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貼喉異功散
TIE HOU YI GONG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熱 (4.40)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中藥方劑[貼喉異功散]中包含[斑蝥],因為斑蝥具有燒灼解毒、消腫的作用。斑蝥能夠有效去除體內的毒素,對於由毒邪引起的腫塊、結節等有良好的改善效果。它的主要功效是解毒和燒灼,對於毒邪引起的病症具有顯著療效。在[貼喉異功散]中加入斑蝥,有助於增強方劑的解毒和燒灼效果,對於毒邪引起的腫塊和結節具有顯著改善作用。
貼喉異功散中加入血竭,主要是由於其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
血竭為棕櫚科植物麒麟血藤的乾燥樹脂,其性溫,味苦澀,入心、肝經。臨牀運用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外傷出血、咽喉腫痛等症狀。
在貼喉異功散中,血竭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減輕咽喉腫痛,並具有止痛作用,有助於緩解咽喉不適。因此,血竭成為貼喉異功散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其獨特的藥用功效。
貼喉異功散中包含乳香,主要原因有二:
一、消腫止痛:乳香性溫,味苦辛,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貼喉異功散主要用於治療喉嚨腫痛、咽喉炎等症,乳香能有效消散炎症,緩解疼痛,改善喉嚨不適。
二、引藥入喉:乳香氣味芳香,能起到引藥入喉的作用,促進藥效直達患處,增強治療效果。
「貼喉異功散」方劑中含有沒藥,其原因主要有二:
- 消腫止痛:沒藥性溫,味苦辛,入肝經,具有消腫止痛、生肌斂瘡之效。貼喉異功散用於治療咽喉腫痛,而沒藥能有效緩解咽喉部的炎症反應,達到消腫止痛之目的。
- 活血化瘀:沒藥還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咽喉部的血液供應,加速炎症消退。對於咽喉腫痛伴有瘀血者,沒藥能起到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貼喉異功散」方中包含玄參,主要源於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玄參味苦甘,性寒,入心、肺、腎經。其藥性偏寒涼,能清熱瀉火,尤其擅長清解心火、肺火,並可降腎火。對於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玄參能有效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改善局部炎症反應。此外,玄參還能滋陰潤燥,對於因熱燥引起的咽喉乾痛、口渴等症狀也有一定療效。因此,在「貼喉異功散」中加入玄參,有助於全面改善咽喉疾病,提高療效。
貼喉異功散中使用全蠍,主要基於其毒性與藥性雙重作用:
- 毒性驅散炎症:全蠍性寒,味辛,入肝經,有毒,可散瘀消腫、解毒止痛。貼喉異功散針對咽喉腫痛,全蠍毒性可直接作用於病竈,消散局部炎症,緩解疼痛。
- 藥性疏通經絡:全蠍還具有通絡止痙之效。咽喉腫痛常伴有經絡阻滯,全蠍可疏通經絡,緩解痙攣,達到消腫止痛的功效。
因此,貼喉異功散中使用全蠍,既利用其毒性消散炎症,又利用其藥性疏通經絡,達到治療咽喉腫痛的效果。
「貼喉異功散」中包含牛黃,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鎮驚開竅的功效。
牛黃味苦、性寒,入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鎮驚開竅、開鬱化痰、息風止痙等功效。對於喉嚨腫痛、咽喉不利、口舌生瘡等症狀,牛黃可以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對於神志不清、驚厥抽搐等症狀,牛黃可以鎮驚開竅,醒神定志。因此,在「貼喉異功散」中添加牛黃,可以起到清熱解毒、鎮驚開竅的雙重作用,有效改善喉嚨不適等症狀。
貼喉異功散中加入麝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通竅開竅:麝香性辛溫,入心經,具有開竅醒神、通經活絡的功效。對於喉嚨閉塞、聲音嘶啞等症狀,麝香能起到開通氣道、疏通經絡的作用,促進氣血運行,恢復發聲功能。
- 消腫止痛:麝香具有消炎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對於喉嚨腫痛、咽喉炎等疾病,麝香能消散炎症,緩解疼痛,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病症恢復。
貼喉異功散中加入冰片,乃取其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的功效。
冰片性涼,味辛,入肺、心經,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對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有良好的治療作用。貼喉異功散多用於治療咽喉腫痛、聲音嘶啞、口舌生瘡等症,冰片在此方中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可有效緩解咽喉炎症,促進傷口癒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此方劑名為「貼喉異功散」,專治咽喉腫痛、喉痹喉風、白喉乳蛾等症,乃外貼拔毒消腫之效方。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 咽喉腫痛:此症多因風熱或火毒上攻,咽喉紅腫熱痛,方中斑蝥、冰片、麝香等藥外用可散熱毒、消腫止痛。
- 喉痹喉風:痹者閉塞不通,喉風急症多有痰火壅滯,氣道受阻。全蠍、牛黃、麝香等可開竅通閉、滌痰散結。
- 白喉乳蛾:白喉為疫毒蘊結咽喉,乳蛾則為扁桃體腫大潰膿,血竭、乳香、沒藥可活血排膿、祛腐生新。
組成邏輯推理及治療原理
此方配伍以攻毒消腫、活血通絡、開竅散結為主:
- 斑蝥(主藥):辛熱大毒,外用可引赤發泡,使局部充血,拔毒外出,破除瘀滯,現代亦知其含斑蝥素,有強烈刺激作用。
- 血竭、乳香、沒藥:三藥均能活血散瘀、消腫生肌,炙製後減其峻烈之性,助化解咽喉瘀熱壅滯。
- 全蠍:善搜風通絡、攻毒散結,對喉風痙攣閉塞尤宜。
- 牛黃、麝香、冰片:三者皆芳香走竄,開竅醒神、清熱解毒,冰片尤能散鬱火,助藥力透達病所。
- 玄參:養陰清熱,雖量少可緩解斑蝥燥烈之性,兼顧咽喉陰傷熱結。
此方特點在於峻藥外用,透過發泡療法治咽喉急症,使毒邪隨泡液外泄,氣血得通。然斑蝥毒性劇烈,須精確控制用量,並以拔毒膏為載體,避免過度刺激。其治療原理結合**「以毒攻毒」、「活血透邪」、「開竅散結」**三法,屬傳統「截瘍」思路,適用於實熱閉阻之急症。
傳統服藥法
斑蝥4錢,血竭6分,乳香(炙)6分,沒藥(炙)6分,玄參(去蘆)6分,全蠍6分,牛黃3分,麝香3分,冰片3分。
消腫止痛。
上為細末,瓶裝。
將藥面撒在拔毒膏中間,貼腮下痛處,起泡掀下,將泡挑破。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因此孕婦、哺乳期婦女、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貼喉異功散, 出處:《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組成:斑蝥4錢,血竭6分,乳香(炙)6分,沒藥(炙)6分,玄參(去蘆)6分,全蠍6分,牛黃3分,麝香3分,冰片3分。 主治:消腫止痛。主治:咽喉腫痛,喉痹喉風,白喉乳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