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中白丸

人中白丸

REN ZHONG BAI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8

熱/寒比例

偏寒 (0.6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4%
心經 17%
腎經 13%
脾經 12%
胃經 8%
肺經 8%
三焦經 4%
肝經
心經
腎經
脾經
胃經
肺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人中白丸方劑中包含人中白,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人中白性味歸經: 人中白味甘鹹,性平,歸心、脾、腎經。其具有益氣養血、補腎填精、安神定志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心悸失眠、健忘乏力、腎虛腰痛、精氣不足等症。
  2. 方劑主治: 人中白丸常用於治療心悸失眠、健忘乏力等症,而人中白的藥性與方劑主治相符,可增強方劑的療效。

人中白丸方中加入白酒,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引藥入藥: 白酒性溫,善於行氣活血,可引導藥物有效滲透到人體內部,更易發揮藥效。此為中藥學中常見的「引經藥」使用方式。
  2. 增強藥效: 白酒可增強藥物的藥性,例如部分藥材需用酒炙後才能發揮其祛風止痛、溫經散寒等功效。在人中白丸中,白酒可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更佳的療效。

總之,白酒在人中白丸方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僅有助於藥物有效吸收,更能提升整體療效。

人中白丸中包含羚羊角,主要原因在於其清熱解毒、鎮驚熄風之效。羚羊角性寒,味苦鹹,入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鎮驚熄風,涼血止血之功效。

人中白丸方劑主治熱病神昏,驚厥抽搐,高熱煩躁等症狀,而羚羊角的清熱解毒、鎮驚熄風功效,可以有效緩解病症,達到清熱解毒,鎮驚安神之效。

人中白丸方劑中加入生地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涼血: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功效。人中白丸主要針對熱毒壅盛、血瘀發熱等症狀,生地黃可清熱涼血,緩解發熱症狀,並滋陰潤燥,防止熱毒傷陰。
  2. 養血活血:生地黃能養血滋陰,改善血液循環,有利於血瘀的化解。人中白丸中常配合其他活血化瘀藥物,生地黃的養血作用能增強活血效果,促進血行通暢,加速病竈的恢復。

人中白丸方劑中包含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活血,調和氣血: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和氣血的功效。人中白丸主治心血不足,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面色蒼白、心悸氣短、頭暈目眩等症狀,而當歸的補血活血作用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氣血運行,從而改善上述症狀。
  2. 養血潤燥,滋陰生津: 當歸還具有養血潤燥,滋陰生津的功效。人中白丸中常配合其他滋陰潤燥的藥物,如麥冬、生地等,共同起到滋陰養血,緩解燥熱,改善面色蒼白的作用。

人中白丸方中使用銀柴胡,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一、疏散風熱,清熱解毒:銀柴胡性微寒,味甘苦,具有疏散風熱、清熱解毒的功效,可針對人中白丸所治的風熱感冒、溫病初起、發熱頭痛、咽喉腫痛等症狀,起到清熱解表、宣肺止咳的作用。

二、利濕退黃:銀柴胡亦有利濕退黃之效,對於人中白丸所治的濕熱黃疸、小便不利等症狀,可以起到清熱利濕、退黃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療效。

人中白丸方中加入鱉甲,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解毒:鱉甲性寒,味甘鹹,入肝、腎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對於因熱毒蘊結所致的癰疽腫毒、瘡瘍潰爛等症狀,能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配合方中其他清熱解毒藥物,增強整體療效。

2. 滋陰潛陽:鱉甲亦能滋陰潛陽,對於因陰虛火旺所致的盜汗、失眠、心煩等症狀,能起到滋陰降火、安神定志的作用,與方中其他滋陰潛陽藥物相輔相成,更能發揮其功效。

人中白丸方劑中加入阿膠,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血滋陰,養血安神:阿膠性平味甘,入血分,具有補血滋陰、養血安神之功效。人中白丸常用於治療氣血不足、心神不寧等症狀,阿膠的補血安神功效能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2. 固本培元,緩解虛損:人中白丸常用於治療脾虛氣弱、體虛乏力等症,阿膠能補益氣血,固本培元,有助於改善患者的體質,提升抗病能力。

綜上所述,阿膠的補血滋陰、養血安神以及固本培元的功效,使其成爲人中白丸方劑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人中白丸方劑中包含白朮,主要原因如下:

  1. 健脾益氣: 白朮味甘性溫,入脾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止瀉等功效。人中白丸常用於脾虛氣弱、中氣不足導致的虛寒症狀,白朮可以補益脾胃,提升中氣,改善虛寒症狀。
  2. 燥濕利水: 白朮能燥濕利水,對於脾虛濕困導致的腹脹、水腫等症狀,白朮能幫助利水消腫,改善脾胃運化功能。人中白丸中往往也包含其他利水消腫的藥物,白朮與之協同作用,增強利水效果。

人中白丸方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緩解疼痛,養血調經: 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緩解疼痛的功效。人中白丸常用於治療婦科疾病,如月經不調、痛經等,白芍可緩解經期疼痛,調節經血運行,改善症狀。
  2. 滋陰潤燥,和中緩急: 白芍亦能滋陰潤燥,和中緩急,與方中其他藥材配合,可協同作用,使藥效更顯著。例如,白芍與人參、當歸等藥物合用,可增強補氣養血的效果,並緩解藥物的燥性。

