(酒浸,去骨皮,炙微黃)。 主治:肝風筋脈拘攣急痛,舉體不仁。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