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青娥丸

神仙青娥丸

SHEN XIAN QING E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5

寒性指數

9

熱/寒比例

(2.78)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2%
肝經 15%
心經 13%
胃經 11%
脾經 11%
膀胱經 11%
肺經 6%
心包經 4%
大腸經 2%
小腸經 1%
腎經
肝經
心經
胃經
脾經
膀胱經
肺經
心包經
大腸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神仙青娥丸中加入肉蓯蓉,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滋陰補腎:肉蓯蓉性溫,味甘,歸腎、肺經,具有補腎益精、潤腸通便之效。對於女性而言,可滋養腎陰,改善腎氣不足導致的月經不調、不孕等症狀。
  2. 調和氣血:肉蓯蓉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氣血運行不暢,緩解因氣血不足而引起的面色蒼白、頭暈乏力等症狀。對於女性而言,可改善氣血不足引起的月經量少、經血顏色暗淡等問題。

因此,神仙青娥丸中加入肉蓯蓉,可起到滋陰補腎、調和氣血的作用,有助於改善女性的整體健康狀況。

神仙青娥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調理女性健康。其中,川牛膝是其重要成分之一,選用川牛膝的原因在於其獨特的藥理特性。川牛膝具有活血化瘀、調經止痛的功效,能夠促進血液循環,並有效緩解經痛及月經不規則的現象。

此外,川牛膝還有助於補腎強骨,能夠改善由於腎虛引起的各種症狀,特別是對於女性而言,腎的健康與生理週期密切相關。川牛膝中的有效成分可以增強體內的陽氣,提升機體的免疫力,從而增強整體健康。

綜合來看,川牛膝的加入不僅能促進內部血液循環,還能調整生理狀態,使神仙青娥丸在調理女性生理和增強體質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成為廣受女性歡迎的中藥方劑之一。這一點正是其獨特之處所在。

神仙青娥丸中包含萆薢,主要基於其利水消腫、通絡止痛的功效。

萆薢性味甘淡微寒,入膀胱、腎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解毒、通絡止痛的功效。對於女性常見的帶下病、月經不調等,萆薢可通過利水消腫、通絡止痛,改善局部濕熱,促進氣血運行,達到治療效果。

此外,萆薢還能利尿通淋,對於因濕熱阻滯引起的尿路感染、小便不利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療效。因此,神仙青娥丸中加入萆薢,可起到多方面的協同作用,提高藥效。

神仙青娥丸中加入花椒,主要原因有二:

  1. 溫經散寒,止痛:花椒性溫,具有溫經散寒、止痛的功效,可改善因寒凝血瘀引起的痛經、腹痛等症狀。
  2. 活血化瘀,祛風除濕:花椒亦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的功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不暢,緩解疼痛。

總而言之,花椒在神仙青娥丸中能起到溫經散寒、止痛,以及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的作用,有效改善女性因寒凝血瘀引起的各種症狀。

神仙青娥丸是一種具有悠久歷史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滋補腎陰、強健身體。其中,山茱萸作為其核心組成之一,主要因其獨特的藥理特性和多重功效而受到重視。山茱萸富含營養成分,包括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能夠有效改善免疫功能,增強人體抵抗力。此外,山茱萸還具有滋陰補腎的功效,適合用於因腎陰虧虛引起的各種症狀,如潮熱、盜汗等。其所含的天然植物成分能夠促進肝腎的正常功能,協調人體內部環境的平衡。再者,山茱萸還對於改善血液循環、調節內分泌等有著良好的效果。綜合而言,山茱萸在神仙青娥丸中擔任著重要的角色,不僅能提升方劑的整體療效,同時也為使用者提供了更全面的健康支持。這使得神仙青娥丸在中醫領域中的地位更加突出,成為眾多療法中的一個重要選擇。

「神仙青娥丸」方劑中加入茴香,主要有兩大原因:

  1. 溫暖脾胃,理氣止痛: 茴香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其溫暖脾胃之氣,有助於改善氣血運行,緩解因寒凝氣滯而引發的腹痛、腹脹等症狀。
  2. 調和氣血,美容養顏: 茴香具有行氣活血、疏肝解鬱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面色蒼白、黯淡無光等問題,有助於達到美容養顏的效果。

