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續命散

活血續命散

HUO XUE XU MING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元和紀用經》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6

熱/寒比例

(2.3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2%
心經 18%
脾經 17%
腎經 13%
大腸經 9%
膽經 4%
心包經 4%
三焦經 4%
肺經 4%
肝經
心經
脾經
腎經
大腸經
膽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活血續命散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緩解疼痛,活血止痛: 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入肝脾經。其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的功效,可緩解因氣血瘀滯引起的疼痛,並促進血液循環,活血止痛。
  2. 調和藥性,協同作用: 活血續命散中多用辛溫燥烈之藥,容易傷陰耗血。白芍具有斂陰止血的作用,可與其他藥材相配,避免藥性過於偏燥,達到調和藥性,協同作用的效果,使藥效更加溫和,更利於患者的康復。

活血續命散中包含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當歸味甘辛,性溫,具有活血化瘀、調經止痛的功效。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當歸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清除瘀血,減輕疼痛,有助於傷口癒合。
  2. 補血養血:當歸同時具有補血養血的作用,能夠改善氣血不足、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狀。在活血續命散中,當歸與其他藥材搭配,可以起到活血化瘀、補血養血的雙重作用,達到治療效果。

活血續命散中加入黃耆,主要原因有二:

  1. 補氣扶正,增強體力:黃耆味甘性溫,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的功效。活血續命散主要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症,而黃耆能補益元氣,增強機體抵抗力,促進傷口癒合,有助於傷者更快恢復體力。
  2. 調和藥性,避免偏寒:活血續命散中多含有活血化瘀、涼血消腫的藥物,容易偏寒。黃耆性溫,可以調和藥性,避免藥物過寒傷正,確保藥物功效的發揮,並避免對患者造成負面影響。

活血續命散中包含續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肝腎、強筋骨:續斷性味甘苦溫,入肝腎經,具補肝腎、強筋骨之效。方劑中加入續斷,旨在補益肝腎,改善因肝腎虧虛導致的腰膝酸軟、筋骨無力等症狀,有助於提升患者的體質,促進傷口癒合。
  2. 活血化瘀、接骨續筋:續斷亦具有活血化瘀、接骨續筋的功效。方劑中加入續斷,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加速傷口癒合,同時促進骨折部位的修復,促進骨骼再生。

總之,活血續命散中加入續斷,主要針對肝腎虧虛、筋骨損傷、血瘀不通等症狀,具有補益肝腎、強筋骨、活血化瘀、接骨續筋的功效,有助於患者的康復。

活血續命散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活血化瘀: 川芎性溫,味辛,歸肝經,具有活血行氣、止痛、通竅的功效。方劑中加入川芎,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有助於清除瘀血,減輕疼痛。
  2. 開竅醒神: 川芎還能通鼻竅,開胸膈,改善腦部供血,有助於神志清醒。對於跌打損傷、瘀血阻絡導致昏迷、神志不清等症狀,川芎的開竅作用能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因此,川芎在活血續命散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能活血化瘀,又能開竅醒神,有助於改善血液循環,解除瘀血阻絡,促進傷口癒合,達到活血續命之效。

活血續命散中加入柏子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心悸失眠: 柏子仁味甘性平,入心經,能滋養心陰、安神定志。活血續命散常用於治療心血瘀阻、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狀,柏子仁可以緩解這些症狀,起到協同作用。
  2. 促進血液循環: 柏子仁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夠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血行,有助於活血續命散疏通經絡、化解瘀血,達到活血續命的功效。

柏子仁與其他藥材配合,能發揮更好的療效,使活血續命散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活血續命散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虛損」,尤其適用於氣血兩虛兼有經絡不暢之證。古代醫家認為,久病、勞倦或失血過多導致氣血虧虛,臟腑失養,進而出現形體消瘦、乏力、面色萎黃、肢體麻木等虛損症狀。此方通過補益氣血、活血通絡,以恢復機體功能,故稱「續命」,寓「續養生命」之意。

二、組成與邏輯推理

(一)藥物組成與劑量

  1. 白芍藥(4兩):養血柔肝,緩急止痛,斂陰調經。
  2. 當歸(3兩):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為血中聖藥。
  3. 綿黃耆(4兩):大補脾肺之氣,益氣生血,固表托毒。
  4. 續斷(3兩):補肝腎,強筋骨,續折傷,通血脈。
  5. 芎藭(川芎,1兩半):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為血中氣藥。
  6. 柏子仁(1兩半):養心安神,潤腸通便,補心氣以助血行。

(二)組方邏輯與功效推論

  1. 氣血雙補為本

    • 黃耆當歸(當歸補血湯基礎),補氣生血,改善氣虛血弱。
    • 白芍當歸,增強養血柔肝之效,兼顧陰血不足。
  2. 活血通絡為標

    • 川芎辛散溫通,活血行氣,與續斷同用,既能通絡,又能續接損傷。
    • 續斷補而不滯,助筋骨血脈修復,適合虛損伴隨肢體痿弱或陳舊瘀滯者。
  3. 兼顧心神與臟腑

    • 柏子仁養心安神,針對虛損常見的心悸、失眠,並通過潤腸緩解血虛便秘。
    • 全方以酒送服,借酒性溫通經絡,助藥勢直達病所。

(三)治療原理

此方以「補虛為主,活絡為輔」。

  • 補虛:通過黃耆、當歸、白芍補益氣血,改善臟腑功能低下。
  • 活絡:川芎、續斷疏通經絡瘀滯,防止因虛致瘀;柏子仁安神潤燥,調和氣血運行。
  • 適用於氣血兩虛兼見脈絡不暢之證,如虛勞體弱、婦人產後血虛風痹,或久病氣血耗傷所致肢體麻木疼痛者。

三、總結

活血續命散體現「扶正祛邪」思路,重在調補氣血以治本,佐以活血安神以治標,適合虛損病機複雜者。其組方嚴謹,補而不壅,通而不傷,展現中醫「氣血同治」的辨證智慧。

傳統服藥法


白芍藥4兩,當歸3兩,綿黃耆4兩,續斷3兩,芎藭(各先為細末)1兩半,柏子仁1兩半(別研勻)。
上為末。
酒服方寸匕。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活血續命散有補氣養血、活血通絡的功效,適合氣血不足、虛損等症狀。但是,孕婦、哺乳期婦女、陰虛火旺者不宜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活血續命散, 出處:《元和紀用經》。 組成:白芍藥4兩,當歸3兩,綿黃耆4兩,續斷3兩,川芎(各先爲細末)1兩半,柏子仁1兩半(别研勻)。 主治:虛損。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