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中大順湯

HE ZHONG DA SHUN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6

寒性指數

17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30%
肝經 23%
肺經 13%
脾經 10%
腎經 8%
胃經 6%
心包經 3%
大腸經 2%
小腸經 1%
心經
肝經
肺經
脾經
腎經
胃經
心包經
大腸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和中大順湯」方劑中使用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健脾:人參味甘性溫,具有補氣益血、健脾和胃的功效。方中加入人參,可補益脾胃之氣,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有助於改善消化不良、腹脹、食慾不振等症狀,使中焦運化得宜,促進大便通暢。

2. 扶正祛邪:人參能增強人體正氣,提高免疫力,抵抗外邪入侵。方中加入人參,可扶助正氣,抵抗邪氣,進一步促進腸道蠕動,改善腹痛、腹瀉等症狀,達到扶正祛邪、通便止瀉的效果。

和中大順湯中加入麥門冬,主要考慮以下兩點:

  1. 潤肺止咳:麥門冬性寒,味甘,入肺經,具有潤肺生津、清熱化痰之效。方中若有燥熱傷肺、咳嗽痰稠等症狀,則麥門冬可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緩解肺部不適。
  2. 養陰生津:麥門冬善於滋養陰液,生津止渴。方中若出現陰虛津傷,口乾咽燥,舌紅少津等症狀,則麥門冬可滋養陰液,生津止渴,改善津液不足的現象。

總之,麥門冬在和中大順湯中發揮潤肺止咳、養陰生津的功效,幫助調理肺陰不足、津液虧損等病症,使藥效更為全面。

和中大順湯中包含丹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活血化瘀:丹參性味苦寒,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涼血消腫的功效。和中大順湯常用於治療胸腹脹滿、消化不良等症,而丹參的活血化瘀作用可改善血流循環,促進腸胃蠕動,有助於消食積滯,緩解脹滿不適。
  2. 涼血解毒:丹參還具有一定的涼血解毒功效,可以清熱解毒,消炎止痛。和中大順湯中可能加入其他具有溫燥性質的藥材,而丹參的涼血作用可以起到平衡,防止燥熱傷陰。

和中大順湯中加入柏子仁,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一、潤腸通便:柏子仁性味甘平,入脾、腎經,具有潤腸通便之效。對於因腸燥便祕引起的腹脹、食慾不振等症狀,柏子仁可有效緩解,促進消化功能。

二、寧心安神:柏子仁亦能起到寧心安神的作用,可緩解心煩、失眠等症狀。對於因心神不寧所致的消化不良,柏子仁也能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

綜上所述,柏子仁在和中大順湯中起到潤腸通便、寧心安神的功效,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調理脾胃、促進消化、改善便祕的治療目的。

和中大順湯中加入牡丹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清熱涼血止痛:牡丹皮性寒,味苦,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方中若出現發熱、口渴、煩躁、腹痛、便血等症狀,牡丹皮可有效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緩解不適。

二、抑制寒凝血瘀:牡丹皮能活血化瘀,有助於改善因寒凝血瘀導致的腹痛、腹脹、經痛等症狀。和中大順湯常用於治療寒凝血瘀所致的腹痛、腹脹、腸鳴、便祕等症狀,牡丹皮的加入可以加強其活血化瘀的作用,進一步緩解患者的痛苦。

「和中大順湯」方劑中包含「生地黃」,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1. 清熱涼血: 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之效。此方主要用於治療胃熱熾盛,心煩口渴,舌紅苔黃,脈數等症狀,生地黃可有效清熱解毒,緩解熱邪對心、胃的灼傷。
  2. 滋陰潤燥: 生地黃兼具滋陰潤燥的功效,可滋養心陰,緩解因胃熱引起的津液不足,改善口乾舌燥、便祕等症狀,同時也能滋潤肺燥,緩解咳嗽、咽乾等症狀,使治療效果更全面。

和中大順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緩解肝脾不和,調和氣血: 白芍性微寒,味酸苦,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調經止痛的功效。方中加入白芍,可緩解肝氣鬱結、脾胃不和,進而達到調和氣血、改善消化功能的目的。
  2.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 和中大順湯中其他藥物如甘草、黃芩等,多偏於苦寒,易傷脾胃。白芍酸甘,能緩解苦寒藥物的燥性,保護脾胃,更利於藥物吸收,從而增強療效。

和中大順湯中加入赤芍,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一、活血化瘀:赤芍性苦寒,入肝經,具有涼血止血、活血化瘀之功效。方中加入赤芍,可有效疏通經絡,改善氣血運行,緩解因瘀血阻滯所致的腹痛、腹脹等症狀。

二、清熱解毒:赤芍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可清熱涼血,解毒消腫。方中加入赤芍,可協助其他藥材清除體內熱毒,改善腸胃濕熱,有助於促進消化吸收。