因此,在「神仙青娥丸」中加入茴香,能發揮其溫脾理氣、調和氣血的功效,達到治療相關疾病及改善外貌的效果。

神仙青娥丸中加入川楝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理氣止痛: 川楝子味苦性寒,入肝脾經,具有疏肝理氣、止痛消積的功效。對於因肝氣鬱結、氣滯血瘀導致的胸脅脹痛、腹痛、月經不調等症狀,川楝子能有效緩解。

2. 驅蟲消積: 川楝子還具有驅蟲消積的作用,能驅除腸道寄生蟲,並促進消化,改善消化不良、腹脹等症狀。

因此,神仙青娥丸中加入川楝子,既能疏肝理氣止痛,又能驅蟲消積,進一步提升方劑的療效。

神仙青娥丸中加入補骨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腎壯陽: 補骨脂性溫,入腎經,能溫腎壯陽,有助於改善因腎陽不足所導致的陽痿、早洩、腰膝酸軟等症狀。神仙青娥丸主治婦科諸症,其中一部分症狀與腎陽不足相關,補骨脂的加入能起到溫腎助陽、改善氣血循環的作用。
  2. 祛寒止痛: 補骨脂具有祛寒止痛的作用,可用於治療寒溼所致的腹痛、腰痛等症狀。神仙青娥丸中可能含有其他寒涼藥材,加入補骨脂能起到平衡寒涼,溫經止痛的作用,避免寒涼藥材過度損傷人體陽氣。

神仙青娥丸是中國傳統中藥方劑之一,其組成中包含胡蘆巴,這種藥材在中醫中被廣泛應用。胡蘆巴,學名為胡蘆巴子,具有多種藥用價值,主要成分為皁苷和脂肪酸,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和改善微循環,有助於淡化斑點,提升皮膚健康。此外,胡蘆巴還具有開胃消食、舒緩肌肉緊張的功效,使其在多種藥方中常被用來調理脾胃,增進食慾。

在神仙青娥丸中,胡蘆巴的加入對於增強方劑的綜合療效至關重要,它不僅能調理氣血,還能促進其它藥材的吸收與發揮效用。這款方劑意在提升人體的整體健康與生理機能,胡蘆巴的成分恰好能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成調和陰陽的效果。因此,胡蘆巴的使用在神仙青娥丸中不僅是增加效能的一個環節,也反映了中藥藥理的複雜性與協同作用的重要性。

「神仙青娥丸」方劑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功效。方劑中若有脾虛濕盛、心神不寧等症狀,茯苓可以健運脾胃,利水滲濕,改善症狀。
  2. 寧心安神: 茯苓能寧心安神,有助於緩解心煩失眠、神志恍惚等症狀。方劑中若有此類症狀,茯苓能起到鎮靜安神的作用。

總而言之,茯苓在「神仙青娥丸」方劑中發揮着健脾利濕、寧心安神的作用,有助於整體療效的提升。

神仙青娥丸中加入附子,是基於其溫陽散寒、回陽救逆的功效。

方劑主治寒凝血瘀,經絡不通所致的月經不調、痛經、宮寒不孕等症。附子性熱,入心、腎經,具有溫陽散寒之效,可以溫暖子宮,化解寒凝瘀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經血運行不暢,達到溫經止痛、調經止帶的效果。此外,附子還能助陽氣,對於陽虛體質的患者,更能起到溫補陽氣、改善體質的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神仙青娥丸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劑主要用於一切虛損,包括氣血不足、臟腑衰弱所致之疲憊、衰老等證;兼治乾濕腳氣(下肢腫脹、麻木或疼痛)、婦人血氣諸疾(如月經不調、經痛、產後虛弱),以及一切小腸氣、膀胱疝氣(下腹疼痛、睪丸腫痛等)。

