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固陰清痢煎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補血養血,益氣生津: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其具有補血養血、益氣生津、活血止痛之功效。痢疾患者常伴隨血虛氣弱、津液虧損,而當歸能補血益氣,生津止渴,緩解患者血虛津虧之症,有助於恢復元氣。
-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固陰清痢煎中其他藥物如白芍、生地黃等偏於寒涼,而當歸性溫,能調和藥性,避免寒涼之性損傷脾胃,使藥力更趨於平和,同時也能更好地發揮其他藥物的功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固陰清痢煎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作用:
- 斂陰止瀉: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斂陰止汗、緩急止痛之效。痢疾常因脾虛不固,或濕熱下注所致,白芍能收斂脾胃之氣,固攝津液,止瀉止痛,改善腸道功能,緩解痢疾症狀。
- 和肝脾,調氣血:白芍能養血柔肝,調和脾胃,使氣血調和,脾胃運化正常,進一步促進腸道功能恢復,利於恢復正常排便。
「固陰清痢煎」方中加入「萊菔子」,主要是針對痢疾症狀中常見的「腹痛腹脹」和「大便不暢」而設。
萊菔子性平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消食化積、行氣止痛、潤腸通便之效。其對於痢疾引起的胃腸積滯、氣機阻滯、腹痛腹脹等症狀有顯著的緩解作用。同時,萊菔子還能促進腸道蠕動,利於排泄積滯,改善大便不暢的症狀,配合方中其他藥物,達到固陰清痢的功效。
「固陰清痢煎」方劑中加入「地骨皮」的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涼血,退虛熱: 地骨皮性寒,味甘,入肺、肝經,具有清熱涼血、退虛熱的功效。痢疾常伴隨發熱、口渴、尿赤等症狀,地骨皮可有效緩解這些症狀,降低體溫,清熱解毒。
- 固陰止瀉: 地骨皮能滋陰潤燥,固澀止瀉。痢疾常因脾胃虛弱,腸道失衡而引起,地骨皮可滋養脾胃,固護腸道,減少腹瀉次數,緩解痢疾症狀。
因此,地骨皮在「固陰清痢煎」中扮演著清熱涼血、固陰止瀉的重要角色,有助於治療痢疾。
固陰清痢煎中加入檳榔,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一、瀉下導滯,清熱利濕:檳榔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下氣、消積、殺蟲、利濕等功效。痢疾常因濕熱蘊積腸胃而致,檳榔能瀉下導滯,清熱利濕,有助於改善痢疾症狀。
二、止痛止瀉,固腸止痢:檳榔能止痛止瀉,對於痢疾伴隨腹痛、腹瀉等症狀,有一定緩解作用。此外,檳榔還有固腸止痢的功效,能幫助收斂腸道,減少腹瀉次數,促進恢復。
固陰清痢煎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 方劑中多用苦寒之藥,容易損傷脾胃,甘草味甘性平,能緩解藥性,保護脾胃,避免藥物過寒而損傷正氣。
- 增強療效: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和中緩急的作用,能扶正固本,加強藥效,使清熱解毒、固陰止痢的效果更加顯著。
此外,甘草還具有解毒作用,能減輕其他藥物的毒副作用,提高方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固陰清痢煎中包含車前子,主要是因為其具有清熱利濕、止瀉的功效。車前子性寒,味甘,入膀胱、腎經,能清熱利濕,尤其善於治療濕熱下注所致的痢疾、小便不利等症。
痢疾的病機多為濕熱內蘊,而固陰清痢煎以清熱利濕為主,車前子能有效地清泄下焦濕熱,並促進排泄,幫助止瀉,從而達到治療痢疾的目的。
固陰清痢煎方中加入陳皮,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 理氣健脾,和胃止瀉: 陳皮性溫味辛,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和胃止瀉的功效。對於痢疾患者,常伴有脾胃虛弱、氣機阻滯,導致腹痛腹瀉。陳皮能理氣消滯,促進脾胃運化,緩解腹痛,有助於止瀉。
- 燥濕化痰,止咳化痰: 陳皮還具燥濕化痰、止咳化痰的功效。痢疾患者常伴有痰濕內阻,導致咳嗽或痰多。陳皮能燥濕化痰,有助於清除痰濕,緩解咳嗽,促進疾病恢復。
因此,在固陰清痢煎中加入陳皮,能有效地改善痢疾患者的脾胃功能,促進氣血運行,達到止瀉化痰、清熱解毒之效。
主治功效
固陰清痢煎
組成: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 萊菔子:消食化積、止咳化痰、降氣。
- 地骨皮:清虛熱、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止血。
- 檳榔: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車前子: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清肺化痰、降氣止咳、補血養肝、清肝明目、瀉下。
-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主治功效:
在冬季的三個月裡,患上痢疾。
藥方解析: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用於血虛引起的下痢。
- 白芍:平肝息風,斂陰除汗,用於陰虛發熱,盜汗口渴。
- 萊菔子:消食化積,降氣止咳,用於飲食積滯,腹脹泄瀉。
- 地骨皮:清熱瀉火,清熱涼血,用於肺熱咳嗽,吐血衄血。
- 檳榔:驅蟲殺蟲,降氣除煩,用於蟲積腹痛,煩躁不安。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用於熱毒痢疾,腹痛泄瀉。
- 車前子: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用於水腫尿少,痢疾泄瀉。
-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用於寒凝氣滯,脘腹脹痛。
總結:
固陰清痢煎是中醫治療冬季痢疾的經典方劑,具有清熱瀉火、補益氣血、澀腸止瀉的功效。方中各藥合用,共奏清熱瀉火、益氣固陰、澀腸止痢之效。
傳統服藥法
全當歸1兩,炒枳殼2錢,白芍1兩,萊菔子3錢(炒,研),地骨皮5錢(酒泡),檳榔2錢,甘草8分,車前子3錢,陳皮1錢5分。
如惡心,加灶心上5錢;如腹痛,加廣木香1錢5分;如痢遍數多,加制大黃5錢;如紅多,加酒炒川連3-5分;如有外感,加紫蘇1錢5分、蔥頭3個。
煨薑2錢為引。小兒照前減半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止痢的功效,適合於冬三月患痢疾的患者使用。
- 本方中含有檳榔,有一定毒性,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中含有甘草,有緩解毒性的作用,但不宜過量服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在使用本方前,應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固陰清痢煎, 出處:《慈航集》卷下。 組成:全當歸1兩,炒枳殼2錢,白芍1兩,萊菔子3錢(炒,研),地骨皮5錢(酒泡),檳榔2錢,甘草8分,車前子3錢,陳皮1錢5分。 主治:冬三月患痢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