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風湯

SAO FE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辨證錄》卷二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0%
脾經 16%
肝經 16%
胃經 11%
心經 9%
膀胱經 4%
腎經 4%
膽經 3%
大腸經 3%
肺經
脾經
肝經
胃經
心經
膀胱經
腎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掃風湯中包含荊芥,主要因為其具有以下兩項特點:

  1. 疏散風邪: 荊芥性辛溫,具有疏散風邪、解表發汗之效,可有效清除體表風寒,對於風寒感冒、頭痛鼻塞、發熱惡寒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2. 清熱解毒: 荊芥還兼具清熱解毒的功效,對於風熱感冒、咽喉腫痛、目赤腫痛等症狀亦有一定的療效。

因此,掃風湯中加入荊芥,可以有效地疏散風邪,清熱解毒,達到治療風寒或風熱感冒的功效。

掃風湯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祛風解表:防風味辛甘,性微溫,具有祛風解表之功效。掃風湯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鼻塞等症,而防風可有效驅散外邪,解除表證,與方劑主旨相符。
  2. 調和藥性:掃風湯中其他藥物如葛根、柴胡等,性質偏寒涼,而防風性溫,可以緩解寒涼藥物的寒性,使藥性更加平和,避免對身體造成寒涼之弊。

掃風湯中加入半夏,主要考量其 燥濕化痰、降逆止嘔 的功效。

半夏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其擅長於 化解痰濕,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痰多、咳嗽、嘔吐等症狀具有顯著的療效。

掃風湯作為祛風止痛、化痰止咳的常用方劑,加入半夏可以有效 清除風寒濕邪,促進痰液排出,緩解咳嗽、嘔吐等不適症狀,提升方劑的整體療效。

掃風湯中加入陳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健脾:陳皮味辛、苦,性溫,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功效。掃風湯多用於治療風寒濕邪所致的感冒、風濕痹痛等症,而陳皮可通過理氣化濕,促進氣血運行,解除風寒濕邪對人體的阻滯,幫助藥物更好地發揮療效。
  2. 調和藥性:掃風湯中多用辛溫之品,如羌活、防風等,而陳皮可中和藥性,避免藥物過於燥烈,減少對人體的刺激。同時,陳皮也能提升藥效,使藥物更易於吸收和利用。

掃風湯中加入天花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瀉火除煩: 天花粉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生津止渴、利尿通淋的功效。掃風湯多用於治療風熱感冒、風熱咳嗽、咽喉腫痛等症,而天花粉可以清熱解毒,瀉火除煩,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更好的療效。
  2. 散風止癢,消腫止痛: 天花粉還具有散風止癢、消腫止痛的作用。掃風湯中加入天花粉,可以幫助緩解風熱引起的皮膚瘙癢、紅腫等症狀,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清熱解毒、散風止癢的功效。

掃風湯中加入茯苓,主要考量其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的功效。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肺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的功效。掃風湯旨在驅散風邪,而風邪易傷脾肺,導致水濕停滯,脾胃失調。茯苓能利水滲濕,排除體內積聚的水濕,同時健脾寧心,有助於脾胃功能恢復,進一步促進風邪的排出,提升整體治療效果。

掃風湯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燥濕: 黃芩味苦寒,具清熱燥濕之效,可清泄上焦熱邪,並兼具利濕之功。掃風湯多用於風熱感冒、鼻塞流涕、咽喉腫痛等症,黃芩可清熱解表,緩解熱症,同時亦可燥濕止咳,對症治療。
  2. 瀉火解毒: 黃芩亦有瀉火解毒之效,能清肺胃之熱,對於風熱感冒引起的肺熱咳嗽、口乾舌燥等症狀,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掃風湯中加入黃芩,能更好地清熱解毒,消除病邪,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掃風湯中加入紫蘇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疏風散寒:紫蘇葉性溫,味辛,具有解表散寒、行氣寬中之效。其揮發油成分可透過呼吸道,有效驅散風寒,緩解感冒初期風寒襲表所致的頭痛、鼻塞、發熱等症狀。

二、解表止咳:紫蘇葉同時具備止咳化痰的作用。其富含的揮發油可刺激呼吸道黏膜,促進痰液排出,緩解咳嗽症狀。對於風寒犯肺,咳嗽痰多,兼有風寒表證者,紫蘇葉的加入可起到解表止咳的功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掃風湯」

  • **組成藥材:**荊芥、防風、半夏、陳皮、天花粉、茯苓、黃芩、紫蘇葉
  • **功效:**中風發作,邪氣和正氣相互搏鬥,突然暈倒,嘴裡吐出黏液和口水,發狂大叫,自己能坐起來,自己能站起來,自己能走路,但是不認識人,身上長滿斑點,幾天后變成瘡癤。

