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肝散

XIE GAN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21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5%
肝經 15%
肺經 15%
胃經 15%
三焦經 10%
脾經 10%
小腸經 5%
心包經 5%
大腸經 5%
心經
肝經
肺經
胃經
三焦經
脾經
小腸經
心包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泄肝散中加入梔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 梔子性寒,味苦,入肝、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泄肝散主治肝火旺盛導致的目赤腫痛、口苦咽乾、煩躁易怒等症狀,梔子可清瀉肝火,消除眼部炎症,緩解肝火上炎的症狀。
  2. 解毒消腫: 梔子還具有解毒消腫的作用。泄肝散中加入梔子,除了清瀉肝火外,還能解毒消腫,緩解肝火引起的局部腫痛,幫助恢復眼部正常功能。

泄肝散中加入荊芥,是基於其疏散風熱、解表止痛的功效。

荊芥性辛溫,入肺經,具有疏散風熱、解表止痛的作用,對於肝經風熱所致的頭痛、目赤腫痛、咽喉腫痛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泄肝散主要用於治療肝經風熱所致的頭風、目赤腫痛、咽喉腫痛、口苦等症,而荊芥的加入則可以起到疏散風熱、解表止痛的作用,進一步增強藥效,使藥物更能有效地治療疾病。

泄肝散方中加入大黃,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瀉火通便: 大黃性寒,味苦,入肝、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之功效。肝火上炎,或肝鬱氣滯,導致的胸脅脹痛、煩躁易怒、大便祕結等症,大黃可清瀉肝火,通利大便,解除肝鬱,緩解症狀。
  2. 引導藥力: 泄肝散方中多用清熱解毒、疏肝解鬱的藥物,大黃的苦寒之性可以引導藥力下行,使藥效直達肝膽,增強療效,同時也可防止藥物上行頭面,避免出現副作用。

泄肝散中加入甘草,主要是為了「和中緩急」,平衡藥性,避免藥物過於燥烈而傷及脾胃。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緩和藥性、調和諸藥的作用。泄肝散以瀉肝火為主,但肝火過旺易傷脾胃,導致脾胃虛弱,影響藥效發揮。甘草能中和藥性,保護脾胃,使藥物更易於吸收,並防止藥物對胃腸的刺激,提升藥效。此外,甘草還可緩解肝火下降過程中的不適感,如頭暈目眩、口乾舌燥等。

主治功效


泄肝散

此方劑由梔子、荊芥、大黃、甘草四味中藥組成,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明目、祛風止痛的功效。主治肝火上炎、紅眼腫痛、目赤澀痛等症。

組成藥材和功效

  • 梔子: 性寒,味苦。歸肝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解毒利尿的功效。在方劑中,梔子清肝熱瀉火,涼血明目,與荊芥相輔相成,增強其清肝熱、止目赤的作用。
  • 荊芥: 性微溫,味辛。歸肺、肝經。具有疏風解表、清利頭目、止痛的功效。在方劑中,荊芥疏散風熱,清利頭目,與梔子相輔相成,增強其清肝熱、止目赤的作用。
  • 大黃: 性寒,味苦。歸肝、大腸經。具有清熱瀉火、瀉下通便、涼血解毒的功效。在方劑中,大黃清肝泄熱,瀉火通便,與梔子相輔相成,增強其清肝熱、瀉火的作用。
  • 甘草: 性甘,味平。歸脾、肺、心經。具有補氣健脾、益氣補中、緩急止痛、清熱解毒的功效。在方劑中,甘草益氣健脾,緩急止痛,調和藥性,增強其他藥物的療效。

臨牀應用

泄肝散主要用於治療肝火上炎、紅眼腫痛、目赤澀痛等症。此方劑清熱瀉火、涼血明目、祛風止痛,可有效緩解肝火上炎引起的紅眼腫痛、目赤澀痛等症狀。需要注意的是,本方劑性寒,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及脾胃。

總結

泄肝散由梔子、荊芥、大黃、甘草四味中藥組成,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明目、祛風止痛的功效。主治肝火上炎、紅眼腫痛、目赤澀痛等症。臨牀應用廣泛,療效顯著。

傳統服藥法


梔子仁、荊芥、大黃、甘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泄肝散不宜長期服用,以免損傷脾胃。

相關疾病


乾眼症眼睛紅痛

相同名稱方劑


泄肝散, 出處:《銀海精微》卷下。 組成:梔子仁、荊芥、大黃、甘草。 主治:肝熱,赤眼腫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