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風丸

MO FENG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8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0%
肺經 16%
腎經 14%
膀胱經 14%
心經 11%
脾經 11%
膽經 7%
心包經 2%
胃經 2%
肝經
肺經
腎經
膀胱經
心經
脾經
膽經
心包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磨風丸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止痛: 當歸性溫,味甘辛,歸肝、心、脾經。其具有活血化瘀、養血潤燥、調經止痛的功效。磨風丸針對的是風寒濕邪引起的痺痛,而當歸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溫通經絡,緩解痺痛症狀。
  2. 補血滋陰: 風寒濕邪易傷陽氣,導致氣血不足,出現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當歸具有補血滋陰的功效,可改善氣血不足,增強抵抗力,從而緩解痺痛。

總之,磨風丸中加入當歸,既能活血止痛,又能補血滋陰,有助於全面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痺痛。

磨風丸中加入羌活,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祛風散寒: 羌活味辛性溫,能散風寒,通經絡。磨風丸主治風寒濕痹,肢體疼痛麻木,故以羌活驅散風寒,解除痺痛。
  2. 疏通經絡: 羌活具有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的功效。風寒濕邪阻滯經絡,導致氣血運行不暢,而羌活能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從而減輕疼痛麻木等症狀。

磨風丸方劑中加入獨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祛風除濕: 獨活性溫,味辛,入肝、膀胱經,具有祛風濕、通經絡的功效。磨風丸旨在治療風濕痹痛、筋骨疼痛等症狀,而獨活的祛風除濕作用,有助於疏通經絡、緩解疼痛。

二、活血化瘀: 獨活除了祛風除濕外,亦有活血化瘀的功效。風濕痹痛常伴隨局部瘀血,而獨活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進一步改善疼痛症狀。

因此,磨風丸中加入獨活,可謂是標本兼治,既能祛除風濕,又能活血化瘀,有效改善風濕痹痛等病症。

磨風丸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其活血行氣、止痛的功效。川芎性溫,味辛,入肝、膽經,具有疏散風寒、行氣止痛之效。

磨風丸多用於治療風寒溼邪引起的肢體麻木、疼痛、活動不利等症。川芎的加入可以驅散風寒溼邪,並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緩解疼痛,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磨風丸中加入天麻,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平肝息風: 天麻性平,味甘,入肝經,具有平肝熄風、鎮靜安神之效。磨風丸多用於治療風邪入絡、筋脈拘攣、肢體麻木等症狀,天麻可有效抑制風邪上擾,緩解痙攣,緩解麻木感。
  2. 祛風止痛: 天麻除了平肝熄風,亦具祛風止痛之效。磨風丸若用於治療風寒濕痹、腰膝痠痛等,天麻可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祛風止痛的效果,緩解疼痛症狀。

磨風丸中添加細辛,主要是因為細辛具有以下功效:

  1. 散寒止痛:細辛性溫,味辛,入肺、腎經,能散寒止痛。磨風丸常用於治療風寒溼痹、頭痛、鼻塞等症,細辛可以溫經散寒,緩解疼痛。
  2. 通竅開鼻:細辛辛散通竅,可以開通鼻竅,對於鼻塞流涕等症狀有很好的改善作用。磨風丸中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細辛能通鼻竅,使鼻通氣,減輕鼻塞症狀。

磨風丸中包含防風,主要有以下原因:

  1. 祛風止痛: 防風性味辛溫,入肺經,具有祛風解表、止痛的功效。磨風丸多用於治療風寒濕痺,表現為關節疼痛、肢體麻木、屈伸不利等症狀,防風可有效祛除風寒濕邪,緩解疼痛。
  2. 通經絡: 防風能通經絡、活血化瘀,有助於改善氣血運行,消除風寒濕邪在經絡中的阻滯,進而改善關節疼痛、麻木等症狀。

總之,防風在磨風丸中發揮著祛風止痛、通經絡的重要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物。

磨風丸中加入荊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寒: 荊芥性辛溫,具有解表散寒、疏風止癢的功效。磨風丸用於治療風寒襲表所致的頭痛、鼻塞、流涕、咳嗽等症,荊芥能有效疏散風寒,使邪外出表,達到止咳化痰、通鼻竅之效。
  2. 止癢消腫: 荊芥亦有止癢消腫之效。磨風丸中常配伍其他藥材,用於治療風疹、濕疹等皮膚病。荊芥可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止癢消腫,促進皮膚病的康復。

磨風丸中加入威靈仙,主要是基於其祛風濕、通經絡的功效。威靈仙性溫,味辛,入肝、腎經,具有舒筋活絡、散寒止痛的功效。對於風濕痹痛、筋骨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威靈仙可以溫經散寒,疏通經絡,緩解疼痛,配合磨風丸中其他藥材,達到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目的,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狀。

