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生血起廢湯中加入玉竹,主要基於其滋陰生津、養血潤燥之功效。
玉竹性甘寒,入肺、胃經,能滋陰潤燥,生津止渴,並能養血填精。生血起廢湯多用於氣血虧虛、陰虛燥熱所致的症狀,而玉竹的滋陰養血功效,可緩解陰虛所致的口乾舌燥、皮膚乾燥、心煩失眠等症狀,同時,其生津潤燥作用亦有助於補益氣血,達到生血起廢的功效。
生血起廢湯是一個用於調理氣血、促進生血的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山茱萸,這一成分的使用具有重要的醫療價值。山茱萸常被用於補肝腎、益精血,其特有的成分能夠滋養肝腎,促進血液生成,對於血虛引起的各種症狀,如面色蒼白、心悸乏力等,具有顯著效果。此外,山茱萸具有收澀作用,可以防止氣血的泄漏,從而提高養血效果。在生血起廢湯中加入山茱萸,能夠使整個方劑更加平衡,增強其綜合作用,使得身體能夠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其他藥材所提供的營養成分。對於虛弱的患者來說,這樣的組合不僅能夠促進血液的生成,同時也有助於增強身體的抵抗力,有效改善健康狀況。因此,山茱萸在生血起廢湯中的選擇,顯示了中醫對於藥材選擇的獨特見解和深刻理解。
生血起廢湯中使用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滋陰補血:熟地黃為滋陰補血之要藥,能補益精血、滋潤陰液,對於血虛所致的頭暈目眩、面色蒼白、心悸氣短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 填精益髓:熟地黃性溫潤,入肝腎二經,能填精益髓,改善腎精虧虛所致的腰膝痠軟、耳鳴耳聾、鬚髮早白等症狀。
因此,熟地黃在生血起廢湯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能有效地改善因血虛和腎精虧虛所導致的各種病症。
生血起廢湯中使用當歸,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補血活血: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之效。方中以其補血養血,促進血脈流通,改善氣血虧虛所致的各種症狀。
2. 促進組織修復: 當歸還具有促進細胞生長、修復組織的功能,可加速損傷組織的修復,有助於改善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的瘀血和疼痛。
綜合以上兩點,當歸在生血起廢湯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僅能補血活血,還能促進組織修復,有助於改善氣血運行不暢所導致的各種症狀。
生血起廢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利濕,助藥力達血脈: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生血起廢湯以補血益氣為主,但若脾虛濕盛,則氣血難以生化,藥力難以達血脈。茯苓健脾利濕,可改善脾胃功能,使藥材更易於吸收,促進氣血生化。
- 緩解藥性燥烈,使藥性平和:生血起廢湯藥性偏溫燥,長期服用可能出現口乾舌燥、便祕等副作用。茯苓性平,能緩解藥性燥烈,使藥性平和,避免副作用的產生,使患者更容易接受治療。
生血起廢湯中加入白芥子,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溫通經絡,散寒止痛:白芥子性溫,味辛,具有溫通經絡、散寒止痛的功效。對於寒邪阻滯經絡所致的疼痛、麻木、肢體不遂等症狀,白芥子可起到溫經散寒、活血止痛的作用。
- 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白芥子入肺經,具有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對於風寒犯肺、痰阻氣道所致的咳嗽、喘息等症狀,白芥子可起到宣肺解表、化痰止咳的作用。
生血起廢湯以溫經散寒、化瘀止痛為主,白芥子的加入,更能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生血起廢湯」,主要成分是:玉竹、山茱萸、熟地黃、當歸、茯苓、白芥子,主治功效是:氣血虛弱不能濡養筋脈,即使身體沒有跌倒摔倒,也會出現左手半邊麻木不仁,說話艱澀困難,嘴角流口水的症狀。
玉竹
- 性微寒,味甘
- 滋陰、補氣、生津止渴、潤燥和除煩
山茱萸
- 性酸、澀
- 固澀收斂、澀精止遺、補益肝腎、補血養肝、益精
熟地黃
- 性微溫,味甘、苦
- 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
當歸
- 性溫,味甘、辛
- 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茯苓
- 性平,味甘淡
- 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白芥子
- 性溫,味辛
- 溫補陽氣、溫化寒痰、補益脾胃、行氣通絡、利水消腫
總結
生血起廢湯是中醫常用的一種方劑,具有補血養氣、活血化瘀、滋陰潤燥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氣血虛弱、筋脈失養引起的肢體麻木、言語不利、口角流涎等症狀。該方劑組成包括玉竹、山茱萸、熟地黃、當歸、茯苓、白芥子等六味中藥,各具特色,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治療作用。玉竹滋陰補氣,山茱萸固澀收斂,熟地黃補血養陰,當歸補血活血,茯苓利水滲濕,白芥子溫補陽氣。這些中藥共同作用,可以起到補氣血、養筋脈、活血化瘀、滋陰潤燥的作用,從而緩解氣血虛弱引起的各種症狀。
傳統服藥法
葳蕤2兩, 山茱萸4錢, 熟地1兩, 當歸1兩, 茯苓5錢, 白芥子5錢。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活血作用,因此,月經量過多、有出血傾向者慎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溫燥作用,因此,陰虛火旺、口乾咽燥、大便乾結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生血起廢湯, 出處:《辨證錄》卷二。 組成:葳蕤2兩,山茱萸4錢,熟地1兩,當歸1兩,茯苓5錢,白芥子5錢。 主治:血虛不能養筋脈,身未顛仆,左手半邊不仁,語言謇澀,口角流涎。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