其主治功效強調「延年不老,烏髭(黑髮),治口齒,活血駐顏,大壯筋骨,補虛損」,顯示此方以補腎陽、強筋骨、調氣血為核心,適用於腎陽不足、氣血瘀滯、筋骨痿弱之證。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一、方劑組成分析

  1. 溫補腎陽

    • 肉蓯蓉破故紙(補骨脂)胡蘆巴附子:共奏溫腎壯陽、散寒除濕之功,為補虛損之主力。
    • 舶上茴香川椒:辛溫助陽,行氣散寒,尤善治小腸氣、疝痛。
  2. 強筋壯骨

    • 川牛膝川萆薢:活血通經、利濕舒筋,針對腳氣、筋骨軟弱。
    • 補骨脂山茱萸:補肝腎,固精氣,強腰膝。
  3. 調氣活血

    • 川楝子:疏肝行氣,散結止痛,主治疝氣、婦人血氣滯痛。
    • 茯苓:健脾利濕,助氣血生化,兼緩諸藥之燥性。
  4. 固精烏髭

    • 山茱萸補骨脂:補腎益精,為烏髮駐顏之基礎。
    • 酒浸製法:助藥力直達下焦,增強溫通之效。

二、治療原理推導

  1. 補腎陽以治本
    腎陽虛則氣化無力,易致水濕停聚(腳氣)、氣血不運(虛損)。方中集中多味溫腎藥,通過補火助陽,改善代謝與氣血運行。

  2. 行氣活血以治標
    氣滯血瘀則見疝痛、婦人血氣不調。川楝子、茴香、川椒等理氣藥,協同牛膝、萆薢通絡,標本兼顧。

  3. 酒浸與鹽酒送服
    酒性溫通,助藥勢走竄下焦;鹽引藥入腎,強化補腎效果。針對不同症狀調整送服藥引(如木瓜湯化濕、艾醋湯調血),體現辨證加減之靈活。


總結

「神仙青娥丸」以溫腎壯陽為主軸,結合行氣、活血、利濕之法,針對腎陽虛衰、氣血不暢所致之虛損、腳氣、疝痛、婦科病等,展現「補而不滯,溫而不燥」的配伍特色。其「駐顏烏髮」之效,實源於補益肝腎、調和氣血之根本作用。

傳統服藥法


肉蓯蓉(洗)2兩,川牛膝(洗,去蘆)2兩,川萆薢2兩,川椒(去目)1兩,山茱萸(取淨)1兩,舶上茴香1兩(用好酒浸,春夏3日,秋冬6日,濾出,焙乾),川楝子(作4片,麩炒)3兩,破故紙4兩(麩炒),胡蘆巴(麩炒)2兩,白茯苓(去皮)2兩,附子1只(7錢重者,炮,去皮臍)。
延年不老,烏髭,治口齒,活血駐顏,大壯筋骨,補虛損。
上為細末,用前浸藥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50丸,空心鹽酒送下;乾濕腳氣,木瓜湯送下;婦人諸疾血氣,煎艾醋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補腎益精,溫陽散寒的功效,適合於一切虛損,乾濕腳氣,婦人諸疾血氣,一切小腸氣,膀胱疝氣等患者服用。但本方含有附子,有毒,因此服用時應遵醫囑,不可擅自服用。

相關疾病


腳氣病腹股溝疝氣睪丸疼痛腫脹

相同名稱方劑


神仙青娥丸, 出處:《魏氏家藏方》卷入引胡應誠方。 組成:肉蓯蓉(洗)2兩,川牛膝(洗,去蘆)2兩,川萆薢2兩,川椒(去目)1兩,山茱萸(取淨)1兩,舶上茴香1兩(用好酒浸,春夏3日,秋冬6日,濾出,焙乾),川楝子(作4片,麸炒)3兩,破故紙4兩(麸炒),胡蘆巴(麸炒)2兩,白茯苓(去皮)2兩,附子1隻(7錢重者,炮,去皮臍)。 主治:延年不老,烏髭,治口齒,活血駐顔,大壯筋骨,補虛損。主治:一切虛損,乾濕腳氣,婦人諸疾血氣,一切小腸氣,膀胱疝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