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五味散

REN CAN WU WE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17

熱/寒比例

偏寒 (0.53)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4%
心經 14%
脾經 14%
大腸經 14%
胃經 14%
肝經 14%
腎經 10%
膽經 3%
肺經
心經
脾經
大腸經
胃經
肝經
腎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人參五味散中包含人參,主要原因在於人參的補氣作用。

人參味甘、性溫,歸脾、肺經,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方中以人參為君藥,旨在補益脾氣,提高人體正氣,從根本上改善體虛乏力、氣血不足等症狀。

同時,人參還能協調其他藥物的功效,使藥效相輔相成,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人參五味散的組成中,的確曾含有犀角,這與古代醫學觀念和犀角的藥性有關。

首先,古人認為犀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用於治療熱病、神志不清、吐血、衄血等症。而人參五味散本身也具有滋陰清熱、生津止渴的功效,二者相輔相成,可更有效地治療熱性病症。

其次,古代醫學重視「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則,犀角在人參五味散中起到「君藥」的作用,統領全方,發揮清熱解毒的主要功效,而人參、五味子等則作為「臣藥」,輔佐犀角,共同發揮療效。

然而,隨著時代發展,人們對犀牛的保育意識日益提高,犀角已不再被用於醫藥用途。

人參五味散中加入烏梅,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收斂固澀:烏梅味酸澀,入肺、肝、脾經,具有收斂固澀之效。人參五味散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虛津傷所致的口渴、自汗、盜汗等症狀。烏梅的收斂作用可以收斂肺氣、止汗,並固澀脾胃,減少津液的流失。

二、生津止渴:烏梅性酸,入肝經,能生津止渴。人參五味散中,人參益氣補津,五味子斂肺生津,烏梅則進一步生津止渴,共同協同作用,以達到滋陰潤燥、生津止渴的效果。

人參五味散中加入生薑,乃因其具備以下功效,與方劑主治相輔相成:

一、 溫中止嘔: 生薑性溫,味辛,能溫中散寒,和胃止嘔,用於寒邪犯胃所致的嘔吐,可與人參補氣健脾、益氣止嘔的功效相呼應。

二、 調和藥性: 人參五味散中含有五味子等味酸之藥,性偏寒涼,加入生薑可溫和藥性,避免寒涼之氣傷脾胃,使藥性更加平和。

故生薑在人參五味散中既可溫中止嘔,又可調和藥性,有助於提升方劑療效。

人參五味散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 人參五味散以補氣生津為主,但若患者伴有內熱,則需加入黃連清熱瀉火,以達到寒熱平衡。黃連味苦寒,善清心火、胃火,能降火解毒,緩解因熱邪導致的口苦、煩躁、失眠等症狀。
  2. 抑菌止瀉: 黃連具有抑菌作用,能抑制腸道內病菌的繁殖,對於因濕熱、食積引起的腹瀉有輔助治療作用。在人參五味散中,黃連可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起到清熱解毒、止瀉止痛的效果。

人參五味散中加入龍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鎮驚安神: 龍骨性味甘鹹平,入心、腎經,具有鎮驚安神、收斂固澀之功效。對於人參五味散中所治療的驚悸失眠、心神不寧等症狀,龍骨能起到鎮靜安神的作用,協同其他藥物共同發揮療效。
  2. 固本培元: 龍骨還具有補益腎氣的作用,能起到固本培元的效果。人參五味散中人參、五味子等藥物具有補氣益血之功效,龍骨的加入則可補益腎氣,使氣血充盈,進一步增強藥效。

主治功效


人參五味散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壽世保元》龔廷賢所載,人參五味散主治「虛勞潮熱咳嗽,紅痰盜汗」。此方劑並非文中提及的「人參五味散」的組成,而是另一方劑,其組成藥物如下:黃耆、人參、白朮、白茯苓、當歸、熟地黃、桔梗、地骨皮、陳皮、前胡、柴胡、五味子、枳殼、桑白皮、甘草。 讓我們從其組成藥物分析其治療原理:

方劑組成分析及治療原理:

此方以人參、黃耆補益氣血為君藥,扶正固本。人參益氣生津,補肺脾腎之氣;黃耆補氣固表,兼能利水消腫。 此二藥為方中之核心,奠定了整體的補益基調。

白朮、白茯苓健脾利濕,燥濕健脾,輔助人參、黃耆益氣,使補益之效更加鞏固。 當歸養血活血,潤燥止咳,改善血虛所致的潮熱咳嗽。熟地黃滋陰補血,養陰潤燥,與當歸相伍,更能有效改善虛勞、潮熱、盜汗等症狀。

桔梗、前胡、陳皮宣肺利氣,疏通肺氣,化痰止咳,針對咳嗽、紅痰等症狀。地骨皮清熱涼血,瀉肺經之熱,抑制肺熱所致的潮熱、盜汗。柴胡疏肝解鬱,調和氣機,避免氣機鬱滯加重病情。五味子斂肺滋腎,收斂肺氣,減少津液的損耗。枳殼行氣消痞,寬胸理氣,輔助疏通肺氣。桑白皮清肺利水,潤燥止咳,兼能利水。甘草調和諸藥,緩和藥性,並能益氣解毒。

綜上所述,人參五味散的治療原理是通過益氣養陰,清熱潤燥,宣肺利氣等多方面入手,從根本上解決虛勞、潮熱、咳嗽、紅痰、盜汗等症狀。 方中補益藥物為主,清熱潤燥藥物為輔,藥物配伍精妙,協同作用,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其針對的是因氣陰兩虛,肺陰不足,兼夾肺熱而導致的虛勞病症。 與文中提供的另一組「人參五味散」組成成分不同,此方更側重於補益與清熱潤燥的平衡,而非單純清熱解毒。

值得注意的是,文中第一個「人參五味散」組成與此處分析的方劑組成存在顯著差異。 前者更偏向於清熱解毒,後者則更偏向於補益與清熱潤燥的平衡。 因此,在應用此方劑時,需根據實際病情及藥物組成進行分析判斷。

傳統服藥法


人參5兩,生犀角(末)2兩,烏梅肉3兩(熬),生薑屑3兩,黃連3兩(去毛。無,亦可以龍骨4兩代之)。
上為散。
每服1方寸匕,以飲送下,日3次。稍加至2匕。
忌豬肉,冷水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黃熱病腹瀉皮膚顏色發黃

相同名稱方劑


人參五味散, 出處:《外台》卷三引《許仁則方》。 組成:人參5兩,生犀角(末)2兩,烏梅肉3兩(熬),生薑屑3兩,黃連3兩(去毛。無,亦可以龍骨4兩代之)。 主治:天行急黃,服半夏十味湯後,雖得毒熱勢退,利尚不休,體力漸弱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