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竹葉散

KU ZHU YE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3

寒性指數

27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2%
肝經 16%
胃經 13%
脾經 13%
肺經 7%
三焦經 6%
大腸經 6%
小腸經 6%
心包經 6%
腎經 0%
心經
肝經
胃經
脾經
肺經
三焦經
大腸經
小腸經
心包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苦竹葉散,顧名思義,方劑中必含「苦竹葉」,這是其核心藥材。

苦竹葉性味甘寒,入肺、胃經,具清熱解暑、利尿消腫之效。其寒性可清解外感熱邪,利尿消腫則有助於排出體內毒素。

因此,苦竹葉散中加入苦竹葉,一方面可清熱解暑,另一方面可利尿消腫,有助於治療暑熱引起的發熱、口渴、小便不利等症狀。

苦竹葉散中加入知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知母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之效。苦竹葉散主治熱病煩渴,故以知母清熱瀉火,以達到解熱除煩、生津止渴之目的。
  2. 滋陰潤燥:知母兼具滋陰潤燥之功效,可潤肺止咳、養陰生津。苦竹葉散中可能存在燥熱之象,而知母能滋陰潤燥,平衡藥性,避免藥物過於燥烈,更利於患者恢復。

苦竹葉散中加入升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熱,清熱解毒: 升麻性微寒,具有疏散風熱、清熱解毒的功效,可清泄上焦風熱,對於苦竹葉散中所要治療的風熱感冒、咽喉腫痛等症狀,能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
  2. 升陽舉陷,利氣通絡: 升麻又能升陽舉陷,利氣通絡,對於因風熱導致的氣機阻滯、脈絡不通等症狀,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提升整體療效。

苦竹葉散中加入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瀉火:大黃性寒,味苦,具有瀉熱、通便、清肝火、降胃火之功效。苦竹葉散主要用於治療熱病,如高熱不退、煩躁不安、口渴便祕等症狀,大黃的清熱瀉火作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病症。
  2. 活血化瘀:大黃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瘀血,對於一些熱病導致的局部疼痛、腫脹等症狀也有良好的效果。

因此,苦竹葉散中加入大黃,能更好地發揮清熱瀉火、活血化瘀的功效,達到治療熱病的目的。

苦竹葉散中加入甘草,主要有兩大原因:

一、調和藥性:苦竹葉散以苦竹葉為主,性寒涼,擅長清熱解毒,但長期服用易傷脾胃。甘草性平味甘,能緩解苦竹葉的寒涼之性,使藥性更平和,避免傷脾胃,提高藥物安全性。

二、增強藥效:甘草味甘,能調和諸藥,促進藥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利用,提高藥效。同時,甘草亦有解毒作用,可與苦竹葉相互協同,增強清熱解毒之效。

苦竹葉散中加入梔子,主要有兩大原因:

一、清熱瀉火:梔子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之效。苦竹葉散本身以清熱利濕為主,加入梔子可以增強其清熱瀉火之力,尤其適合治療因熱毒蘊積而引起的發熱、口渴、尿赤、咽喉腫痛等症狀。

二、降火止痛:梔子還具有降火止痛的功效,對於熱毒上炎導致的頭痛、牙痛、目赤腫痛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療效。苦竹葉散中加入梔子,可以協同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清熱瀉火、降火止痛的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主治功效


苦竹葉散

苦竹葉散,又稱苦竹散,是一種中藥方劑,由苦竹葉、知母、升麻、大黃、甘草、梔子等六味中藥組成,具有清熱瀉火、明目退翳的功效,主治小孩眼睛生長眼翳,眼皮下垂。

組成

**苦竹葉:**性寒,味苦,歸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明目退翳、利尿通淋等功效,主治眼翳、目赤腫痛、尿路感染等。

**知母:**性寒,味苦,歸肺、胃、腎經,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清熱涼血等功效,主治熱病煩渴、骨蒸勞熱、肺熱咳嗽等。

**升麻:**性辛、苦、甘,微寒,歸肝、膽、脾、胃經,具有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等功效,主治感冒發燒、頭痛、口渴、便祕、黃疸等。

**大黃:**性寒,味苦,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清熱瀉火、瀉下逐瘀、活血化瘀等功效,主治熱結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等。

**甘草:**性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益中、瀉火止咳、潤肺生津、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主治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等。

**梔子:**性寒,味苦,歸心、肺、肝經,具有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等功效,主治心煩失眠、心悸口渴、黃疸發熱、小便短赤等。

功效

苦竹葉散具有清熱瀉火、明目退翳的功效,可治療小孩眼睛生長眼翳,眼皮下垂。

用法

苦竹葉散為口服藥,每日1劑,分2次服,小兒酌減。

注意事項

  1. 孕婦、哺乳期婦女慎用。
  2. 脾胃虛寒者慎用。
  3. 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生冷食物。
  4. 服藥7天無效,請諮詢醫生。

總結

苦竹葉散是一種中藥方劑,具有清熱瀉火、明目退翳的功效,主治小孩眼睛生長眼翳,眼皮下垂。

傳統服藥法


苦竹葉半兩,知母1分,川升麻1分,川大黃(銼,微炒)1分,甘草(炙微赤,銼)1分,梔子仁1分。
上為細散。
兒3-5歲者每服半錢,食後以溫淡漿水調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白內障

相同名稱方劑


苦竹葉散, 出處:《聖惠》卷八十九。 組成:苦竹葉半兩,知母1分,川升麻1分,川大黃(銼,微炒)1分,甘草(炙微赤,銼)1分,梔子仁1分。 主治:小兒眼生翳膜下垂。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