人中白丸方劑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益血氣: 熟地黃味甘性溫,入心、肝、腎經,具有補血滋陰、益精填髓的功效。人中白丸主治虛勞久病,氣血不足,面色蒼白,體倦乏力等症,熟地黃可以起到補益氣血,改善面色,增強體力的作用。
  2. 滋陰降火: 熟地黃能滋陰降火,對於因陰虛火旺導致的口燥咽乾、心煩失眠等症狀,可以起到緩解作用。人中白丸中,熟地黃與其他滋陰清熱藥物配合,可以更好地達到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功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人中白丸主治「陰虛欲成虛勞」,其症狀包括:

  1. 血虛發熱:因陰血虧虛,虛火內生,表現為午後潮熱、顴紅、手足心熱。
  2. 燥渴:陰液不足,津不上承,口乾舌燥。
  3. 睡卧不安:陰虛火擾心神,導致心煩失眠。
    此方針對陰虛漸進成勞(虛勞)的早期階段,以滋陰降火、養血退熱為主,防止病情惡化為更嚴重的虛損。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君藥:養陰清熱,直退虛火

  1. 人中白(煅製)
    • 古代取夜壺沉澱(尿垢),經煅製後性鹹寒,能降火消瘀,傳統用於骨蒸勞熱、口瘡等。
    • 配合紅棗、酒煅,減其穢性,增其滋養之效。
  2. 羚羊角
    • 鹹寒入肝,清肝火而息內風,針對陰虛火旺之眩暈、煩躁。
  3. 生地、熟地
    • 生地涼血滋陰,熟地補腎填精,二者兼顧清熱與補血。

臣藥:養血柔肝,固本培元

  1. 當歸、白芍
    • 養血和營,柔肝斂陰,緩解血虛筋急。
  2. 阿膠珠
    • 滋陰潤燥,止血安神,改善陰虛失眠。
  3. 鱉甲(醋炙)
    • 滋陰潛陽,退骨蒸潮熱,尤宜虛勞低熱。

佐藥:清透虛熱,健脾助運

  1. 銀柴胡、黃蒿子
    • 二者均歸肝膽經,清虛熱、除骨蒸,透熱外出。
  2. 白朮(土蒸)
    • 健脾益氣,土蒸法避其燥性,防滋膩礙胃,助後天之本化生氣血。

使藥:調和藥性,精準導引

  • 百部膏為丸
    • 百部潤肺殺蟲,其膏黏合諸藥,丸劑緩圖長效,漸消陰虛之火。

整體治療思路

  1. 標本兼治
    • 以人中白、羚羊角清熱治標,生地、熟地、阿膠補陰治本。
  2. 肝腎同調
    • 陰虛火旺多責之肝腎,方中鱉甲、熟地補腎,白芍、當歸柔肝。
  3. 氣血並顧
    • 血虛發熱需補血(當歸、熟地),兼白朮健脾以資氣血生化之源。
  4. 劑型設計
    • 丸劑緩攻,適合虛勞需長期調理之特性,百部膏更增潤燥之效。

此方體現「滋陰降火為主,健脾養血為輔」的古代虛勞調治智慧,尤重煅製人中白之獨特用法,兼具傳統藥理與臨證經驗。

傳統服藥法


人中白(年久夜壺內入棗三10個,酒8分滿,鹽泥封,以炭火煅之,待酒耗3分,再封住口,用慢炭火煅一夜,去棗,取白)4錢,羚羊角2錢,生地2錢,當歸2錢,黃蒿子2錢,銀柴胡2錢,鱉甲(洗淨,醋炙)2錢,阿膠珠2錢,白朮(土蒸,不可炒)2錢,白芍(炒)2錢,熟地4錢。
百部膏為丸。
男服4錢,女服3錢。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人中白丸是一張滋陰補血、清熱生津的方劑,主要用於治療陰虛欲成虛勞、虛損、血虛發熱、兼燥渴、睡卧不安等症狀。但是,由於人中白丸具有滋陰補血的功效,因此,如果患者有濕熱體質,或者有痰濕、水腫等症狀,則不宜服用人中白丸。

相關疾病


貧血肺結核低血壓肺氣腫慢性腎衰竭營養不良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骨質疏鬆症

相同名稱方劑


人中白丸, 出處:《嵩崖尊生》卷十一。 組成:人中白(年久夜壺內入棗30個,酒8分滿,鹽泥封,以炭火煅之,待酒耗3分,再封住口,用慢炭火煅一夜,去棗,取白)4錢,羚羊角2錢,生地2錢,當歸2錢,黃蒿子2錢,銀柴胡2錢,鱉甲(洗淨,醋炙)2錢,阿膠珠2錢,白朮(土蒸,不可炒)2錢,白芍(炒)2錢,熟地4錢。 主治:陰虛欲成虛勞。虛損,血虛發熱,兼燥渴,睡卧不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