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芍飲

GUI SHAO YI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5%
胃經 20%
肝經 15%
肺經 15%
大腸經 15%
心經 10%
脾經
胃經
肝經
肺經
大腸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歸芍飲方劑中包含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緩解疼痛,止痛作用:白芍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的功效,可緩解因氣血不足、肝氣不舒引起的腹痛、脅痛、經痛等症狀,與方劑中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止痛的效果。
  2. 調節氣血,養血柔肝:白芍能滋陰養血,緩解氣血不足,同時也具有疏肝理氣的功效,可調節肝氣,達到肝脾協調的作用。歸芍飲常用於治療肝脾不調、氣血不足引起的各種病症,白芍的加入有助於整體方劑功效的發揮。

歸芍飲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補血活血: 當歸性溫味甘,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歸芍飲多用於治療血虛證,而當歸能補益氣血,改善氣血運行,使血脈通暢,從而緩解血虛所致的各種症狀。

二、調和藥性: 歸芍飲中,芍藥性微寒,具有斂陰止痛的作用,但單用芍藥容易寒凝血脈,不利於氣血運行。而當歸性溫,能溫通血脈,調和芍藥的寒性,使藥性更趨於平和,避免寒凝血脈,提高藥效。

歸芍飲中包含萊菔子,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消食化積: 萊菔子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消食化積、行氣消脹之功。歸芍飲主要用於治療血虛肝鬱,症見月經不調、經行腹痛、胸脅脹痛、情緒不暢等。而萊菔子可以幫助消化積滯,減輕肝鬱之症狀,改善氣血運行。
  2. 緩解腹痛: 萊菔子可以促進胃腸蠕動,排除積滯,緩解腹部脹滿、疼痛等不適。歸芍飲中的芍藥具有鎮痛作用,而萊菔子可以加強芍藥的鎮痛效果,共同起到緩解經行腹痛的作用。

總而言之,萊菔子在歸芍飲中發揮了消食化積和緩解腹痛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血虛肝鬱的目的。

歸芍飲中包含枳殼,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止痛:枳殼味苦辛,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消積、散結止痛之功效。歸芍飲中加入枳殼,可以疏肝理氣,緩解因氣滯血瘀而導致的疼痛。
  2. 活血化瘀:枳殼同時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利於消散瘀血,減輕疼痛。

歸芍飲以歸脾湯為基礎,加入枳殼等藥物,針對氣滯血瘀導致的疼痛,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

歸芍飲並非含檳榔的方劑。歸芍飲是由當歸、白芍、川芎、生地黃、熟地黃、茯苓、甘草等組成,主要功效為養血調經、滋陰清熱,用於治療血虛有熱、月經不調、經行腹痛等症。

檳榔則屬於燥濕化痰、消積驅蟲的藥物,常用於治療蟲積腹痛、食積不消、痰濕阻滯等病症。兩者功效截然不同,故歸芍飲中並不會出現檳榔。

歸芍飲中加入甘草,主要有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歸芍飲以芍藥、川芎為主,性偏寒涼,可緩解血瘀、疼痛等症狀。而甘草性甘溫,能調和藥性,避免藥物過寒傷正氣,使藥效更平和、穏定。

2. 緩解副作用:芍藥、川芎等藥物可能引起脾胃虛寒,導致腹痛、腹瀉等副作用。甘草能健脾益氣,緩解這些副作用,使患者服用更舒適,提高藥效的利用率。

因此,甘草在歸芍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僅能調和藥性,還能緩解副作用,使藥效更顯著、更安全。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歸芍飲」組成及功效介紹:

歸芍飲由白芍、當歸、萊菔子、枳殼、檳榔、甘草組成,具有痢疾腹瀉,口乾煩渴,身體發熱、小便少而赤,小腹脹痛,裡急後重,年紀輕力氣大,形體健壯,脈搏數且洪滑有力的人等症狀。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可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補血養肝功效可調節肝臟功能,增強其解毒和代謝能力,達到養肝之效;健脾胃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陰血不足等症。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當歸能促進造血功能,增加血細胞數量,達到補血效果;其活性成分能調節子宮平滑肌,緩解痛經,促進內膜生長,改善月經不調;當歸所含的維生素K等活性成分能增強血管壁張力,促進血小板聚集,達到止血效果。此外,當歸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補血生肌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達到活血化瘀的目的;同時,當歸亦有止咳平喘之效,其所含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鎮咳、祛痰、平喘的作用,可抑制氣管平滑肌收縮,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

萊菔子味辛、性平,歸肺、胃經,具有消食化積、止咳化痰、降氣等功效。消食化積的原因是其含有芥子油苷及揮發油,能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增強胃腸的蠕動,幫助食物的消化吸收。止咳化痰的機制可能與其所含有的揮發油和芥子油有關,揮發油具有殺菌消炎的作用,可以抑制呼吸道病菌的生長繁殖,從而減輕咳嗽症狀。芥子油可以刺激胃腸黏膜,產生祛痰作用,從而緩解咳嗽。降氣的功效則可能是因為萊菔子性味辛、苦、涼,具有降氣、消食、寬胸、利膈之效。

枳殼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它能理氣寬中,行滯消脹,主治胸脅氣滯、脹滿疼痛、食積不化;其性寒,故不適用於脾胃虛寒、腹瀉洩瀉者。枳殼也能止咳化痰,主治咳嗽痰多、喘息氣促;消食化積,主治食積不消、腹脹腹痛;降氣,主治胃氣上逆、嘔吐呃逆。此外,枳殼還具有破氣、行氣、消痞、散結、除痰、止痛、緩瀉等功效。在臨牀上,枳殼常與其他中藥配伍使用,以增強療效。

檳榔性苦能破滯,辛能散邪,具有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等功效。它可以殺滅絛蟲、鉤蟲、蛔蟲、繞蟲、薑片蟲等多種寄生蟲;祛除胃腸濕氣,調氣機而降;除煩解悶,祛除胸腹滿悶之氣;行胃腸之氣,消積、行滯;利水消腫,行氣通便,截瘧。檳榔常與其他中藥配伍使用,以增強藥效,治療各種疾病。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總之,中藥方劑「歸芍飲」由白芍、當歸、萊菔子、枳殼、檳榔、甘草組成,具有痢疾腹瀉,口乾煩渴,身體發熱、小便少而赤,小腹脹痛,裡急後重,年紀輕力氣大,形體健壯,脈搏數且洪滑有力的人等症狀,是一種療效顯著的中藥方劑。

傳統服藥法


當歸1錢,白芍1錢,川芎1錢,白朮1錢5分,人參1錢5分,生地1錢5分,香附1錢5分,陳皮1錢5分。
加大棗2枚,水煎,食前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利濕、和營止痛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痢疾煩渴身熱、小水短赤、少腹脹痛而裏急後重、年力強壯而形氣有餘、其脈數而洪滑有力者。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痢疾志賀桿菌病阿米巴病口乾口渴

相同名稱方劑


歸芍飲, 出處:《玉案》卷五。 組成:當歸1錢,白芍1錢,川芎1錢,白朮1錢5分,人參1錢5分,生地1錢5分,香附1錢5分,陳皮1錢5分。 主治:婦人臨經並經後作痛。

歸芍飲, 出處:《玉案》卷六。 組成:人參5分,白朮5分,白芍5分,白茯苓5分,訶子肉5分,烏梅半個,黃連6分,厚朴6分,肉豆蔻6分,柴胡6分。 主治:小兒痢疾,久不肯住。

歸芍飲, 出處:《醫學集成》卷一。 組成:白芍、當歸、萊菔、枳殼、檳榔、甘草。 主治:涼下。主治:痢疾煩渴身熱,小水短赤,少腹脹痛而裏急後重,年力強壯而形氣有餘,其脈數而洪滑有力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