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柴葛安胎飲中加入柴胡,主要有兩點原因:
- 疏肝解鬱,調和氣血: 孕婦常因情緒波動、肝氣鬱結而導致胎動不安、腹痛等症狀。柴胡具有疏肝解鬱、調和氣血的功效,可以平息肝氣,緩解孕婦的焦慮不安,使氣血運行通暢,有助於安胎。
- 升舉陽氣,固攝胎氣: 柴胡還有升舉陽氣的作用,能扶正祛邪,增強機體抵抗力,有效預防孕婦因體虛、氣血不足而導致的胎氣不固、胎動不安等問題。
總之,柴胡在柴葛安胎飲中,既能疏肝解鬱,又能升舉陽氣,共同發揮安胎固胎的作用。
柴葛安胎飲中包含葛根,主要原因如下:
- 解肌退熱: 葛根具有解肌退熱之效,可緩解妊娠期因體質虛弱、熱邪入侵所致的發熱、口渴、煩躁等症狀,有助於穩定胎兒狀況。
- 疏通經絡: 葛根具有疏通經絡、舒筋活絡的功效,可改善妊娠期因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的肢體痠痛、腰背疼痛等症狀,使孕婦舒適,有利於胎兒穩定。
葛根的加入,既能緩解孕婦不適,又能改善體內環境,對於安胎起到重要的作用。
柴葛安胎飲中加入青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青黛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可治療胎熱、胎動不安、血熱妄行等症狀,有助於安胎。
- 抑制妊娠嘔吐:青黛還有抑制妊娠嘔吐的功效,可緩解孕婦因孕吐引起的胎兒不安,進而達到安胎的效果。
綜上所述,青黛在柴葛安胎飲中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抑制妊娠嘔吐的功效,配合其他藥材,可有效安胎,緩解孕婦不適。
柴葛安胎飲中包含石膏,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降火安胎:石膏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止渴、生津潤燥的功效。懷孕期間,孕婦容易出現胎熱、陰虛火旺等症狀,導致胎動不安、妊娠嘔吐等。石膏能清熱解毒,降火安胎,緩解孕婦的燥熱症狀,安穩胎兒。
- 疏散風熱,調和營衛:柴葛安胎飲以柴胡、葛根等藥材為主,具有疏散風熱、解表止痛的功效。石膏的加入能協同柴胡、葛根,疏散風熱,調和營衛,進一步達到安胎的效果。
石膏在柴葛安胎飲中的應用,體現了中醫的整體觀念,以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等功效,共同達到安胎的目的。
柴葛安胎飲中包含升麻,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升麻具有升提陽氣,固攝胎元的作用:孕婦胎氣不固,易於滑脫,導致胎動不安,甚至流產。升麻味辛性溫,入脾經,具有升提陽氣、固攝中氣的作用,可以提振孕婦的陽氣,固攝胎元,使胎兒安穩著牀。
- 升麻有助於疏通經絡,活血化瘀:孕婦體內氣血運行不暢,容易導致胎兒發育不良,甚至出現妊娠中毒症狀。升麻具有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胎兒發育環境,預防妊娠併發症。
柴葛安胎飲中加入梔子,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瀉火,安胎止嘔:梔子味苦寒,性涼,入肝、胃、膽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安胎止嘔的功效。柴葛安胎飲主要用於妊娠期胎動不安、嘔吐等症,而梔子能清熱瀉火,緩解孕婦體內燥熱,從而安胎止嘔。
- 降肝火,平肝熄風:梔子能降肝火,平肝熄風,對於妊娠期肝火旺盛導致的胎動不安、煩躁不安等症狀有改善作用。柴葛安胎飲中加入梔子,可以協同其他藥物,有效緩解孕婦肝火,達到安胎的效果。
