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出處典籍:《辨證錄》卷五

熱性指數

26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9%
肝經 25%
心經 13%
脾經 13%
胃經 12%
心包經 2%
肺經 2%
腎經
肝經
心經
脾經
胃經
心包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熏脾湯

組成

熟地黃、白朮、山茱萸、補骨脂、杜仲、附子

整體功效

溫補腎陽健脾益氣

主治

腎虛中滿,飲食知味,多食則飽悶不消。

虛中滿,飲食知味,多食則飽悶不消。

文獻參考

醫學衷中參西錄

附加說明

本方為補腎健脾的常用方劑,臨床常用於治療腎虛脾弱、飲食不消、腹脹便溏等症。

中藥功效分類功效及解釋

中藥功效解釋
熟地黃補益肝腎之陰滋陰補血,益精填髓。
白朮健脾益氣健脾益氣,燥濕利水。
山茱萸補益肝腎之陰補益肝腎,固精明目。
補骨脂補腎陽溫腎助陽,固精止遺。
杜仲補肝腎,強筋骨補肝腎,強筋骨,安胎
附子溫補腎陽溫腎助陽,散寒止痛。

傳統服藥法

熟地5錢,白朮5錢,山茱萸4錢,破故紙1錢,杜仲3錢,附子5分。
補火生土,補水生火。
水煎服。

方劑組成解釋

熟地黃、白朮、山茱萸、補骨脂、杜仲、附子,共六味藥。熟地黃、白朮、山茱萸,補益肝腎之陰;補骨脂、杜仲、附子,溫補腎陽。諸藥合用,共奏溫補腎陽,健脾益氣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相關疾病

慢性腎衰竭

相同名稱方劑

熏脾湯, 出處:《辨證錄》卷五。 組成:熟地5錢,白朮5錢,山茱萸4錢,破故紙1錢,杜仲3錢,附子5分。 主治:補火生土,補水生火。主治:腎虛中滿,飲食知味,多食則飽悶不消。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補虛利腰湯

相似度 80%

實腰湯

相似度 72%

補腎益鍵湯

相似度 71%

新定白朮湯

相似度 66%

活水止虱丹

相似度 66%

健腰丹

相似度 66%

萸朮杜柞湯

相似度 66%

蕩陰救命湯

相似度 61%

救腎活肝湯

相似度 61%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