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軟金丸」方劑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補血活血: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對於血虛所致的月經不調、痛經、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狀,當歸能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
- 潤燥養血: 當歸還有潤燥養血的作用,能滋養氣血,改善因血虛所致的皮膚乾燥、毛髮枯黃等症狀。
「軟金丸」方劑中加入當歸,能有效改善因血虛所致的各種症狀,達到補血活血、潤燥養血的效果。
軟金丸方劑中包含乾漆,主要原因如下:
- 祛風濕止痛: 乾漆性味辛溫,入肝經,具有祛風濕、止痛的作用。對於風濕痺痛、筋骨疼痛等症狀,乾漆能有效緩解疼痛,改善活動功能。
- 活血化瘀: 乾漆亦具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供血,對於瘀血阻滯所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因此,乾漆在軟金丸方劑中,起到祛風濕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配合其他藥材,能有效治療風濕痹痛、筋骨疼痛等症狀。
中藥方劑[軟金丸]中包含[巴豆],因為巴豆具有強烈的瀉下作用。巴豆能夠促使腸道蠕動,幫助排除體內的積滯,對於由便秘引起的問題具有顯著的改善效果。它的主要功效是瀉下通便,對於腸道堵塞有良好的療效。在[軟金丸]中加入巴豆,有助於提升方劑的瀉下通便效果,改善因便秘引起的腸道不適。
中藥方劑[軟金丸]中包含[斑蝥],因為斑蝥具有燒灼、解毒的作用。斑蝥能夠有效去除體內的毒素,對於由毒邪引起的腫塊、結節等問題有良好的改善效果。它的主要功效是解毒和燒灼,對於毒邪引起的病症具有顯著的療效。在[軟金丸]中加入斑蝥,有助於增強方劑的解毒和燒灼效果,對於毒邪引起的問題具有顯著改善作用。
「軟金丸」方劑中含有「硇砂」的主要原因有二:
1. 驅蟲殺蟲:硇砂性寒,味辛,有毒,能殺蟲止癢,對於治療由寄生蟲引起的疾病,如蛔蟲、蟯蟲等,具有一定療效。
2. 消積化痰:硇砂能燥濕化痰,對於積食停滯、痰濁壅塞等症狀,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然而,硇砂毒性較大,使用需慎之又慎,需由專業中醫師根據患者病情進行辨證論治,並嚴格控制用量,不可自行服用。
中藥方劑[軟金丸]中包含[輕粉],因為輕粉具有燥濕解毒、消腫的作用。輕粉能夠有效去除體內的濕氣和毒素,對於由濕氣引起的腫塊、皮膚病等有良好的改善效果。它的主要功效是燥濕解毒,對於濕氣困擾的病症具有顯著療效。在[軟金丸]中加入輕粉,有助於增強方劑的燥濕解毒效果,改善由濕氣引起的腫塊和皮膚問題。
中藥方劑[軟金丸]中包含[附子],因為附子具有溫陽祛寒、回陽救逆的作用。附子能夠有效提升身體的陽氣,對於由寒邪引起的虛寒症狀有良好的改善效果。它的主要功效是溫陽和祛寒,對於寒邪困擾的病症具有顯著的療效。在[軟金丸]中加入附子,有助於增強方劑的溫陽祛寒效果,改善由寒邪引起的虛寒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軟金丸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所治之症甚廣,核心病機為「鬱積」與「血瘀」:
- 血積食積:指氣血瘀滯與飲食停聚之實證,方中多用峻藥攻逐。