磨風丸中包含麻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散寒止痛:麻黃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發汗解表、散寒止痛之功效,可有效緩解風寒濕邪引起的肢體疼痛、麻木等症狀,與磨風丸主治風寒濕痺、筋骨疼痛相符。
  2. 宣肺通竅:麻黃能宣肺通竅,使氣機通暢,對於風寒襲肺、鼻塞流涕等症狀有較好的改善作用,能促進氣血運行,達到止痛的目的。

總之,麻黃在磨風丸中起著散寒止痛、宣肺通竅的作用,與方劑主治症狀相輔相成,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物。

磨風丸中加入何首烏,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補益肝腎,滋養精血: 何首烏性微溫,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有補益肝腎、滋養精血、烏髮黑髮的功效。磨風丸主治風寒濕痺、筋骨疼痛、肢體麻木等症,而肝腎虧虛是風寒濕痺發病的重要病機之一,因此使用何首烏補益肝腎,以改善機體氣血運行,緩解疼痛麻木。
  2. 活血化瘀,祛風止痛: 何首烏除了補益作用外,還具有活血化瘀、祛風止痛的功效。風寒濕痺常伴有氣血瘀阻,疼痛難忍。何首烏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供應,減輕疼痛。

綜上所述,磨風丸中加入何首烏,既可補益肝腎,改善風寒濕痺的根本病機,又能活血化瘀,緩解疼痛,具有多方面的功效。

磨風丸方劑中包含牛蒡子,主要是利用其疏散風熱、宣肺透疹、利咽止痛的功效。

牛蒡子味辛、苦,性微寒,歸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其疏散風熱的特性,可以有效治療風熱感冒、咽喉腫痛、咳嗽等症狀;而其宣肺透疹的功效,則可用於治療麻疹、風疹等皮膚病;其利咽止痛的功效,則可用於治療咽喉腫痛、聲嘶等症狀。

因此,磨風丸中加入牛蒡子,可以有效地治療風熱感冒、咽喉腫痛、咳嗽等症狀,並具有宣肺透疹、利咽止痛的功效。

磨風丸中加入蒼耳,主要基於其祛風止癢、散寒通竅的功效。

蒼耳性溫,味辛,歸肺、膀胱經,具有祛風濕、止癢、通鼻竅的作用。其辛溫之性,可散寒除濕,並能疏通經絡,改善風寒濕邪引起的鼻塞、流涕、頭風頭痛等症狀。此外,蒼耳還有止癢作用,可用於治療風濕痺痛、皮膚瘙癢等病症。

磨風丸常用於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鼻塞、流涕、頭風頭痛、皮膚瘙癢等症狀,而蒼耳的藥性恰好與方劑的治療目的相符,因此成為磨風丸的組成成分之一。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磨風丸

磨風丸,又名「羌活獨活湯」,為中醫常用方劑之一,具有「祛風除濕」功效,主治「瘧疾」。

磨風丸組成:

  1. 麻黃:性辛溫,具有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等功效。
  2.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3.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4. 獨活: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
  5. 防風: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6. 何首烏:具有補血、補氣、祛風除濕、益精、解毒、活絡止痛、通便、強筋骨、補益肝腎等功效。
  7. 荊芥: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等功效。
  8. 牛蒡子: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肺熱利咽、利水消腫和清熱解毒等功效。
  9. 羌活:具有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
  10. 天麻:具有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活絡止痛、補血養肝、安神等功效。
  11. 威靈仙:具有祛風除濕、清熱利尿、通經絡、清熱解毒、活絡止痛等功效。
  12. 細辛:具有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的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磨風丸」,由麻黃、川芎、當歸、獨活、防風、何首烏、荊芥、牛蒡子、羌活、天麻、威靈仙、細辛等藥材組成,具有「祛風除濕」功效,主治「瘧疾」。

傳統服藥法


川當歸1兩,羌活1兩,獨活1兩,川芎(小者)1兩,明天麻1兩,細辛1兩,防風1兩,荊芥1兩,威靈仙1兩,麻黃(去節)1兩,何首烏1兩,石京子1兩,牛蒡子1兩,蝦(蟲麻)葉1兩,皺面草(即地松)1兩,蒼耳草1兩。
曬乾,為末,不可見火,好酒煮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丸,食前食後皆可,日2次。
原書治病風,第一日服消風散,第二日服追風散,第三日服本方。同時用洗藥:地骨皮、荊芥、苦參、細辛各三兩。銼碎和勻,每次用二兩,以河水煎,熏洗遍身,出血為效。如洗必用大浴桶或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磨風丸具有祛風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如果服用後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皮膚結節

相同名稱方劑


磨風丸, 出處:《醫方類聚》卷二十四引《急救仙方》。 組成:川當歸1兩,羌活1兩,獨活1兩,川芎(小者)1兩,明天麻1兩,細辛1兩,防風1兩,荊芥1兩,威靈仙1兩,麻黃(去節)1兩,何首烏1兩,石京子1兩,牛蒡子1兩,蝦(蟲麻)葉1兩,皺面草(即地松)1兩,蒼耳草1兩。 主治:癧風。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