組成藥材介紹

荊芥:

  • 性微溫、味辛
  • 功效: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
  • 常用於感冒、風寒、風濕痛、關節炎、皮膚瘙癢、外傷出血、瘀血、頭痛、肌肉痠痛、關節疼痛等症狀。

防風:

  • 性溫,微苦
  • 功效: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
  • 防風能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表證,如感冒、流行性感冒等;防風能祛風除濕,勝濕止痛,常用於治療風濕、類風濕關節炎、痛風等;防風能解痙止痙,常用於治療肌肉痙攣、抽搐等;防風能活血通經,常用於治療瘀血經閉、痛經等;防風能解毒透疹,常用於治療溫熱病、瘡瘍腫毒等。

半夏:

  • 功效: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
  • 能溫暖肺氣,使痰液化解,鎮咳祛痰,消除嘔吐,幫助降低血壓,減少水腫,散結消腫,適用於咳嗽、哮喘、嘔吐、腹脹、水腫等症狀。
  • 同時還可外用於治療皮膚腫瘤、毒蛇咬傷等。

陳皮:

  • 性溫,味苦、辛
  • 功效: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 理氣行氣方面,陳皮能行氣、燥濕、化痰,常用於濕阻氣滯痰凝所致之肺失宣肅、脾失健運之證。
  • 止咳化痰方面,陳皮能溫化寒痰,宣肺止咳,常用於濕痰咳嗽,寒痰咳嗽等。
  • 健脾胃方面,陳皮能行氣止痛、健脾和中,常用於脾胃氣滯證。
  • 消食化積方面,陳皮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和排除腸內積氣,常用於食積、消化不良等。
  • 燥濕方面,陳皮能燥濕化痰,理氣健脾,常用於胸中痰飲、脘痞腹脹、脾虛食少、嘔吐泄瀉等。
  • 活絡止痛方面,陳皮能活絡止痛,常用於脾胃氣滯較甚,脘腹脹痛較劇者。

天花粉:

  • 性甘寒
  • 功效:清熱瀉火、止咳化痰、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排膿、潤燥、清熱解毒等功效。
  • 天花粉用於肺熱燥咳、熱病津傷、口渴多飲、瘡瘍腫毒、水腫等症。
  • 另外也有抗癌作用、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可抑制艾滋病病毒(HIV)在感染的免疫細胞內的複製,減少免疫細胞中受病毒感染的活細胞數。

茯苓:

  • 性平,味甘淡
  • 功效: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 茯苓可以促進小便的生成和排出,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
  • 茯苓還可以祛風除濕,適用於風濕痹痛、關節炎、水腫等症。
  • 茯苓還可以安胎,適用於孕婦水腫、先兆流產等症。
  • 茯苓還可以健脾胃,適用於脾虛諸證,虛弱、食少納呆、倦怠乏力等症。
  • 茯苓還可以補血,適用於氣血兩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
  • 茯苓還可以安神,適用於失眠、多夢等症。

黃芩:

  • 性味苦、寒
  • 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 可治外感熱病,中上焦鬱熱所致的壯熱煩渴、面赤脣燥、溲赤便祕、苔黃脈數,濕熱蘊結、腸燥便祕,輕微出血症,如外傷、牙血,肺熱壅遏,肺失清降所致的咳嗽痰稠、咽喉腫痛等症,血熱吐衄,氣鬱不暢,氣逆上衝,皆因氣滯而起,瘡瘍、腫毒、痢疾等熱毒病症,肝臟和膽囊疾病,小便不利等症。

紫蘇葉:

  • 性溫味辛
  • 功效:發汗解表、散風寒、止嘔、理氣行氣、降氣、補陽、補中益氣、溫裡溫中、安胎、止咳平喘、止血和解毒等傳統代功效。

傳統服藥法


荊芥5錢,防風3錢,半夏3錢,陳皮1錢,天花粉1錢5分,茯苓3錢,黃芩2錢,蘇葉1錢。
水煎服。1劑而狂定,2劑而痰消,3劑而斑化,瘡癤亦尋愈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掃風湯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服用後可能會出現口乾、便秘、腹脹等症狀。如果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動脈粥樣硬化癲狂狂躁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多痰皮膚瘀血斑疹半身或下肢麻木

相同名稱方劑


掃風湯, 出處:《辨證錄》卷二。 組成:荊芥5錢,防風3錢,半夏3錢,陳皮1錢,天花粉1錢5分,茯苓3錢,黃芩2錢,蘇葉1錢。 主治:真中風,正邪相搏,一時猝倒,口吐痰涎,發狂號叫,自坐自起,自立自行,目不識人,身中發斑,數日後變成瘡癤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