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內補當歸散中包含當歸,主要原因有二:
- 補血活血: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養血、活血調經、潤腸通便之功效。內補當歸散主要針對氣血不足、面色蒼白、月經不調等症狀,而當歸恰好能補益氣血,改善血虛之症。
- 引藥入血: 當歸性溫,能引藥入血,促進其他藥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和利用,增強藥效。內補當歸散中其他藥物如黃芪、白芍等,也需依賴當歸的引導作用,才能更好地發揮其補氣養血、滋陰潤燥的功效。
內補當歸散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緩解當歸燥熱: 當歸性溫,長期服用容易燥熱。白芍性微寒,可緩解當歸的燥熱之性,避免服用後出現口乾、便祕等不適。
- 協調藥性,增強療效: 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的功效,與當歸共同作用,更能滋陰養血,改善血虛所致的頭暈目眩、面色蒼白、月經不調等症狀,增強藥效。
內補當歸散中加入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陽散寒,助補氣血:當歸性溫,補血活血,但若患者體質虛寒,氣血運行不暢,單用當歸恐難以發揮效力。乾薑溫中散寒,能助當歸溫陽補氣血,提高藥效,使補血效果更佳。
- 調和藥性,防止寒凝:當歸性潤,容易導致寒凝血滯,影響補血效果。乾薑性溫,能溫化寒凝,促進氣血運行,避免當歸過於潤滑而導致寒凝血瘀。
因此,內補當歸散中加入乾薑,既能溫陽散寒,助補氣血,又能調和藥性,防止寒凝,使補血效果更佳。
內補當歸散中加入辛夷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通鼻竅,改善鼻塞: 辛夷花性溫,味辛,具有散風寒、通鼻竅之效。當歸散主治血虛頭昏、面色蒼白、月經不調等症,而鼻塞常伴隨血虛,辛夷花可疏通鼻竅,改善鼻塞,使氣血流通,輔助當歸散達到整體療效。
- 引藥上行,改善頭部症狀: 辛夷花性輕揚,可引藥上行,配合當歸、川芎等藥物,能更好地改善頭昏、頭痛等頭部症狀,提高治療效果。
內補當歸散中加入甘草,主要是為了調和藥性和增強療效。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緩和藥性、解毒的作用。當歸性溫,偏於補血活血,若單獨使用,容易導致燥熱。甘草可以緩解當歸的燥熱之性,使其補血而不燥熱,更易被人體吸收。
此外,甘草還能增強當歸的補血作用。甘草與當歸搭配,能起到「相輔相成」的效果,使補血效果更佳,達到治療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內補當歸散之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分析
內補當歸散,出自《劉涓子鬼遺方》,後見於《太平聖惠方》等醫籍,其原始主治明確指向「金瘡去血多,虛竭」之證。此方雖僅五味藥組成,卻蘊含著深刻的治療思路。
主治功效:
綜合古籍記載,內補當歸散主要功效為:補血活血,溫中散寒,調經止痛,宣通鼻竅。其核心功效在於治療因外傷失血過多導致的虛弱症狀,也就是「金瘡去血多,虛竭」。此「虛竭」不僅包含失血所致的血虛,也可能伴隨因失血導致的氣虛、陽虛等情況,故方中藥物配伍兼顧了多方面的調理。
治療原理分析:
補血活血,緩解血虛:
- 當歸: 作為君藥,具有補血活血之功,能有效補充失血所致的血液虧虛,改善因血虛引起的頭暈目眩、面色蒼白等症狀。其活血之效,亦有助於改善血脈瘀滯,促進機體恢復。
- 白芍: 協助當歸養血,且具緩急止痛之效。金瘡失血不僅導致血虛,亦可能引起疼痛,白芍既能補益陰血,又能緩解疼痛,此為一舉兩得之效。
溫中散寒,振奮陽氣:
- 乾薑: 具有溫中散寒,暖胃止痛之功。失血過多,往往導致陽氣不足,出現畏寒肢冷、腹痛等症狀。乾薑溫中散寒,有助於振奮陽氣,恢復機體溫煦之能。
調經止痛,兼顧女性:
- 當歸與白芍,均有調經止痛之功。失血過多,女性患者可能出現月經失調,此方亦可兼顧此類情況。
宣通鼻竅,解表散風:
- 辛夷花: 此藥在此方中略顯特殊,其主要功用為宣通鼻竅,解表散風。雖金瘡失血與鼻竅並無直接關聯,但古代醫家可能認為外傷亦可能導致外感風邪,故加入辛夷花以輔助治療。此處或有「異病同治」之意,意在緩解外感症狀,協助機體恢復。
和中調味,緩急止痛:
- 炙甘草: 作為使藥,具有和中調味,緩急止痛之功。能調和諸藥藥性,使之協同作用,並緩解疼痛。此外,炙甘草亦能補氣,與當歸相輔相成,增強補益氣血之效。
總結:
內補當歸散雖僅五味藥組成,但其配伍精妙,體現了「補血、活血、溫陽、散寒、止痛」等多重治療思路。方中當歸、白芍補血活血,乾薑溫中散寒,辛夷花宣通鼻竅,甘草調和諸藥。全方藥性協同,共同發揮補益氣血,溫陽散寒,止痛之功,故能有效治療「金瘡去血多,虛竭」之證。此方不僅針對失血本身的虛弱,也考慮到了失血可能導致的氣虛、陽虛、疼痛等問題,體現了中醫整體觀唸的治療思想。
傳統服藥法
當歸3分,芍藥5分,乾薑3分,辛夷(去毛)2分,甘草3分(炙)。
上為末。
每服方寸匕,溫酒調下,日3次,夜1服。
內補散(《千金》卷二十五)、當歸散(《普濟方》卷三○三)。方中辛夷,《外台》引《千金》作「細辛」。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內補當歸散, 出處:《鬼遺》卷二。 組成:當歸3分,芍藥5分,乾薑3分,辛夷(去毛)2分,甘草3分(炙)。 主治:金瘡去血多,虛竭。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