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熱地黃湯

QING RE DI HUA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25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5%
肺經 18%
心經 16%
腎經 11%
脾經 9%
大腸經 9%
胃經 4%
膀胱經 2%
膽經 2%
肝經
肺經
心經
腎經
脾經
大腸經
胃經
膀胱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清熱地黃湯,源自中醫經典,治血崩煩熱

清熱地黃湯,源自中醫經典,由多種中藥材組成,具有清熱涼血、止血斂瘡、澀脈斂血等功效,主治血崩煩熱,脈洪澀者。

清熱涼血

清熱涼血,是清熱地黃湯的主要功效之一。生地黃、黃連、地榆等中藥材,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的功效,可有效緩解熱邪引起的煩熱、血崩等症狀。

止血斂瘡

止血斂瘡,是清熱地黃湯的另一主要功效。當歸、牡丹皮、荊芥等中藥材,具有止血斂瘡、活血化瘀的功效,可有效減少出血量,控制血崩,促進瘡口癒合。

澀脈斂血

澀脈斂血,是清熱地黃湯的輔助功效。知母、五味子、桑葉等中藥材,具有澀脈斂血、固澀精氣的功效,可有效緩解脈搏澀滯,斂住出血,增強止血效果。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 生地黃:清熱涼血,滋陰補血。
  • 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
  • 荊芥:散風寒,發汗解表。
  • 知母:清熱瀉火,滋陰潤燥。
  • 黃柏:燥濕,清熱瀉火。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
  • 牡丹皮:清熱瀉火,活血化瘀。
  • 地榆:止血,清熱解毒。

總結

清熱地黃湯,由多種中藥材組成,具有清熱涼血、止血斂瘡、澀脈斂血等功效,主治血崩煩熱,脈洪澀者。清熱地黃湯是中醫治療血崩煩熱的常用方劑之一,具有良好的臨牀療效。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以生地黃、黃連、白芍、荊芥、知母、黃柏、當歸、牡丹皮、地榆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之品組成,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功效。其中,生地黃、黃連、白芍、當歸、牡丹皮、地榆等均具有清熱涼血的功效;知母、黃柏具有養陰生津的功效。諸藥合用,共奏清熱涼血、養陰生津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膝部腫大疼痛

相同名稱方劑


清熱地黃湯, 出處:《幼科直言》卷六。 組成:熟地2錢,山茱萸1錢,山藥1錢,丹皮8分,白茯苓8分,澤瀉8分,柴胡6分,薄荷6分。 主治:小兒白虎歷節風。

清熱地黃湯, 出處:《醫略六書》卷二十六。 組成:生地5錢,黃連1錢半(炒黑),白芍1錢半(醋炒),荊芥1錢半(炒黑),知母1錢半(炒黑),黃柏1錢半(炒黑),當歸3錢(醋炒),丹皮1錢半(炒黑),地榆3錢(炒炭)。 主治:血崩煩熱,脈洪澀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