柴葛安胎飲中加入知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瀉火,養陰安胎:知母味苦寒,入心、肺、腎經,具有清熱瀉火、滋陰降火之效。孕婦胎熱不安,常伴有心煩失眠、口乾舌燥等症狀,知母能清熱降火,緩解孕婦不適,有助於安胎。
- 配伍協調,相輔相成:柴葛安胎飲中以柴胡、葛根解表祛風,黃芩、黃柏清熱燥濕,知母則進一步清心火,滋養陰液,協同其他藥物共同達到安胎止嘔、疏風解表之功效,提高整體療效。
柴葛安胎飲中包含蔥白,主要原因有二:
一、溫中散寒止嘔:蔥白性溫,入脾胃經,能溫中散寒,止嘔止瀉。對於因寒邪入侵脾胃,導致胎動不安、妊娠嘔吐的孕婦,蔥白能溫脾胃、和中氣,緩解嘔吐症狀,安胎止孕。
二、通絡止痛:蔥白含有揮發油、維生素等成分,具有疏通經絡、止痛的作用。對於因氣血瘀滯,導致腹痛、腰痛等症狀的孕婦,蔥白能通經絡,止痛安胎。
因此,蔥白在柴葛安胎飲中發揮溫中散寒、通絡止痛的作用,協同其他藥物共同達到安胎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柴葛安胎飲》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載於古代醫籍,主治「孕婦熱病,骨節疼痛」。其病機為孕婦外感邪熱,或內熱熾盛,熱邪燔灼經絡,導致氣血壅滯,故見骨節疼痛;熱擾胎元,恐傷胎氣,故需清熱安胎兼以解表透邪。全方以清熱透表為主,佐以疏解經絡鬱熱,達到退熱止痛、護胎之效。
二、組成分析與治療原理
柴胡(8分)
- 性辛微寒,入肝膽經,功擅疏泄少陽鬱熱,透邪外達,為和解表裏之要藥。
- 於此方中既可解肌退熱,又能調暢氣機,緩解熱鬱所致之骨節痠痛。
葛根(8分)
- 性甘辛涼,入脾、胃經,能發汗解肌、升陽透表,兼生津止渴。
- 與柴胡配伍,增強解表退熱之力,且葛根善舒筋脈,可緩解熱邪鬱滯之骨節不舒。
青黛(8分)
- 性鹹寒,入肝、肺經,清熱涼血、解毒瀉火,尤擅清肝膽鬱熱。
- 助柴胡清泄少陽火毒,防止熱邪內陷擾胎。
石膏(1錢5分)
- 性辛甘大寒,入肺、胃經,為清氣分實熱要藥,能除煩止渴、透熱外達。
- 配伍葛根、柴胡,內清外透,直折熾盛之熱。
梔子(1錢)
- 性苦寒,入三焦經,清熱瀉火、利尿除煩,導熱下行。
- 與石膏協同,清三焦鬱火,防熱邪上擾胎元。
知母(7分)
- 性苦甘寒,入肺、胃、腎經,滋陰潤燥、清熱瀉火。
- 既助石膏清氣分熱,又能養陰護胎,防熱盛傷陰。
升麻(5分)
- 性辛微寒,入肺、脾、胃經,升散透表、清热解毒。
- 與柴胡、葛根相配,升提透邪,使熱從外解。
蔥白(3根)
- 性辛溫,入肺、胃經,發汗解表、通陽散結。
- 輕揚外散,助藥力達表,疏通經絡鬱滯。
加減之意
- 竹瀝、薑汁:針對痰熱內擾,竹瀝甘寒清化熱痰,薑汁辛溫和中化痰,二者配伍,既祛痰又不助熱。
三、組方邏輯與治療原理
此方以「清透並用」為核心:
- 透表逐邪:柴胡、葛根、升麻、蔥白合作,開泄腠理,使邪熱從表而解。
- 清裏瀉火:石膏、青黛、梔子、知母直清內熱,兼護陰液,防熱傷胎元。
- 通絡止痛:葛根舒筋,蔥白通陽,緩解熱鬱經絡之骨節疼痛。
全方寒涼與辛散並行,清熱不礙胎,解表不傷正,符合「孕婦熱病」需兼顧表裏、安胎為先的治療原則。
傳統服藥法
柴胡8分,葛根8分,青黛8分,石膏1錢5分,升麻5分,梔子1錢,知母7分,蔥白3根。
有痰,加竹瀝1小杯,薑汁2匙。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服用本方前,應先諮詢醫師。
- 本方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出現腹瀉、胃部不適等症狀,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相同名稱方劑
柴葛安胎飲, 出處:《胎産心法》卷上。 組成:柴胡8分,葛根8分,青黛8分,石膏1錢5分,升麻5分,梔子1錢,知母7分,蔥白3根。 主治:孕婦熱病,骨節疼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