總而言之,赤芍在和中大順湯中發揮著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的作用,協同其他藥材共同達到和中理氣、通便順氣的療效。

和中大順湯中加入沙苑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固精,潤腸通便: 沙苑子性味甘溫,入腎經,具有補腎固精、潤腸通便的功效。對於腎虛精虧、大便燥結等症狀,沙苑子能起到滋補腎陰、潤腸通便的作用,有助於改善患者的消化功能,促進大便通暢。
  2. 協調藥性,增強療效: 和中大順湯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弱、飲食不消、腹脹便溏等症狀。沙苑子與其他藥材搭配,可協調藥性,增強療效,使整體方劑更能有效地達到治療目的。

和中大順湯中加入代赭石,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降逆止嘔: 代赭石性沉降,能降胃氣逆上,止嘔吐,適用於胃氣上逆、嘔吐不止的症狀。和中大順湯主治脾胃虛弱、氣機不暢,常伴隨噁心嘔吐,代赭石的加入可有效緩解此症狀。
  2. 清熱化痰: 代赭石亦具清熱化痰之效,可用於痰熱壅盛、胸悶不舒。和中大順湯中亦有其他清熱化痰藥物,代赭石的加入可以加強此功效,促進痰液排出,改善胸悶氣促等症狀。

和中大順湯中包含合歡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疏肝解鬱,調和脾胃: 合歡花性平味甘,入心、肝經,具有疏肝解鬱、寧心安神、和脾開胃的功效。和中大順湯旨在調理脾胃,而肝鬱氣滯往往會影響脾胃功能,合歡花可解肝鬱,促進脾胃氣機運行,達到和中大順的效果。
  2. 改善睡眠,促進消化: 合歡花還有安神解鬱的作用,有助於改善睡眠品質。睡眠充足有助於脾胃運化,促進消化吸收,進一步增強整體療效。

因此,合歡花在和中大順湯中起到疏肝解鬱,調和脾胃,改善睡眠,促進消化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和中大順湯」,主要成分包括:人參、麥門冬、丹參、柏子仁、牡丹皮、生地黃、白芍、赤芍、沙苑子、代赭石、合歡花。此方劑具有關格之功效。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可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

柏子仁具有安神鎮靜、止血、固澀固表、生津止渴、潤燥滑腸、補氣補陰等功效,常用於治療心慌心悸、失眠多夢等症狀。

赤芍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等功效,可治療溫毒發斑、吐血衄血、目赤腫痛、肝鬱脅痛、經閉痛經、癥瘕腹痛、跌撲損傷、癰腫瘡瘍、水腫、淋巴水腫、膀胱炎、尿路感染、血熱瘀滯、月經不調、貧血、肝炎等。

代赭石具有通經止血、平肝息風、止咳化痰、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止嘔、止咳平喘、鎮靜安神等多種功效,可用於治療月經不調、閉經、痛經、血熱妄行、吐血、衄血、崩漏下血等症。

丹參具有活血化瘀、涼血消腫、清心除煩、補氣、通經絡、安神、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擴張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促進血液凝固,增強止血活性、促進傷口癒合,活血化瘀、涼血消腫、清心除煩、養血安神,緩解經期不適。

麥門冬味甘性寒,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用於治療陰虛津虧的各種症狀。

牡丹皮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瀉火、活血化瘀、清熱涼血、破血消癥、排膿、滋陰等功效,適用於溫毒發斑、吐血衄血、夜熱早涼、無汗骨蒸、經閉痛經、癰腫瘡毒、跌撲傷痛等症。

人參具有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安神益智等多種功效。

生地黃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能清瀉肝火、胃火、心火、肺火,滋陰、養血,治陰虛發熱、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傷便祕。

沙苑子具有補氣固脫、澀精止遺、益精、補益肝腎的功效,其性味甘平,入肺、腎二經,可補益肝腎、澀精止遺、收斂止瀉,有助於改善氣虛的症狀。

和中大順湯具有關格之功效,關格是指由於陽氣獨發,阻礙飲食的正常運行,嚴重時會發生呃逆。

傳統服藥法


人參2錢,麥冬2錢,丹參3錢,柏仁2錢,丹皮2錢,生地4錢,白芍1錢,赤芍1錢,白潼3錢,蒺藜3錢,赭石3錢(煅,研),合歡花2錢。
加竹瀝2大匙,生薑汁2滴,同沖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和中大順湯具有和中開胃、降逆止呃的功效,但是不宜長期服用。如果服用和中大順湯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慢性腎衰竭食道炎

相同名稱方劑


和中大順湯, 出處:《醫醇剩義》卷二。 組成:人參2錢,麥冬2錢,丹參3錢,柏仁2錢,丹皮2錢,生地4錢,白芍1錢,赤芍1錢,白潼3錢,蒺藜3錢,赭石3錢(煅,研),合歡花2錢。 主治:關格。孤陽獨發,阻格飲食,甚則作呃。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