- 心胸腹臍急痛:因氣滯血瘀或寒熱互結所致之劇痛,方中辛開苦降之品可疏通壅塞。
- 淋秘、產後經病刺痛:與下焦瘀熱或惡露不盡相關,峻藥能破瘀通閉。
- 乾血氣勞、寒熱盜汗:屬虛勞夾瘀,方中玄精石清虛熱,黃連燥濕,配合攻瘀藥以「通補」。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攻積瀉毒:
- 膩粉(輕粉)、粉霜:辛寒有毒,逐水通便,開竅消積,直折痰涎瘀滯。
- 巴豆:大辛大熱,生用峻瀉,燒制緩其性而留其力,破冷積而通閉結。
- 蓬砂(硼砂)、硇砂:鹹軟堅、消痰化瘀,針對頑痰老血膠結之積滯。
清熱散結:
- 黃連:苦寒清熱,燥濕解毒,制諸峻藥之溫燥,並解鬱熱。
- 太陰玄精石:鹹寒沉降,清虛熱而散結軟堅,協調寒熱藥性。
活血消癥:
- 黃鷹屎(古方用其濁降之性):可消積導滯,助巴豆、硇砂推陳致新。
調和藥性:
- 皂子(皂莢子):辛溫通竅,化痰散結,與棗肉、麵煨共緩峻烈之毒。
- 甘草薄荷湯送服:甘草解百藥毒,薄荷辛涼宣散,防諸藥壅滯太過。
綜論
全方以「毒藥攻邪」為核心,透過辛香走竄、鹹軟苦降之品,破除血食瘀熱膠結。其配伍特點有三:
- 寒熱並用(黃連配巴豆),治寒熱錯雜之積。
- 毒藥制毒(輕粉、硇砂相伍),以悍藥治頑疾。
- 外裹煨製(麵皮煨熟),減毒性而存藥力。
此方適用於體實症急者,藉「通因通用」之法,使積滯去而氣血自調,然須中病即止,不可久服。
傳統服藥法
膩粉2錢,蓬砂(研)、皂子大、硇砂(研)、半皂子大、黃連(去須)半錢,太陰玄精石(研)半錢,黃鷹屎半錢,巴豆1枚(半生,半燒),粉霜半錢。
上為末,再同研勻,棗肉和,用面 劑裹,文武火中煨,以面熟為度,去面取藥,為丸如黃米大。
每服1-2丸,甘草薄荷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軟金丸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服用軟金丸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軟金丸, 出處:《宣明論》卷七。 組成:當歸半兩,乾漆2錢,紅花1錢半(用河水煎),輕粉1錢,硇砂1錢,粉霜1錢,三棱2錢。 主治:心胸腰腹急痛,或淋(門必),生産後經病,血刺痛。
軟金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七六。 組成:膩粉2錢,蓬砂(研)皂子大,硇砂(研)半皂子大,黃連(去須)半錢,太陰玄精石(研)半錢,黃鷹屎半錢,巴豆1枚(半生,半燒),粉霜半錢。 主治:小兒虛積乳癖。
軟金丸, 出處:《奇效良方》卷四十二。 組成:當歸5錢(焙),乾漆(炒去煙盡)2錢,巴豆(去油)2錢,斑蝥(去頭翅,炒)1錢,硇砂1錢,輕粉1錢,附子1錢。 主治:血積食積,及婦人心胸腹臍急痛,或淋秘,産後經病刺痛,乾血氣勞,往來寒熱,夜多盜汗。
軟金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七一。 組成:白僵蠶(炒,大者)1兩(爲末),青黛半兩,牛黃(研)半兩,天麻(爲末)1分,金箔10片(别研),龍腦(研)1分,麝香(研)1分,丹砂(光明者)2錢(研,水飛),膩粉1錢。 主治:小兒一百二十種驚風癇病,潮發瘛瘲。
軟金丸, 出處:《宣明論》卷四。 組成:大黃3兩,牽牛3兩,皂角3兩,朴消半兩。 主治:一切熱疾。諸氣憤鬱,腸胃乾涸,皮膚皴揭,脅痛,寒瘧,喘咳,腹中鳴,註泄騖溏,脅助暴痛,不可反側,嗌乾面塵,肉脫色惡,及丈夫(疒頹)疝,婦人少腹痛,帶下赤白,瘡瘍痤癤,喘咳潮熱,大便澀燥,及馬刀扶癭之瘡,肝木爲病;老人久病,大便澀滯不通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