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加減理陰煎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補血: 熟地黃性溫,味甘、微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益精填髓之功效。對於陰虛血少、面色蒼白、頭暈目眩、心悸失眠等症狀,熟地黃可以起到滋養陰血、改善血虛症狀的作用。
- 填精益髓: 熟地黃性溫,可補腎精,益髓,對於腎虛精虧、腰膝痠軟、頭髮早白等症狀,熟地黃可以起到補腎益精、改善腎虛症狀的作用。
因此,加減理陰煎中加入熟地黃,旨在通過滋陰補血、填精益髓的功效,治療因陰虛血少、腎虛精虧導致的相關病症。
「加減理陰煎」中含有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 補血養血: 當歸性溫,味甘辛,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等功效。方劑中加入當歸,可補益氣血,改善因氣血不足引起的陰虛症狀,如頭暈目眩、面色蒼白、心悸失眠等。
二、 和血潤燥: 理陰煎本身針對的是陰虛內熱證,當歸除了補血,也具備潤燥的功效,有助於緩解陰虛所造成的燥熱症狀,如口乾舌燥、皮膚乾燥、便祕等。
加減理陰煎中加入乾薑,乃因其溫中散寒之功效。理陰煎本身以滋陰清熱為主,而乾薑性溫,可溫補脾胃,助陽氣以溫煦體內,防止寒邪凝滯,進一步促進陰液生化。
同時,乾薑亦可散寒止痛,對於因寒邪所致的腹痛、嘔吐等症狀亦有緩解作用,可提升藥效,使理陰煎更全面地達到治療目的。
理陰煎中加入附子,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溫陽救逆: 理陰煎主要針對陽氣虛衰、陰寒內盛的病症,而附子性溫熱,具有回陽救逆、溫補脾腎的功效,能溫煦陽氣,驅散寒邪,從根本上改善患者的虛寒體質。
- 配伍相宜: 理陰煎中的其他藥物,如生地黃、麥冬等,性寒涼,容易損傷陽氣,而附子的溫熱之性可平衡其寒涼之性,避免藥物過寒傷陽,使藥效更加協調。
總之,附子的加入,既能溫補陽氣,又能協調藥性,是理陰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加減理陰煎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性、解毒護胃的作用。理陰煎中其他藥材如生地黃、麥冬等,性偏寒涼,甘草的加入可緩和其寒性,避免過於寒涼傷脾胃。
- 增強療效:甘草與其他藥材配伍,可增強藥效。例如,甘草與生地黃配伍,可增強滋陰降火的功效;甘草與麥冬配伍,可增強潤肺生津的功效。
總之,甘草在加減理陰煎中起到調和藥性、增強療效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藥材。
加減理陰煎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養血柔肝:白芍性微寒,味酸甘,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止痛止痙的功效。方劑中若出現肝血不足,導致肝氣不舒、經脈不通的症狀,白芍可滋養肝血,緩解疼痛,有助於改善肝臟功能。
- 緩解寒性:方劑中常使用一些寒涼藥物,例如生地、玄參等,白芍的酸甘之性可緩解這些寒涼藥物的寒性,避免藥性過寒,對脾胃造成損傷,維持方劑的整體平衡。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加減理陰煎 」主要成分是:
熟地黃: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乾薑: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
附子: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主治功效:痢疾久拖不治,會損傷肝脾腎的陰陽之氣,從而出現治療痢疾的方法應當掌握適度,否則會導致頭汗淋漓、聲音低微、脈搏弱或弦緊,舌質紅赤且舌苔薄而少。
總結:中藥方劑「 加減理陰煎 」,由熟地黃、當歸、乾薑、附子、甘草、白芍組成,具有補血活血、溫經散寒、滋陰益精、補腎填精等功效,主治痢疾久拖不治、肝脾腎陰虛等症。
傳統服藥法
熟地、白芍、附子、五味、炮薑、茯苓。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慎用。
- 本方有溫補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加減理陰煎, 出處:《溫病條辨》卷三。 組成:熟地、白芍、附子、五味、炮薑、茯苓。 主治:久痢,小便不通,厭食欲嘔。
加減理陰煎, 出處:《鎬京直指》。 組成:熟地、當歸、炮薑、制附子、白芍、炙甘草。 主治:痢久傷及肝脾腎之陰陽。自痢無度,頭汗聲低,脈弱或弦,舌紅空薄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