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角湯

鹿角湯

LU JIAO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2

寒性指數

1

熱/寒比例

極熱 (22.0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1%
脾經 17%
腎經 16%
肺經 13%
心經 13%
胃經 8%
膽經 4%
心包經 4%
肝經
脾經
腎經
肺經
心經
胃經
膽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鹿角湯的組成中包含鹿角,主要原因有二:

  1. 補腎壯陽: 鹿角性溫,味甘鹹,入肝腎經。具有補腎壯陽、益精血、強筋骨、生精髓的功效。對於腎虛陽痿、腰膝酸軟、精血不足、筋骨痿軟等症狀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2. 活血化瘀: 鹿角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供應,加速瘀血的吸收。對於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症狀有一定的療效。

鹿角在鹿角湯中起到補腎壯陽、活血化瘀的作用,是該方劑不可或缺的藥材之一。

在中藥方劑[鹿角湯]中,韭菜的應用主要是因為其具有溫腎壯陽、散寒止痛的功效。韭菜可以幫助改善腎虛導致的腰膝酸軟、手足冰冷等問題,對於治療寒性疼痛有一定療效。此外,韭菜還能幫助溫暖身體,改善寒性問題。

鹿角湯中加入生薑,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鹿角性溫,善於補腎陽,但若單用易於燥烈。生薑性溫,味辛,具有解表散寒、化痰止咳之功,可以調和鹿角的燥性,使藥性更為平和,避免過於燥熱傷陰。

2. 促進藥效:生薑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藥物的吸收和代謝,有利於鹿角的藥力發揮,提高療效。

鹿角湯中加入川芎,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 活血化瘀,通經止痛:鹿角湯主治血瘀經閉、痛經等症,川芎性溫,味辛,具有活血行氣、通經止痛之效,能助鹿角溫陽化瘀、散寒止痛,協同作用,改善血瘀阻滯,緩解疼痛。
  2. 引藥上行,升陽舉陷:鹿角湯中鹿角性溫,善於補腎壯陽,但其性較重,易於下行,川芎則性輕,善於上行,能引導鹿角之藥力上行,使藥力直達頭部,治療頭風眩暈、頭痛等病症,提升整體療效。

鹿角湯中加入茯苓,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健脾利濕: 鹿角湯主要功效為補腎壯陽,但腎虛常伴隨脾虛濕盛,影響藥力吸收。茯苓性平味甘,能健脾利濕,有助於去除脾胃濕氣,增強脾胃運化能力,利於藥物吸收,進一步發揮鹿角補腎壯陽的功效。
  2. 配伍協調: 鹿角性溫,偏燥熱,容易導致內熱上火。茯苓性平味甘,能清熱除濕,與鹿角性味相配,起到調和藥性,防止燥熱傷陰的作用,使藥效更加溫和安全。

鹿角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活血:鹿角性溫,善於補腎壯陽、強筋健骨,而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兩者合用,可相輔相成,溫補腎陽,活血通絡,改善因腎虛血瘀導致的肢體疼痛、筋骨痿軟等症狀。
  2. 滋陰潤燥:鹿角湯主治腎虛精虧、筋骨痿軟、腰膝痠痛等症,而當歸除了活血補血外,還具滋陰潤燥的功效,可與鹿角相配,起到滋陰補腎,改善因腎虛引起的燥熱症狀,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鹿角湯中包含鹿茸,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補腎壯陽: 鹿茸性溫,味甘鹹,入腎經,具有補腎壯陽、益精填髓之效。鹿角湯多用於腎陽虛所致的陽痿早洩、腰膝痠軟、畏寒肢冷等症狀,鹿茸的補腎壯陽功效能有效改善這些症狀。
  2. 強筋壯骨: 鹿茸還具有強筋壯骨、生血化瘀之效。鹿角湯中常與其他補腎壯骨藥物搭配使用,可以促進骨骼生長、修復受損的骨骼組織,有助於治療骨質疏鬆、骨折等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鹿角湯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勞夢洩精:此證屬虛勞範疇,因過度勞累或腎氣虧虛,導致夜間夢中不自覺遺精。古代醫家認為,腎主藏精,若腎陽不足、精關不固,或心神失養、相火妄動,皆可引發此症。本方針對「虛勞致遺」的病機,以溫補腎陽、固精止遺為主,兼調氣血。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君藥

    • 鹿角(屑):性溫,歸腎經,補腎壯陽、強筋骨,兼活血散瘀。《本草綱目》載其「補腎益氣,強骨髓,治夢交」。
    • 鹿茸(炙):溫補力更強,專補腎陽、益精血,主治虛勞羸瘦、遺精滑泄。二藥相須,共奏填精固攝之效。
  2. 臣藥

    • 當歸、芎藭(川芎):養血活血,調和肝血。肝腎同源,血足則精有化源,川芎兼行氣開鬱,防補藥滯膩。
    • 韭白:辛溫通陽,散瘀暖下焦,《食療本草》言其「歸腎壯陽」,助鹿角溫固精室。
  3. 佐藥

    • 生薑:溫中散寒,提振脾胃陽氣,助後天滋養先天。
    • 茯苓:健脾滲濕,寧心安神,防濕濁下擾精室,兼治「勞」後脾虛。
  4. 使藥

    • 白米:甘平和中,顧護胃氣,緩和藥性峻烈,使全方補而不滯。

治療原理綜論

本方以「溫補腎陽」為核心,結合「養血調氣」、「健脾安神」之法:

  • 補腎固精:鹿角、鹿茸直補下元,挽回耗散之精氣。
  • 調和氣血:當歸、川芎養血行血,使陽生有根;韭白、生薑溫通陽氣,散下焦虛寒。
  • 標本兼治:茯苓除濕寧心,截斷「勞→心脾兩虛→精關不固」之環;白米維持中焦運化,確保藥力吸收。

全方體現「補中寓通」思想,適於虛勞兼輕微氣滯或濕濁者,非純粹峻補,故古人用於勞累過度、精血暗耗所致之遺精。

傳統服藥法


鹿角1具(屑),韭白半斤,生薑1斤,芎藭2兩,茯苓2兩,當歸2兩,鹿茸(炙)2兩,白米5合。
上切。
先以水5鬥煮鹿角,取1鬥2升,去滓,納諸藥,煮取4升,分服1升,日3夜1。
忌酢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鹿角湯是一道中醫方劑,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虛者慎用。

相關疾病


肺結核

相同名稱方劑


鹿角湯, 出處:《外台》卷十六引《深師方》。 組成:鹿角1具(屑),韭白半斤,生薑1斤,川芎2兩,茯苓2兩,當歸2兩,鹿茸(炙)2兩,白米5合。 主治:勞夢泄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