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天冬膏中包含天門冬,其原因主要有二:
一、天門冬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其具有滋陰潤燥、清熱生津、止咳化痰之功效,與膏方滋陰潤燥、補益氣血的功效相輔相成。
二、天門冬為天冬膏的主要藥材之一。其性寒,能清熱降火,且潤肺止咳,與其他藥材如麥冬、百合等共同發揮滋陰潤燥、清熱生津、止咳化痰的功效,使天冬膏的藥效更加全面。
因此,天門冬作為天冬膏的主要組成部分,起到滋陰潤燥、清熱生津、止咳化痰的作用,使膏方功效更加突出。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天冬膏之傳統功效與組方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天冬膏以單味天門冬為主藥,古醫籍載其功效集中於肺系病證:
- 咳喘:針對肺陰不足、虛火上炎所致之乾咳少痰、氣逆喘促。
- 肺癰膿血:用於熱毒壅肺、腐化成膿階段,見咳唾腥臭膿痰或夾血絲者。
其「潤肺補肺、消痰退熱」之效,實為滋陰降火以治本,潤燥化痰以治標。所載「健脾胃、止遺精、壯筋骨」等作用,乃透過肺腎陰液互滋(金水相生)間接達成。
組方邏輯與治療原理
君藥天冬:
- 性味甘苦大寒,歸肺腎經。質地潤澤多汁,具「滋水制火」特性。
- 直接潤澤肺絡,稀釋稠痰,針對燥熱灼肺、煉液為痰之病機。其寒涼性質可清解肺中伏熱,阻斷肺癰化膿之病理進程。
- 古人觀察到天冬「去皮去心」的炮製法:外皮苦澀礙胃,中心髓質偏燥,去除後純取柔潤之體,增強滋養效力。
輔佐松香(選加):
- 松香性溫燥,與天冬寒潤形成「剛柔相濟」配伍。
- 理論上可制約天冬寒性以防傷胃(所謂「健脾胃」),其收澀之性或有助固精(「止夢遺」),然此用法需辨證而施,非燥熱實證所宜。
製膏工藝深意:
- 水煮取稀糊:使天冬黏液質充分釋出,形成保護膜被覆呼吸道黏膜。
- 加蜜收膏:蜂蜜甘緩補中,增強潤肺持久力,且「甘寒協同」強化滋陰效果。
作用機制推演
此方體現「滋陰潤燥」核心思路:
- 局部作用:天冬黏液質直接覆蓋發炎之呼吸道,減少刺激而止咳,並促進受損組織修復(治肺癰潰後)。
- 系統作用:透過補肺陰以資腎陰(子母相生),陰液充足則虛火自熄,夢遺、骨蒸等腎陰虧虛見症亦得緩解,此即「久服補五臟」之理。
全方以滋養為攻邪手段,對「陰虛燥熱型」肺疾尤為切合,體現中醫「壯水之主以制陽光」的治療哲學。
傳統服藥法
天冬不拘多少。
或加松香,煉過為丸,可以健脾胃,止夢遺精滑,大壯筋骨。
潤肺補肺,止咳定喘,消痰退熱,久服補五臟,養肌膚。
上藥滾湯泡去皮,取起曬乾,半捶去心,搗如泥,入砂鍋內,水煮成稀糊,布濾過,再入蜜糖,和勻煮稠,瓷罐收貯。每服3、5錢,早、晚、日中隨意滾水或酒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天冬膏, 出處:《良朋匯集》卷二。 組成:天門冬1斤(用水泡透),生地黃2斤(用水泡透)。 主治:風癲。
天冬膏, 出處:《惠直堂方》卷一。 組成:天冬不拘多少。 主治:潤肺補肺,止咳定喘,消痰退熱,久服補五臟,養肌膚。主治:咳喘;兼治肺癰,吐膿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